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利,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她敢于用自己的实验向权威挑战。这一天,聂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箱上,翅膀没有煽动,却仍然嗡嗡地响个不停。想起教科书上和《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等昆虫发声的原理,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书上说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可现在蜜蜂的翅膀并没有振动却仍然嗡嗡地响个不停,这声音到底是哪来的呢?她问老师,老师说书上说的怎么会错呢?于是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出声音。她干脆用剪刀剪去它的翅膀,蜜…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月活动中,我从图书馆借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书中有一篇文章介绍说:蜜蜂"嗡嗡"的声音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可是有一天,我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一起,翅膀并没有振动,也照样发出"嗡嗡"的声音,于是我对《十万个为什么》里的这种说法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人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原来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有限的,通常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各人的听觉限度也不完全一样,尤其以年龄不同而差异显著.例如,小孩最高可以听  相似文献   

4.
《科学课》2005,(1)
湖北监利县 12岁的小学生聂利在养蜂场发现,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嗡嗡的声音,于是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的声音来自于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这一权威理论产生了怀疑,她执着地进行研究。聂利的这一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她敢于挑战权威,勇于追求真理的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科技月活动中,我们从图书馆借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科普图书,有一篇文章介绍说,蜜蜂嗡嗡的声音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可是有一天,我到一个养蜂的场地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一起,翅膀并没有振动,也照样嗡嗡地叫个不停,于是我对  相似文献   

6.
蜜蜂     
静静的中午,我坐在窗前,为外面一片晴美的日光,心中感觉沉醉。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耳际充满嗡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听来是熟悉的,亲切的,但我没有去注意它。过后,我听到这种声音显得焦急,甚至变成愤怒了。接着,我就看见一只蜜蜂在玻璃窗上碰击着,它鼓着自己的翅膀,想从那里飞出去。它在不久之前,迷了道路,飞进这个房间里来。这是我想得到的。我看见它在玻璃上撞了好久,都不能够飞出去,后来它在房内冲上冲下地旋飞,完全失去在花间采蜜时的快乐的样子;我觉得它像一个性急的小孩子,完全的纷乱了。有一回它碰在天花板上,打了一条弧线地落在壁上。…  相似文献   

7.
《十万个为什么》上说,蜜蜂嗡嗡的声音来自翅膀的振动。可是,有一次我发现蜜蜂的翅膀没有振动,也照样发出了声音。蜜蜂到底靠什么发声呢?我带着疑问请教老师,老师让我进一步观察,并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我多次观察,仍然是这样。于是,我设计实验加以验证。1.将蜜蜂的翅膀用强力胶粘在木板上,蜜蜂无法振动翅膀,过了一会儿,发出了声音。2.把蜜蜂的翅膀剪去,过了一会儿,也发出了声音。我用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试验,结果都证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我找来放大镜进一步观察,发现在蜜蜂双翅的翅根旁各有一个小黑点儿,我用消了毒的大头针轻…  相似文献   

8.
在科技月活动中,我们从图书馆借了一套《十万个为什么》,这套科普图书中有一篇文章介绍说,蜜蜂嗡嗡的声音来自超膀的振动,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可是有一天,我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  相似文献   

9.
星期天,我捉住了一只蜜蜂。我把它的翅膀固定在桌子上,拿出放大镜,认真地观察起来。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十万个为什么》里说,蜜蜂是用翅膀振动来发出“嗡嗡”的声音,这次我正好可以弄个水落石出。可没想到,被我固定住翅膀的蜜蜂竟然还能发出声音。突然,我发现蜜蜂翅膀根部上各有一颗小黑点。我不禁思考起来:这两颗小黑点是起什么作用的呢?难道这才是它的发声器?我带着疑问,拿来了一枚大头针,小心地把这两颗小黑点给刺破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蜜蜂不再发出声响了。哈哈!原来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十万个为什么》,竟然也有弄错的地方!筌我发现了蜜…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下面是两个易混的声学试题.  相似文献   

11.
一、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物体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关系是:频率越  相似文献   

12.
.梦乙明:月、扫戈龙丛打的久广夕牙IUU夕r,二万~协气口」!川1艺U:矿于尸.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每小题 2分,共30分) 1.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00 次,则不带花蜜的蜜蜂  相似文献   

13.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平时我们描述声音特性的词语有“大小”、“强弱”、“高低”,不少同学往往将它们混淆,并且和物理术语中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对不上号,表明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相似文献   

14.
重点解读一、声音高低与声音大小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声音高低与声音大小几乎是同义词.但在物理学中,这两种说法是有区别的,它们各有自己的特定的涵义,不能随便说.声音的高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即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越高;反之,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响度与  相似文献   

15.
向保温瓶灌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并且可以根据瓶中产生的声音的变化判断水是否灌满。你是否发现,用细水流向保温瓶中灌水,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升高;用大水流灌水时,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却逐渐变低。这倒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决定于物体振动的频率,即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物体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向保温瓶中灌水时,瓶中的水和空气柱都在振动,  相似文献   

16.
学会质疑     
这一天,一个11岁的小女孩来到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有扇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想起教科书上和《十万个为什么》上关于蜜蜂等昆虫发声的原理,她不由得产生了怀疑:为什么书上说蜜蜂的嗡嗡声来自翅膀的振动,每秒达200次,如果翅膀停止振动,声音也就停止了。可现在蜜蜂的翅膀并没有振动却仍然嗡嗡地叫个不停,这声音到底是哪来的呢?她问老师,老师说书上说的怎么会错呢?于是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专家学者普遍认为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这一观点也已深入人心。但13岁的小学生聂利却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那就是神秘的小黑点。全班只有聂利答“错”了题2002年的春天,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的聂利上五年级了。有一天,学校教自然课的邓从新老师告诉大家:蜜蜂、苍蝇、蚊子等膜翅目昆虫都没有发音器官,这些昆虫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这样就产生了嗡嗡的声音。过了几天,同学们进行了单元测验,其中有一道判断题:蜜蜂是靠振动翅膀发出声音的。其他同学都打的是“√”,惟独聂利打了一个大“×”。邓老师…  相似文献   

18.
(一)乐音三要素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当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时音调越高,频率越小时音调越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振幅越小时响度越小。音色则因人而异,各种乐器的音色也各不相同。例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一般情况下,男性声带振动比较慢,女性声带振动比较快,可见男性的音调较低,女性的音调较高。在音乐方面的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的高低,故选项A符合题意。例2下列说…  相似文献   

19.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反映了声音的高低,其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反映了声音的大小,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及距离听的远近.而音色则反映了声音的音质,它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相似文献   

20.
音调与响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高”、“低”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如“高声大叫”、“低声细语”等.于是,一些同学便认为音调高就是响度大,音调低就是响度小.这是不正确的.音调和响度虽然都是乐音的特征,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意义不同音调是指声音高低的程度;响度则是指声音大小的程度.2.被决定的物理量不同音调由发生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小,音调就低,振动频率大,音调就高.例如同学们都熟悉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由于其振动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将越来越高,凭音调就可听出水瓶是否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