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现在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看了《内蒙古教育》去年所载的高校长的讲演稿,我们每个教育者都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办得怎样?如果和整个台湾的教育相比,我们还有点争辩的余地,如果和高校长领导的学校相比,只能甘拜下风。所以,人家说我们教育办得不好,我们只能洗耳恭听。我们的教育办得不好,“是我的责任”,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耻辱。我不是位高权重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道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的,智力不好的人是次品,身体不好的人是废品,而道德不好的人是危险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在长期的德育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摸索,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德育之路。  相似文献   

3.
唐华 《天津教育》2009,(7):42-42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都应履行的职责。“爱与责任”的教育内涵在呼唤一批高素质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一、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同志曾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也……体育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民体质的增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对于“三育”的关系,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说得好:“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体育是基础,三者缺一不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任重道远,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要深刻理解“德育不好,将出危险品;智育不好,将出次品;体育不好,将出废品”的浅显哲…  相似文献   

5.
尊重学生     
《教书育人》2004,(9):8-15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学生稍有不好,老师都会生气。这样的老师我们说他负责任。可每到这个时候,老师们都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气归咎于学生的不好,于是,说教、训导、批评、甚至侮辱谩骂也就随之而来了。不论是和颜悦色,还是声色俱厉,都会让我们看到面前的学生眼中泛起的泪光。虽然最后,学生们都成了“听话”的乖孩子,可他们委屈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们:我们是口服心不服啊!其实,学生也有话要说!这里,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无意指责老师们的“责任心”,只是想从一个公正的角度让我们的老师重新审视学生们的“不好”,冷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尊重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接上期) 教育学生之道 教学生三年,要为学生想三十年。我们为未来培养人才,眼睛不能光盯着现在。“面向未来,领先时代”的教育理念是办学成功的前提。 万事德为首。“一切彻底的成功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成功,一切彻底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失败。”“育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培育“和谐的人”、“大写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能幸福地度过自己一生的人”、“有益于他人和有益于社会的人”。然而,今天我们的教育最少关注的就是人、人的情感、人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 斯霞有关于教育的“三品论”:“德育不好是危险品,…  相似文献   

7.
“好孩子,要听话……”记得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到底现代家庭教育应该怎样确定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许多家长心目中,评价孩子好不好的首要标准是“听不听话”。听话,则是好孩子;不听话,则不是好孩子。您听有多少家长这样说:“这是个好孩子,真听话。”“那孩子不好,真不听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听话教育”。听话教育是我们千百年来的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不错,孩子小,家长需要多加引导,教育孩子尊敬父母也是正理。孩子听话,往往懂事早,学…  相似文献   

8.
平息首都反革命暴乱之后,痛定思痛,广大教师更是思绪万千,越来越感到思想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领悟到“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的深刻性。几年来,不少学校的工作是“一手抓钱,一手抓分”,思想品德课成了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教育管理体制转换和中小学“一费制”的实施,给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难。面对当前的困境,为保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有必要确立“五种观念”。 综合施教的育人观 智育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校长要在办学实践中,逐步确立具有自我风格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客观上说,我们并不缺乏勤奋敬业的校长和教师,也不缺乏品德高尚的校长和教师,我们缺  相似文献   

10.
“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存在一切人类的身上,由此当然可见,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种和缓的推动和谨慎的指导而已”,“人类几乎没有教育不好的儿童。我们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不清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木板粗糙到了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这是“现代教育之父”  相似文献   

11.
沈耀星 《职教论坛》2002,(22):54-55
一、何为“差生”“差生”是相对于“好生”而言,为管理学生而进行的一种分类。通常我们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为了区分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的好坏,可以把学生分为好生、后进生、问题生和差生四种。“好生”是指各方面表现均较好的学生;“后进生”是指少数几方面不是很好,进步较慢,其它各方面均还好的学生;“问题生”是指各方面表现一般,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但经批评教育后,能认真改正的学生;“差生”则是指在某几个方面表现不好,经批评教育,仍不思悔改的学生。因此,若要给“差生”下定义的话,可表述为“经常重复地犯同一错误,…  相似文献   

12.
信息专递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最早是老教育家陈鹤琴说的。之后,被老师们广泛引用,而且出现了一些与这句话类似的说法,“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等等,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通俗一点说就是教师和学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句教育界的“名言”在被广泛引用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中国教育报》对此进行了一次大讨论,本期摘要编发,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毕竟能帮助我们对这句名言有更深刻的理解,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题记—— 一位哲人说过: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因此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完整人”的发展.有言道:“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而德育不好则是危险品,不但无益于社会且危害社会.”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省委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对前几年我省推广的“屯昌教育革命经验”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作出了正确的结论:“屯昌教育革命经验”与“四人邦”为了篡党夺权而搞的“朝农经验”不同,不能简单地说成是“黑样板”,但“屯昌教育革命经验”实际上是以“两个估计”为出发点的,是不符合毛主席的教育方针的,因此是错误的;其效果也不好.由于我们无产阶级的政治觉悟不高,受林彪、“四人邦”的流毒很深,在“四人邦”横行期间,《新教育》宣扬了不少错误的东西,其中包括“屯昌教育革命经验”,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我们一定要在深入揭批林彪、“四人邦”的斗争中,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分清路线是非,肃清流毒,并欢迎广大读者对我们提出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着千差万别,成绩有好有差是难免的。可现在,上至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到学校校长都振振有辞地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学生的教师。”言下之意就是,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教差了,就是你教师的无能。的确,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句话是有道理的。但这里的“好”,不单指学习方面。学习不好的学生只要他品行端正,学习刻苦,有上进心,我们的教育就算是成功了。况且,按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多种智能只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正如你不能说罗斯福、齐白石、贾平凹、乔丹、泰森谁更聪明,因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是伟大的天才。我们所看重的课业学习智力只是多种智力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班主任之友》2014,(1):94-95
“老师,老师,不好了,不好了,我们班的女生和初三的男生玩恋爱,真是……”女生们聚到我周围,“我们说不出口,写了一封信给你!”  相似文献   

17.
晚上偶然看了一次央视的《大家》节目,对名特级教师霍懋征的访谈。我有时觉得,关于教育,我们的言辞已经几乎“无所不用其极了”,太过“花言巧语”,充斥着件、充斥着媒介,既保持着“政治正确”,又颇具语言感染力。访谈中所提及的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其实都一点不算是新鲜词句了,估计全中国的老师和家长们都明白得通透无比。如果没有见到行动,大概谁都不大容易受感动了。但在访谈中,  相似文献   

18.
我们北京长途电信局汽车修理队,从今年以来,接待了南新华街中学高一(二)班的同学前来学工劳动。后来,又一起创办了厂校挂钩半工半读班。我们以毛主席的三项指示为纲,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积极支持教育革命的新生事物,促进教育革命的深入发展。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有了一些初步体会。开始,我们党支部对毛主席有关教育革命的指示学习的不好,对工人阶级参加教育革命的重大意义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对教育革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特别是当学校提出在我队办学后,就更感到是个负担了。有的同志说:“不懂数理化,难把教改抓”,有的认为“生产任务重,没有精力抓教育革命”;也有的认为:“办学会影响抓革命,促生产”。  相似文献   

19.
幼儿教师面对的孩子各不相同:有的乖巧、懂礼貌,比较招人喜欢;有的性格倔强,攻击行为严重,爱惹事生非,在老师眼里属于不招人喜欢的“个别儿童”……如何教育好“个别儿童”是很多幼儿教师非常头疼的事。我们班的晨晨小朋友很聪明,也很能干,就是“侵犯”行为特别严重,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稍不如意,就动手打人,经常是一天打好几个小朋友。老师批评他,他根本不当回事。对这样的幼儿,有时我真失去了信心。在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转变教育行为的活动中,我受到的触动很大。我相信只有不好的教育方法,没有不好的孩子。一天早饭…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语文素养的“三维”结构中,只有“过程和方法”最不好捉摸,也最不好评判。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教学活动不都是在一定的过程中展开的吗?我们不都是在运用着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进行教学的吗?只不过,我们以往并没有意识到“过程和方法”竟然也可以而且应该被当成“培养目标”来看待。而这一点,恰好是语文教学的重大失误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