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鬼当家     
在美国底特律市,有一个上初中的男孩,非常羡慕校园里一些同学的衣着打扮,他特别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同学一样有一件“酷毙”的意大利名牌衬衫。于是,他请求母亲也给他买一件。他的母亲思忖了良久,说:“孩子,我把下一周的薪水全部交给你,由你负责下一周的家庭开支。一周结束,剩余的钱你可以自由支配。”男孩很高兴。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周所需的食品、日用品及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支付了电话、房租、水电等各种费用,但是不到一周,钱就全部花光了,而且还有一些应该买的东西未曾购置。这件事情使他幡然悔悟,也使他油然生出对母亲的敬意: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2.
《广东第二课堂》2005,(6):12-12
哈里斯夫人居住在一个小乡村里。她的丈夫去世了。她有一个21岁的儿子,名字叫达夫。达夫在乡村的商店里工作,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可是后来他在城镇找到一份工作,并且搬到那里住。城镇的名字叫内皮尔,距达夫母亲居住的那个小乡村有很远的一段路程,母亲因此很不高兴,但是达夫说:“我在乡下没有好工作。母亲,我在内皮尔可以挣到很多钱,以后我每周给您寄一些钱。”  相似文献   

3.
一张纸币     
他是苦孩子,出身穷苦,3岁死了爹,娘给人家洗衣服赚钱。所以,他知道自己应该分外努力。17岁那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省城重点高中。母亲为了给他凑足学费曾去卖过血,他装作不知道,怕刺伤母亲的心。他也瞒着母亲去卖过血,搬过石头磨破了手,卖过报纸嚷疼了嗓子,为的是让母亲减轻一些负担。高二的寒假,他回家,看到母亲正在寒冷的冬天里给人家洗衣服,手都冻裂了。母亲说:“别的工作不好找,只有洗衣服,一件一块钱;那些都是富人家的衣服,怕洗衣机洗坏了……”那天,母亲领到钱,高兴地说:“儿子,妈妈赚了200块钱。”说着就掏口袋,谁知口袋里只剩下一…  相似文献   

4.
金钟 《今日中学生》2007,(12):35-36
那天,班主任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给他。他伸出双手.颤抖着接了过来。他终于成功了——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的理想。村里的人都为他高兴,也为他流泪。  相似文献   

5.
遗憾     
三毛二分钱现在无论对什么家庭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三毛二分钱在45年前对我来说却不是个小数字,就是因为家中穷得连这三毛二分钱都拿不出来,使我买不起红领巾,在少年时代没能够参加少年队,造成我一生中极大的遗憾。1955年,我以全学区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高小,这本应该是高兴之事,但对于我家来说,却咋也高兴不起来。母亲拿着录取通知书伤心地哭了老半天,几个昼夜没有合眼,思来想去,母亲说:“孩子,这个学咱不能去上,你得在家帮我到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养活这一家人。”我当即哭得几乎昏了过去。母亲的决定也不…  相似文献   

6.
张彦娟  杨思博 《河北教育》2011,(5):F0002-F0002
他家境困难,和母亲相依为命。为减轻母亲的负担,在节假日、课余时间,他沿着城市的街巷、河边或郊区的田地里捡垃圾,然后卖掉,一角一分地攒下了1000多元钱。  相似文献   

7.
周礼 《当代职校生》2010,(12):37-37
舒飞是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少年。他的父亲是财政局的局长,母亲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师。尽管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环境,可是他却一点也不喜欢,相反他十分讨厌自己的家庭,讨厌自己的父母。父亲整日忙于工作和应酬,早出晚归,一天难得看到几回,更不要说带他去游乐场玩耍了。父亲在舒飞眼里只是一台可以源源不断地吐钱的机器。母亲是他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  相似文献   

8.
十月底的一天早晨,学生小蔡的母亲匆匆来到学校,向我了解情况。原来,小蔡告诉母亲,他弄坏了同学的钢笔,要赔20多元钱。可母亲发现他的话前后矛盾,便产生了怀疑,特意到班内来调查。这之前我注意到小蔡最近买了许多玩具。他母亲一听玩具的事,便叫了起来:“他说那些玩具都是同学的。还  相似文献   

9.
亲尝一口菜     
他3岁那年,母亲带着他上街,他要一个小包子。母亲买了一个,他很高兴,他一口咬下去,大哭。原来,包子太热了,烫到了他。从此,他每次吃东西时,母亲总会试试温度,或者先尝一尝。他如果看到母亲没试,就不会吃。他6岁的时候,他能自己吃饭了。一次,母亲和他一起在外面玩,玩累了,也玩饿  相似文献   

10.
金钟 《今日中学生》2007,(35):35-36
那天,班主任将一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递给他,他伸出双手,颤抖着接了过来。他终于成功了——为了母亲,也为了自己的理想。村里的人都为他高兴,也为他流泪。  相似文献   

11.
挖藏得金     
七十多年前的一天,母亲找街头算命的盲人给自己不满十岁的孩子算了一卦,算完卦母亲便开始闷闷不乐,时隔多日之后,儿子才断断续续了解到母亲不高兴的原因。原来,算卦的盲人说他的命不好,用卦书上的话说就是“掘井无泉”,也就是他一生无论怎样努力也是徒劳无功。而和他同龄的邻居家的二狗子是“挖藏得金”的命,一生会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自此,“掘井无泉、挖藏得金”这两个词就深深地扎根于他幼小的心灵里。不过他并没有和母亲一样闷闷不乐,相反他要看看自己究竟能不能掘出“泉水”。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寒来暑往,他遍访名师,临池不辍,终成一…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个农村孩子,父亲种田,母亲做一点小买卖,日子过得有些拮据。上高中了,他得离家到较远的学校住读。每次返校,母亲总要给他一些钱,可是总是一些皱巴巴的小钞,面额最大的也不过二十元。他感觉这些钱不仅携带太麻烦,而且还会给自己制造烦恼。  相似文献   

13.
白跑一趟     
卡同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送蛋。送蛋的确不是一份好工作。可谁让卡同不好好学习呢?卡同可真是后悔极了,因为他以前的同学们有的当老师,有的开公司,都有一份好工作,卡同却只能送蛋。卡同因为这事一直抬不起头来。可是今天,卡同却神采飞扬的,为什么呢?卡同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好梦,他梦见自己当上了博士,还开了一家电脑公司,挣了好多钱。早上,卡同一觉醒来,心里想,凭着这个好梦今天自己就能交好运。这不,好运来了,老板让卡同送十二个鸭蛋给住在心情好省快乐市天天乐区的金瑞夫人,这来回的跑腿钱就有二十多元钱,卡同能不高兴吗?他骑上电动车…  相似文献   

14.
[案例]小李大学毕业留在学校某处工作,同学们都很羡慕,他自己也很高兴,准备大展宏图。可是半年以后,他就向同学抱怨说,看不到一点希望,科里有一个同事二十八岁了还是科员,一个副科长四十多岁,什么都不干,自己的前途不知在哪。在这里工作本来不图钱多少,只是觉得做老师受人尊重,其实,跟外面一样,官僚气特浓。这样以来,工作也是没有劲头了。  相似文献   

15.
幸福的定位     
沈善增 《师道》2004,(7):50-50
我最高兴的是儿子告诉他妈妈的一件事。有一次,他在中学校门口看到一位在乞讨的老婆婆,他看到她很可怜,就想给她一元钱。但转念一想,我如果给她钱,她也许舍不得去买东西吃,还要饿肚子的。所以,他跑到学校小卖部,买了一元多钱的一只面包。他想,给她面包,她总得要把它吃掉。这一顿就不会饿了。这位老婆婆拿到面包,对他连连拱手作揖,他觉得很高兴。尽管他把这事告诉妈妈,而不对我说,说明在感情上与我还有些距离,但我真的非常高兴,比听到他高中顺利考进数学尖子班还高兴。他不对我说,我对他说。我说,你这样做很好,我很高兴。我高兴,是因为他在知…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一个儿子,今年已经18岁了。因我和先生的收入不算太低,我们父母的收入也不低,所以从小儿子就有一些零花钱、压岁钱以及平时不知名的进项,我们也从不要他的这类钱。上小学前,他把钱都给了我们,我们便为他建了一个银行账户。到小学三年级时,我觉得应当让他自己管理自己了,就将存款单及现金都给他自己保存,但要求他买东西须经我们的允许并且要记账。刚开始,他看到自己的存款很高兴,觉得自己也有积蓄,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从不乱花。但到了四年级的暑假时,他和表哥出去玩,就有了大手大脚的表现,买东西也没有同我们打招呼。一次,我无意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一岁左右的幼儿开始认识到别人和自己的区别,有了自我的感觉和认识。但他们仍然对别人的感情状态作出灵敏的反应,好像别人的感情就是自己的一样,并且认为,能使自己高兴和满足的事情也会使别人高兴和满足,因而,他会用自己喜欢的东西去试图使别人也高兴和喜欢。到两岁多,孩子开始感觉到别人的痛苦不像是、至少不完全是自己的痛苦,并能意识到能使自己高兴的东西不一定能使别人也高兴。  相似文献   

18.
父亲一生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瓣用,可一辈子下来,父亲没余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中年便躺在病榻上。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母亲常说,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相反,她的生活常不缺钱用。  相似文献   

19.
上工地——回家做饭、照顾母亲——上工地,日复一日,尽管每天的日子都这样平淡地重复着,但母子相伴,谭学军和母亲都觉得格外满足。偌大城市,万家灯火,谭学军,一个普通的、带着瘫痪母亲进城务工的建筑工人,他的每一天,都是那样的平凡而不平凡。清晨尽量不开灯每天清晨4点,当很多人还在梦乡里时,谭学军已经醒了,因为要到工地上班。尽管这个100多元钱的手机上带有闹铃功能,但谭学军却从来  相似文献   

20.
3个菜包子     
他读中学了。虽然学校离家很远,但是他却没有住校,他愿意每天来回地奔走。他告诉母亲说这样能省钱,而且天天奔走还能锻炼身体。同时,他还向母亲保证不影响自己的学习。母亲最终答应了他的要求,但是母亲却要求他在学校吃午饭,因为母亲不想让他为了吃午饭来回奔走耽误了学习。他答应了,但他却说不要钱,不在学校的食堂打饭吃,他早上把午饭带去。母亲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