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郭鹏 《民生周刊》2020,(8):52-53
"健全三地区域工作协作协商机制,加强在立法、政策、制度、规划上的统筹,在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和协同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退休两年多的北京人王国良和老伴儿,决定疫情结束后去河北燕郊一家健康养护中心养老。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大背景下,像他们这样尝试异地养老的老年人在北京不算少数。  相似文献   

2.
《云南档案》2012,(1):5-5
<正>为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办法》。根据实施办法规定,凡按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障实  相似文献   

3.
中国并未存在未富先老。目前的养老困局和人口的老龄化没有关系。现在的养老困局是过去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而真正的挑战可能来自10年之后,退休会形成一个大潮,那个时候劳动力对这些人的养老支撑可能会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以及《重庆市人民政府厅关于解决我市用人单位未参保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有关遗留问题的通知》、《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解决曾在我市用人单位工作未参保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基本养老保障有关遗留问题实施意见的通知》,此惠民政  相似文献   

5.
田泉 《出版经济》2005,(11):74-75
出版业的改革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出版业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的出版单位普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带有明显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色彩.在这种体制背景下,各项旧的制度显示出其历史局限性,如退休养老制度.现行法定强制退休制度已经不适合日趋老龄化的社会,养老负担日益沉重.同时刚性的退休制度还制约了出版业人才资源的发展,不利于人才流动.而弹性退休工作制是较为适合出版业人员的一种退休制度.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省各市县(区)档案馆每天接待查档人数骤增,最多的地方达到了千余人次,甚至需要提前预约、排队领号查档。这在我省近几年的查档利用工作中是十分罕见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近期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发出《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关于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部分参保人员待遇政策的  相似文献   

7.
崔文法 《大观周刊》2013,(12):319-319
居家养老是适应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结构变化,在家庭养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善用社会资源的养老模式,它满足了老年人适度社会化的需求。本文明确了居家养老的概念、内容以及属性,从理论与现实层面就居家养老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并探讨了政府、市场、社会与家庭在居家养老实践中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2000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2012年全国老龄办首先提出“智能化养老”的理念。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都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健康养老已成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刚要》的重要内容。但智慧养老在我国服务成效差,其中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不统一”、共享与开发利用差是主要问题之一。通过对智慧养老数据资源来源与分类,以及数据资源描述内容和场景要素与资源描述框架分析后发现,借鉴场景框架可以实现对智慧养老场景数据资源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慧养老场景数据资源描述框架与概念模型,该框架包含六类概念,即智慧养老服务主体、老年人、智慧养老设施、智慧养老活动主题、智慧养老活动时间和智慧养老地点。通过康复训练场景的实例验证表明,智慧养老场景数据资源描述框架可以作为智慧养老场景的通用描述概念框架,对智慧养老服务场景内容进行揭示和描述。  相似文献   

9.
杜莹 《大观周刊》2012,(22):38-41
从老人生活的经济来源、经济规划和老人的居住问题来看齐老现状。养老现状在经济制度上存在很大的缺陷,齐老金分配有着很大的不平衡现象:老人经济投资单一难以支持养老生活的稳定,养老现状在物质经济方面面临的窘迫境地。子女不堪重负.社会养老事业不够健全,老人日常生活缺乏活力,反映老人们在环境和居住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6,(9):14-14
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在一份提案中提出“以房养老”的模式。具体操作是,60岁退休养老之时,把自有产权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后,每月给房主一笔固定的钱,房主继续获得居住权;当房主去世后,房产出售,所得款项用来偿还贷款本息,其升值部分亦归抵押权人所有。  相似文献   

11.
宾恩元  赵奕 《大观周刊》2012,(37):72-72,79
文章以一个当代大学生的视角结合暑期在社区参加实践期间的所闻所见对社区参与养老保障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优势性进行分析.认为社区养老这种新型的养老保障模式在养老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提出一些有利于社区性养老保障进行和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并且认为新时代失学生们应乐于美注社区养老在每个阶段的发展形势与政策,积极响应学校组织的社区实践或自行纽织相关的关心社区老人的活动,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关爱老人、富有孝心的有爱青年。  相似文献   

12.
李科  蒋守渭 《大观周刊》2012,(49):106-107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情况不断复杂,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现有的养老机构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入住需要,传统的养老方式也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难以相适应.老人养老难问题逐渐显露出来。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为缓解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为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宁波海曙区社区养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并对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提出了意见,有利于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社区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3.
张倩 《大观周刊》2012,(10):65-65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至今已有30余年,正是这30多年来独生子女父母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并冒着传统养老风险而生养一个子女,使中国摆脱了“人口危机”,实现了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顺利转变。政府应像管计划生育工作控制“生”的问题一样,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的后续社会保障问题。即要强化独生子女养老事业(包括家庭养老)规则化、制度化的问题。妥善处理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问题,消除终身只生育一个孩子的育龄夫妇的后顾之忧,也是稳定我国低生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养老护理员是养老机构员工中最大的群体,了解其性别比现状应成为我国养老机构人才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合肥市养老机构护理员和入住老人性别比构成、对不同性别养老护理员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发现合肥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性别比已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并从改变传统观念、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的养老制度主要包括官员养老制度、平民养老制度、孤老养老制度和法律对老年人的保护,其特点是在社会上营造养老、敬老氛围,关注老年人的不同诉求,鼓励民间个人、团体介入养老事业,法律上采取保护政策。  相似文献   

16.
王春花 《兰台世界》2016,(22):112-116
社会养老是现代概念,但先秦诸子如墨子、孟子和管子的思想中已不仅包含着家庭养老思想,而且有社会养老思想。中国古代也有一些社会养老的实践,如悲田养病坊、给侍制度,宗族养老等。所以中国古代虽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并没有排斥社会养老,实现老有所养是人类从古至今的理想。中国古代社会养老的思想与实践至今仍然值得参考与借鉴,今后应进一步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建立更完备的现代养老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以我的观察为据,关于老年人的工作,主要是养老问题,所谓"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口头上没有人不说多么多么重要,老年人特别是离退休干部是财富如何如何,行动上则是有相当多的人包括某些领导同志,并不真当一回事或没有重视到应该重视的程度。有的已经退休的领  相似文献   

18.
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不仅是企业退休人员在职期间招用、调配、学习、培训、考核、选拔和任用等方面形成的有关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工作变动等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还是企业人员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时,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的退休材料。它是社会保险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办理退休手续的依据和调整养老待遇的原始凭证。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如何做好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以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晓彤 《大观周刊》2012,(50):88-89
本文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浅要分析当前我国的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并根据居家养老方式的缺点,结合NGO的专业性、广泛性和非营利性,设想NGO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可行性,进而分析NGO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方式的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陈岭 《大观周刊》2012,(13):81-81,83
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原有的养老方式,因为养老资金的压力,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完全由家庭承担的养老方式已经面临挑战,而以居家养老为主流的格局必将被打破。但是几千年的家庭观念,四世同堂,老来享受天伦之乐的追求,这样的观念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这除了人本身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养老机构,我们做的好不好?所以加快建设养老机构,制定合适的养老保障制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