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荀琳 《英语广场》2020,(13):49-51
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中一种特有的语言现象,体现了中英思维方式以及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关于英语无灵主语的系统分类研究,主要涉及环境类、动作类和工具类等无灵名词,目前几乎没有对心理类抽象名词的系统分析研究。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突显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语言现象,分析英语中以心理类抽象名词作主语的无灵主语句的形成原因,探究该类无灵主语的来源并总结句中动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管约论下空主语pro的特征和研究汉语空主语(pro)的意义,回顾和分析了众多语言学家围绕定式句与不定式句的激烈争论,论证了汉语中存在定式句与不定式句之分,并尝试提出了判定汉语不定式的标准,从而比较了英汉空主语(pro)存在理据的差异,进而比较了英汉空主语(pro)在约束机制和所指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王科  谢艺 《中学文科》2006,(11):46-47
无灵主语句是英语中的一种奇特现象,在英语中运用十分广泛。本文旨在探讨这种语言现象的搭配形式、作用以及理解方法。  相似文献   

4.
张文荣老师《也谈主语的隐含》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12期)主张,“主语的隐含现象不仅出现在复句内部,有时还能出现在单句内部。”单句内的主语隐含,表现为“主语隐含在句首状语中”,是主语隐含的一种变体。单句内到底有没有主语隐含的现象,很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工具主语句是英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工具主语句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语言本身,未能反映人们在语言使用时的认知过程。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汉语工具主语句,以揭示英汉语工具主语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工具主语句是英汉语言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工具主语句的研究大都局限于语言本身,未能反映人们在语言使用时的认知过程。本文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英汉语工具主语句,以揭示英汉语工具主语句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语法结构形式除具有语法意义之外,还隐含着较为丰富的修辞意义,词的重叠结构具有情感特征、描写功能;短语固化结构中的“一v—v”式有描绘功能、“N中的N”式具有突显功能;句式中的“s比N还N”句式有强化主语“s”的语义含义,突出主语特征,有说话者的主观评价;“N就是N”句式使句子意义强化,加上语境的补充,使之有想象空间,扩大含义;“N2(全体)是N1(个体)”句式强调宾语、凸显宾语。’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句法、语义和话题性方面对重动句(SV1OV2C)准定中结构主语句(N1的N2+VP)进行了考察。在句法、语义方面,“N1的N2+VP”中“N1”必须是表人的有生名词,“N2”必须是表物的无生名词,而SVlOV2C的主语、宾语受到的限制较少。在话题性方面,SVlOV2C中只有“S”有话题功能,“O”没有话题功能;而“N1的N2+VP”句式中,N1、N2一般都具有话题功能。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N)+V得+NP+VP”句在语义平面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文章将从“(N)+V得+NP+VP”句的基本语义结构、“(N)+V得+VP+VP”句各部分的语义关系、“(N)+V得+NT+VP”句的语义结构模式对这类句式作一语义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空语类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起着重要作用,认为空语类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语言研究的实质。一直以来,各语言学家对此问题争论不休。而空主语PRO又是颇具争议的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生成语法中空主语PRO分析.从而对空主语有个更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作用和作用的承受是自然语言描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句法学中对主语和宾语,主动和被动的研究,语义学对施事和受事的研究,格语法和配价语法等研究都从不同侧面涉及作用和作用的承受现象,但并不能透彻解释承受句汉英互译时,需要进行强制句类和句式转换的原因。因此非常有必要使用HNC理论来对作用及作用的承受现象进行全新的解析。  相似文献   

12.
翻译时为了避免产生机械对等但风格上不可接受的句子,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论述了七个核心句,本文将其概括为三类基本句型:1.主语+谓语;2.主语+谓语+宾语;3.主语+系动词+表语。运用核心句进行翻译的过程可概括为:1)分析出原语句子的核心句;2)翻译核心句;3)重组翻译的核心句。最后本文举例论证了核心句在汉英句子翻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标志的语言。标点符号作为汉语的外在表现形式,有助于对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义的理解。本文以实例从语言结构方面说明在单句中标点滥用的危害,提醒人们在书面语言当中慎用标点。  相似文献   

14.
网络交际中的语法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出现,网络语言也应运而生。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在网络交际中的变异使用,超越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出现了变异的语法现象。文章通过使用大量的省略句、灵活运用词性、使用混合句、语法非规范化、生造滥用语气词和模仿方言语法等六个方面论证了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不相连的称代复指与单句、复句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中不相连的称代复指属于单句还是复句 ,是一个至今未解决的问题。当代语法学界有代表性的几种区分标准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存在不足 ,应以变换的方式来验证并区分这类句式  相似文献   

16.
浅谈儿童语言习得中的独词句和二词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词句、二词句是儿童语言习得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分析独词句和二词句中的构词结构对于正确理解儿童的思维表达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美与语法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中,某些语法手段与词汇一样,能起到构造语言美的作用。独词句醒目却意义深远,勾起人们无限联想。紧缩句结构简洁明快,然内容却很丰富。词的重叠可以加强语气,有的可以表示亲昵。词类的活用是应语言审美需要而生,它在语言运用上将会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人类是否具有语言本能一直是语言学家争论的话题,儿童语言被公认为最好的语言试验材料。文章通过对大量儿童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发现不同语言种类的儿童对于主词句与无主词句的选择恰好能符合自己语言的语言特征及要求,儿童的这种意识可以看作是人类语言本能的早期体现,人类语言本能的存在依据与表现形式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众多学者都曾探讨过翻译在二语写作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但就其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实验证明,以“词汇听译-句式操练-话题讨论-学生仿写”的“写”“译”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一个丰富的、多维度的写作教学课堂,以解决学生英语的写作基础技能问题。这个模式的四个步骤是递进的、相辅相成的,为学生的创造性写作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问候语分为狭义问候语与广义问候语两大类,而广义问候语又可细分为招呼语和寒暄语.寒暄语是汉语问候语中最能体现其特色的一类.本文从语用学的理论角度分析汉语寒暄语与语境、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阐释了寒暄语的独特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