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前苏联颁布了第一部<大众传媒法>,开始允许私人创办媒体.广播领域也随之进行了改革,其广播业改革的基础是意识形态的改变、新型政治经济制度和新型社会价值观的建立.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和普京的改革之后,俄罗斯广播业原有的一元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丰富多元的格局.现代俄罗斯广播业改革的基础是新的意识形态、新型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价值观的确立.  相似文献   

3.
改革是广播不变的课题。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与介入使广播变成一个现代、新型和综合性的媒体。作为广播人,既要坚守张扬广播的传统,更要开疆拓土,为广播增添新的传播方式、接收方式,更多的节目样态、传播内容,从而实现广播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冉然 《传媒》2017,(2):21-24
广东广播电视台作为广东省主流媒体舆论阵地,可谓领衔担纲广东省传媒业发展之重任。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加速改革步伐,深度推进融合发展进程,探索出一条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16年12月,借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开播30周年之机,本刊记者专访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惠建,探寻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经验和国内一流新型媒体集团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某些纸媒关张、电视下行、互联网上位的传媒环境中,广播务实而低调地攀升。在履职传播主流价值、服务公众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过程中,广播不断转型升级,成长为与社会进步协调发展的新型媒体。本文尝试以理念入手,从匠人之心、融合之力、机制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几个方面,盘点中国广播在2016年的发展历程,试图揭示广播改革转型的策略与战术,为广播的持续发展捋清脉络。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特别是网络电台的崛起和车载智能终端的研发,使传统广播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传统广播需要认清自身的不足,用互联网思维打造新型的全媒体中心,并着力培养全媒体型的记者和主持人,找到传统广播电台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广东广播电视台作为广东省主流媒体舆论阵地,可谓领衔担纲广东省传媒业发展之重任.近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加速改革步伐,深度推进融合发展进程,探索出一条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2016年12月,借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经济台开播30周年之机,本刊记者专访了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张惠建,探寻广东广播电视台融合发展经验和国内一流新型媒体集团的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改革的深入发展,广播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革,已经提到了我们的面前。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全面采用主持人直播的大板块节目形式,这是广播宣传上的重大改革,它对广播业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广播改革应该包括广播管理的改革。本文试图结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实践,谈谈对广播管理改革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考察了当前广播媒介新型传受互动理念的建构,包括以下内容:广播的互动传播模式体现为传者间、受众间、多媒体受众间的综合互动;广播的传播路径呈现为传统模式与新媒体模式融合的多元化发展;广播传受互动理念,不仅体现在应用新媒体技术促进互动形态的多样化,也体现在基于网络、线下圈子、用户自制内容等三条宏观路径上的最优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的广播改革,既重视了传播内容的改革,也注意了传播形式的改革。而对传播形式的改革,旨在突出和发扬广播的个性特征,发掘其潜在的优势,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这种对广播特点认识的深化与实现,是广播改革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入90年代之际,总结和回顾这方面的情况,对于广播改革的深化,对于广播的发展,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1.
2021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面对着国际舆论、疫情持续、灾情涌现等现实考验,广播沉着应对,广播用户出现了数量回流的新趋势.2021年继续走在构建探索广播新型主流媒体的道路上.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广播全年发展综述围绕以下四点展开:广播的触达率;广播传播的效果;新技术助推下老广播创新的动力;新型广播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广播这种新型的广播形式随之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网上广播的形式和网上广播的优势,对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惠 《新闻采编》2001,(5):26-28
交通广播电台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广播 宏观整体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也可以说是广播宏观整体改革的产物。所谓“宏观整体改革”与以往的节目制作改革、新闻改革、节目调整不同,它开拓了广播的新功能,创造了广播的新模  相似文献   

14.
广播新闻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广播的权威性,包括广播观念、广播记者活动方式、广播新闻编辑工作、广播通联、新闻播音、文字和音响资料、广播事业的领导体制和方式的改革等。广播新闻改革的这些方面,有着互相制约的关系,只注重广播新闻改革的单一性,不注重其相关的多面性,广播新闻改革是很难深入并取得很好的成效的。现简单谈谈几点认识:一、提高广播新闻的权威性是改革的主要目标要提高广播新闻的权威性,首先必须保证广播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努力提高广播新闻的思想性和指导性。广播改革必须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才能提高广播新闻…  相似文献   

15.
章平 《新闻大学》2006,(2):64-69
新世纪以来中国广播呈现出复兴态势,而“广播发展年”的确立更直接推动了广播实务界高举创新旗帜,积极谋求变革,出现了改革十分活跃的新局面。那么变革的成效如何?广播的“竞争地位”是否得以明显改善?广播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通过对近两年广播市场主要动态及其研究的梳理,可发现广播事业迅猛发展,但差距巨大不容忽视;探索节目形态的创新、继续深化频率的专业化改革、谋求深层次的合作联盟以创造竞争优势、反省广告收入模式等均成为广播改革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频率专业化被称为中国广播的第二次创业。随着广播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广播改革的逐步深入,今天的广播早已经步入了频率专业化的时代,全国各地电台都已经或正在进行频率专业化改革。以辽宁的广播频率为  相似文献   

17.
供给侧改革是在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出的改革新思路,与以往的需求管理不同,供给侧改革旨在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从经济源头上进行彻底的、颠覆式的改革,主要涉及结构、创新、制度、生态、人才五个关键要素。当前,新的媒介生态加剧了广播的竞争压力,广播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制约了广播发展,广播市场供需错位的现状亟待解决。供给侧改革或许能为广播产业改革打开新的局面。广播产业的供给侧改革类似于中医疗法,它需要从制度、人才机制、组织架构、创新能力、产品入手,循序渐进,依次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深化广播改革促进事业发展陈文炳广播改革,转眼十年。无论从全国广播界还是我们上海电台看,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引下,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根本性转变”方面,广播改革取得了突出成果,推动了广播事业的发展和繁荣。随着广播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广播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影视改革必须坚持原则才能保证改革稳妥顺利推进.本文从近年来广播影视改革实践中遴选了若干典型案例,尝试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实证分析,阐述中国广播影视改革的若干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后,辽宁台在两年多的广播新闻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新闻的本质特征改革广播新闻,按照广播的特点改革广播新闻。当前需要强调的是要把指导性和群众性进一步紧密结合起来,使广播新闻进一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为听众服务。在新闻改革过程中,我们抓住了几个主要环节。一、让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活动成为广播新闻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