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家文摘》297期(1998,9.30)第3版《中医肾病医学研究的重大突破》说:“肾特灵免疫平衡疗法临床研究成果将使肾病的治疗走出漫长的维谷。”读后,不知“维谷”是何意,查《辞原》《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均无“维谷”一语。但在“进退维谷”这个成语中,  相似文献   

2.
162谷
  谷,会意字。甲骨文从(水)从(口,泉眼),本义是泉水从泉眼流出,经过山谷流向山外。山谷自然行走不便,于是就有了进退维谷成语出现。穀(稻谷之谷的繁体字)因读音与谷相近,于是古人假借谷代替榖。新中国汉字简化时,穀与谷合并。谷部首内汉字,大都与山谷有关。  相似文献   

3.
刘小峥 《视听界》2006,(5):75-77
地方台的外宣频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在这种尴尬情况下搞市场营销,在海内海外都很困难。因为在国内,人家一般只认国家级大台,或者是凤凰卫视这样的知名媒体;到海外去跑市场,一来条件不允许,二来人家还是不买你的账。然而外宣电视还得办,并且要办出规模来。这就逼着我们一定要去找市场,不允许因为困难而延宕。当外宣频道草创之初,曾经有广告业者闻讯而来,希望买断部分栏目广告。这说明,电视外宣市场还是有的。从这视听界20065the video-audio circle76几年的实践看,外宣媒体的潜在市场包括:一、政府采购市场电视外宣工作,是广播电视走出…  相似文献   

4.
记者与编辑,可以说是“卖方”与“买方”。记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稿件,总是希望编辑能“买”。有时为了说明自己的“产品”如何如何好,真有点象推销员;还有,记者总是喜欢把眼睛盯着编辑部,希望他们能“来料”加工;或者搞点“计划”内的,来个“包产包销”。然而,“产销”矛盾总是很突出,一条稿子发到编辑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被“买”下。近年来,有人说我们分社(编者注:新华社安徽分社)已开始出现“卖方市场”。这话言过其实,因为我们还有许多“产品”销路不  相似文献   

5.
读报多了,才想到了“囫囵吞枣”的典故。元代《湛渊静语》载:从前有个自作聪明的人,一次听人说“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他便得意地表示“那我以后吃生梨时只嚼不咽,吃枣子时只咽不嚼,就有益无损了!”别人笑道:“吃生梨只嚼不咽,倒可做到;吃枣子只咽不嚼,囫囵吞枣,可受不了啊!”后人就把不求甚解、含糊了事称为“囫囵吞枣”(辽宁人民出版社《成语典故》P252)。不料当今生产精神食粮的文人中,有的也爱“囫囵吞枣”。如1992年末月发现的下例:  相似文献   

6.
一、运用成语修辞从广义上讲,在新闻中使用成语就是一种修辞。现试举几种类型:1、用比喻式成语修辞。如“呆若木鸡”、“归心似箭”、“情同手足”等成语中带有“若”、“似”、“同”之类的比喻词,读者一看或听众一听,就知道是个比喻。这样的成语在新闻里不但生动形象,而且简明精炼。2、用借代式成语修辞。因为借代式成语可使语言富于变化,精炼形象,又能突出某一事物的形象,引起读者或听众的联想,加深印象。如“大兴土木”的“土木”代建筑工程;“方寸已乱”把“方寸”代人的思维等,这类成语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本名,而是借用与之相关的人或  相似文献   

7.
2011年6月17日钱江晚报报道:“部分食品价格依然高歌猛进,所调查的16种食品中有9种价格涨幅比上月扩大,其中肉禽及其制品同比上涨33.3%,成为食品类中涨幅最大的类别.”物价飞涨能不能用“高歌猛进”来形容?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这条成语.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13日《新疆日报》有一篇文章说:“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特别是负责财务管理的领导,头脑一定要清醒,不要做亡羊补牢的事.”看了这句话,不禁使人疑窦丛生:“亡羊补牢”是为时不晚呢,还是为时已晚?这样做应该肯定呢,还是应该否定?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先来考察一下这条成语.  相似文献   

9.
韩冰 《青年记者》2016,(18):52-53
“无错不成书”的感叹这一两年不再那么强烈了,究其原因大概有三个因素:一是人们不再“计较”,“无可奈何”了;二是不再关注、重视了;三是书刊的水平大大提高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有大小差错时不时映入眼帘.有的同志在工作中对成语、典故不求甚解、马虎从事,想走捷径(不仔细辨析).一篇好的文章要做到言简意赅、不落俗套、能使读者受到教益,文字工作要做到干净(无差错)、准确、不拖泥带水.  相似文献   

10.
“马到成功”是条军事成语,成为今年春节最热门的拜年话。除了这条军事成语带“马”字外.还有上百条军事成语也带“马”字。它们是汉语成语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学习古今军事知识的桥梁和纽带。为此.笔者集解带“马”字的军事成语.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体育记者常常把在比赛中取得初步胜利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奋斗目标,形容为“得陇望蜀”.例如中国女篮在2008年奥运会上战胜捷克进入八强之后,为自己提出了新的目标——争取获得一枚奖牌,2008年8月18日《京华时报》为这条消息加的标题是《女篮破捷得陇望蜀》.这种情况能不能说“得陇望蜀”?还是让我们先来考察一下这条成语吧.  相似文献   

12.
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报纸零售市场中,使钱江晚报的零售走出一片天地来?总结钱江报刊发行公司的实践,可概括为两个字:创新,即紧紧围绕“四项指数”——服务能力指数、品牌影响力指数、盈利能力指数、“要数”管理健康指数的建设,全面提升对零售市场的掌控力,以此走出一条钱江晚报的零售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3.
每天阅读报纸,常会见到此类报道:“我市十大新闻人物呼之欲出”“奥运会大名单呼之欲出”“XX体制改革呼之欲出”……我们知道,成语作为一种长期沿习,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已经约定俗成,是汉语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在新闻报道中,为了简洁明快地传播新闻信息,适当地运用一些成语无可厚非。但切忌不顾成语的实际含义而盲目使用。如前面提到的几条新闻标题,成语“呼之欲出”的使用就值得商榷。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呼之欲出”一词出自北宋苏轼《郭忠恕画赞》:“恕先在焉,呼之欲出”。后来就以“呼之欲出”形容画像栩栩如…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新闻不能商品化,那么新闻到底是不是“商品”呢?比较科学和贴切的说法,还是必须坚持讲两句话,即:新闻有商品属性,但不能就此推论出新闻就是“商品”。新闻的载体——报纸、新闻稿、电讯稿等是特殊商品。有的同志不赞成加“属性”、“特殊”这样限定性的辞语,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新闻是一种商品、新闻媒介是商品的现实。事实果真是如此吗?这就未必了。相反,我们说,新闻有商品属性、新闻的载体是特殊商品,正是面对现实对新闻这一极为复杂的事物作了“适度”分析、并有着特定内涵而得出来的。首先,从生产过程,尤其是从流通领域看。在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是公有制条件下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商品经济需要我们在本部门体制改革基础上完善和健全竞争能力,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来。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定和确定适合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探寻一条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就成了当前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方向。作为生产精神商品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6.
去年12月7日的湖南南县报上,登了一篇“自力更生造化肥”的评论,全文二百来字。开头是这么说的:“提起造化肥,有的人就说:‘么子家伙都冒得(没有),咯不是空手打哇哇。’一听就晓得,这种人搞化肥缺乏自力更生的气魄。缺乏自力更生气魄的人,一年四季眼睛向上,没有这样,找上级;没有那样,找上级。比如造化肥,似乎上级不给原料,不给工具,就是呆路一条,却看不到只要大家动手。就像‘蚂蚁掉到磨缝里——尽是路’……”。农民群众读了这篇评论,反应很好。他们说:“这硬像和我们扯谈一样。”还说:“好一个‘蚂蚁掉在磨缝里——尽是路!’道理说得兒多透,听起来真像‘韭菜煮豆腐——一清二白’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战线》杂志2006年2月号上刊发李磊明写的有关省级卫视特色频道建设的文章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一部《霍元甲》,一部《编辑部的故事》,就能造成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在这里“万人空巷”成语的使用很不恰当。成语“万人空巷”是指为了庆祝或欢迎,人们从家巷中出来了,是形容家家户户的人都到大街上或指定场所欢庆的盛况。可是李磊明的文章是电视节目好,吸引人们都回家收看,巷子没人了。这种情况用“万人空巷”成语来形容显然是不妥的。汉语成语是人们长期使用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很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成语使用得当,会使文章简洁生…  相似文献   

18.
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摆在新华书店经营者和工作人员面前。新华书店是否就没有优势可言?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改单——适应市场的要求去解决困难和问题,迎接挑战,把握胜机,走出“围城”,是新华书店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9.
阅读报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新闻赖于标题的点睛传神作用来吸引读者,打动人心。要使标题准确、鲜明、生动地突出全文的精华,体现新闻的主旨,应用成语可以说是捷径——因为成语是汉文化几千年积累的财富,是“现成饭。” 一点提醒:成语入题,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兼得 成语是语言中定型的,使用中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多数由四字组成的词组。它作为中华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珍贵财富之一,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等诸多特点,往往寥寥数字,即可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标题制作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不仅能节省笔墨,增强表达效果,做到育简意明,言简意深,而且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最精彩的事实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993年11月18日的参考消息,在报道夜视仪的发展变化时,制作了这样的主标题——“在黑暗中伸手可见五指”。“伸手可见五指”是成语“伸手不见五指”的巧妙仿用。它不仅准确、生动地表达出夜视仪的功能和特点,而且所包含的作者对变化中的夜视仪之“将在各领域,包括与罪犯及偷猎者作斗争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的欣喜之情和也可能被用于战争的忧虑之情也隐隐可见。 两句补充:成语结构多样来源不一,标题中使用率  相似文献   

20.
张蓓 《今传媒》2011,(12):1-3
广西,位于祖国的西南边疆,奇山秀水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就数桂林山水,有人曾这样说道:如果你开始了广西之旅,你就踏上了一条不思归的诗境之旅。广西电视台于1970年10月1日正式开播,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强势媒体之一,其综合实力和品牌影响力在众多省级电视台中位居前十位。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电视理念,使广西电视台能源源不断的向电视观众奉送各种精彩的节目,一批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也从这里走出。本期我们的封面人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来自广西电视台的优秀主持人——张英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