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呼唤本真: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原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始主义是劳伦斯的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他对自然的崇尚、对血性意识的张扬以及对非主流文化的迷恋.劳伦斯的主要作品<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和<羽蛇>表明,他的原始主义的本质是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类再生之路的探寻.  相似文献   

2.
D.H.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恋爱中的女人>是他成熟时期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劳伦斯在小说中不仅揭露了工业文明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也指出人类精神层次上的生态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与此同时,劳伦斯提出了解决自然生态危机和人类精神生态危机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儿子与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破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试图解构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关系,解放生命,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在<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中,劳伦斯通过展现自然与文明和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成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漠视,表现了他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儿子与情人>中,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以英国诺丁汉郡矿工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莫雷尔一家的感情纠葛与冲突,反映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通过<儿子与情人中>中一系列扭曲的人际关系,展现西方工业文明给人们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连桥 《文教资料》2008,(26):23-24
<虹>就是一部颇具争议性的作品.劳伦斯大胆地讨论有关性和爱的心理问题.作品以家族历史的方式铺开,讲述了布莱文一家三代人的心路历程.作家细腻生动地刻画了三代人正常与非正常的两性交往,探讨了建立自然和谐两性关系的可能性.论文试图通过对<虹>这部小说中所体现的男女两性关系为契合,分析造成男女两性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及劳伦斯是如何主张两性关系的和谐的.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的<白孔雀>表现了英国现代社会中自然与文明的对立,这种对立不仅表现在工业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能的压抑和扭曲上.莱蒂和乔治就是被资本主义文明戕害的牺牲品,体现了劳伦斯对男女关系的初步探索.安纳布是文明的叛逆者,体现了作者解决自然与文明冲突的思想.在艺术上,小说的主要特色是传统手法与现代手法的融合而以传统手法为主.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是一位致力于描述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期拯救西方工业文明的作家,他的作品一贯保持着这一特色.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其中篇力作<狐>,从而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统治者对自然与女性的统治间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同时引起读者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人类若要和谐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重建男女两性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其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批判了以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突出对立为基础的父权制世界观.他揭露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破坏,谴责了两性关系中征服与被征服的上下等级模式,尤其是男性对女性的奴役和支配.同时劳伦斯也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沟通,并主张建立两性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者关注的也是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人类对自然的剥削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与自然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方面,劳伦斯与生态女性主义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在《儿子与情人》中,以对保罗与三位女性的关系的描写,展示现代工业文明世界中,人与文明,自然与文明的冲突导致人性的分裂.劳伦斯在小说中追求理想的两性关系,认为只有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人才能获得完美的人性.  相似文献   

10.
<恋爱中的女人>是西方文学界公认的劳伦斯创作高峰期的最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运用了象征和心理分析手法巧妙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人际关系的异化和两性关系的失衡.本文通过存在主义的视角和心理分析手法,对书中杰拉德和古德伦悲剧性人格及其社会背景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更深入的领会劳伦斯这部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1.
李世林 《考试周刊》2008,9(5):139-140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天才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为年仅28岁的劳伦斯带来了荣誉.他打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腻的心理刻画,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女性形象.如在<儿子与情人>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可正因为他刻画女性形象的成功,使大部分学者将他们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和分析那些女性人物身上.而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相对来说,就容易被人遗忘或忽视.在<儿子与情人>中,除了保罗这一男主角之外,他的父亲瓦尔特·莫瑞尔则明显被很多人忽视.在劳伦斯的笔下,这是一个让大多数人憎恶和瞧不起的男人.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普通的矿工,一个可怜的工人,他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本文拟从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入手,从社会经济,家庭,和他自身的性格弱点三方面入手,从而说明,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文明发展社会工业化的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同时它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这也正是劳伦斯大多数作品所反映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2.
梁娟 《文教资料》2009,(18):149-151
英国作家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大部分小说,以犀利的文笔,揭露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矛盾和问题:以缠绵的语言,为现代人找到了一条新生的道路--男女两性之间的和谐相处.但是,他的另一类描写"异域"的小说,也同样值得人们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劳伦斯的传记以及他的印第安人题材小说<羽蛇>,对劳伦斯进行彻底"脱魅",还原一个真实的劳伦斯.笔者认为,劳伦斯是一个矛盾复杂的、始终处于"半路上"的人,他始终在逃离英国与回到英国之间游离.  相似文献   

13.
D.H.劳伦斯向来以对两性(包括同性)的身体的书写受到关注.在其短篇小说<普鲁士军官>中,军官与士兵异质的身体特征成为两人潜意识对话的基础,成为构建生命关系的出发点.以暴力实现身体欲望的诉求曲折体现了建立男性同盟的可能性及其政治意义.由身体的感觉启动无意识,唤起生命的本质存在,成为劳伦斯对抗现代工业文明理性与程序的媒介.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享有盛名,他在小说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工业化的憎恶,并致力于人类心理的探索.在其经典作品<儿子与情人>中,他笔下的月亮、花和动物意象与人物相契合更为其作品增加了韵味与生态内涵.从生态批评角度重读小说,有益于理解劳伦斯的生态意识从而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早期作品中一部代表作.该小说以心理探索为其主题,揭示了现代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精神生态解读下的劳伦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伦斯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的两极关系理论,虽然在现实操作上有一定的悖反和局限,但它代表着劳伦斯对于人类精神生态超前的探索.以劳伦斯的最后一篇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为范本,通过文本细读发现,小说中所有的人物在自然生态遭到极大破坏后.人的自然本性逐渐消失和萎缩,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化.把劳伦斯的男女两性关系放到生态视界中解读,不仅符合劳伦斯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一贯主题,更能接近其自然生态思想和精神生态思想的本真.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在以往小说创作的基础上,以娴熟的艺术手法把家庭对他的影响,他与弗丽达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他对当时社会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展示在<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可以说是劳伦斯一生创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戴·赫·劳伦斯最后一篇长篇小说,同时也是劳伦斯最倍受争议的一部小说,小说以康妮与梅勒斯的偷情为主线,以自然的树林为依托,极力的鞭笞了工业文明下的生态破坏,赞扬了自然中人类灵与肉的结合。同时,劳伦斯通过塑造代表工业文明之子的查泰来爵士、代表人性的查泰莱夫人:康妮和代表自然之子的守园人梅勒斯,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呼吁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20.
DH劳伦斯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倡导通过重建男女关系来拯救病态的工业社会.其小说一再浮现他本人关于创造完美爱情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从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互创与永恒三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入手,分析<虹>、<恋爱中的女人>中主要人物的爱情历程,探索劳伦斯完美爱情的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