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当前,国家层面不断加强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与统筹部署,按照科技部总体部署,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正在有序开展。本文围绕省级层面如何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构建示范区建设的综合评价体系开展了研究,建立了基于要素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基础评价框架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构建了示范区分类标准体系,以期为示范区建设的定期评估提供科学指导,最后提出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几点建议,可为国内其他省份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2016年云南省启动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县(区、市)建设"专项,进一步把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到县域,推动县域科技经济转型升级。文章通过对思茅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建设研究,分析其取得的成效和亮点,研究提出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总结,以此进一步提升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6):18-23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结构模型",从社会生产、系统交集和系统特征的角度,分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联系与差异,明晰作用机理。结合国家和区域层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提出了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路径:强化与实体经济、产业体系的融合,实现科技与需求的充分对接;完善市场功能,培育中介机构、搭建技术市场和信息平台;强化收益调整,健全科技人员考评、激励机制,明确转化义务。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其他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得出可以借鉴的经验,应用到更广泛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建设中.着重分析了平台的建设机制以及运行机制,并提出了改进平台运...  相似文献   

5.
2019年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辖南昌、景德镇、新余、鹰潭、赣州、吉安、抚州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近3年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2016-2020年7个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数据,采用熵值法评价各园区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并提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辖7个园区的协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李保铨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6):205+71-205,71
阴那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梅县雁洋镇,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本文就如何建设好阴那山自然保护区示范区,提出建设方案,进一步做好示范区的建设、保护和管理,推进梅县保护区示范区建设,实现生态梅县。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青海省出台了《青海省关于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供给能力的若干政策措施》和《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在认真抓好以上两个法规政策宣传、贯彻落实的基础上,青海省还应将打造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作为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的三大抓手。  相似文献   

8.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农高区)是农牧高新技术的示范区,担负着引领农牧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8年初,国家明确提出推进农高区建设发展,开启了农高区发展的新阶段。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青海省积极部署全省农高区建设工作。本研究基于青海实际,分析国内外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剖析青海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基本情况,明确优势与不足。结合已有农高区建设经验,提出青海拟建农高区建设建议,为后续青海省农高区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和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布局和建设是我省为壮大县域科技创新管理服务队伍,促进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云南省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而布局的激活县域创新细胞的重要抓手。通过对2017年认定和备案的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化示范县及中心建设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高校科技创新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政策、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大量的科技成果难以有效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结合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从科技创新的发展脉络中洞察制约高校科技创新产业化的因素,并提出促进山东省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措施,以期推进山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发展进...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示范区,基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区域特点,选取创新支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产业集群与国际化3个目标层领域7个准则层因素共24个指标层指标,对示范区内6个高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从总体创新水平来看,青岛市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较为成熟,处于6市首位,其次是济南,接下来是潍坊、淄博、烟台、威海。示范区内各地应以涉海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汇集区域优势资源,实现六大高新区产业协同、错位发展,从而提高示范区的整体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医院临床的创造力不断推动医学技术进步,而创新是科研工作的立项之本,因此临床与科研工作关系的合理化至关重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暨南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基于临床与科研工作关系现状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分析阻碍其关系合理化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为临床医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济南市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省会,面临 在经济、能源、生态环境方面多重挑战,必须探索科学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实现可持续发展 走产业生态化的道路。本文基于产业生态化的基本定义,对济南市产业发展生态化状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根据不同层面的发展进行评价, 认为济南市产业生态化的发展微观层面优于宏观和中观层面。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人民法院")對"深圳敦駿科技有限公司訴深圳市吉祥騰達科技有限公司、濟南歷下弘康電子産品經營部、濟南歷下昊威電子産品經營部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以下簡稱"敦駿訴騰達案")~2作出二審終審判决:駁回上訴,維持原判。~3該案涉及權利要求解釋、多主體實施方法專利侵權判定規則以及侵權損害賠償額計算中舉证責任等多個問題。  相似文献   

15.
选择山东新旧动转换试验区的核心区域济南、青岛和烟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2016相关数据,运用向量距离法选择协调度指数研究系统创新能力与绿色转型效果之间的关系,对泛济青烟城市群协同发展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城市的相对协调度都不稳定,从2010—2016年七年间,以2012年为界,呈现先降低后逐年提高的现象;但核心城市协同发展的能力变化产生的原因不同。前者是由于系统创新能力的提升,均滞后于协同发展的进程,协同发展缺乏创新支撑;后者是由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形成积累,而协同发展进程放慢,富足的创新能力短期内难以转化为协同发展的动力。据此,从试验区建设的视角提出协同发展策略,更好的促进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并对我国其他区域协同发展建设起到示范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当引领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向的重任.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努力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极、科技产业融资中心、知识型人才栖息地、产学研一体化的空间载体、制度创新示范区和创业创新的重要基地.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以增强区域创新的内生动力为重点,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激活各主体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7.
城市创新系统与山东省“四大创新圈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柱  隋映辉 《科学学研究》2006,24(Z1):314-319
城市创新系统是一个独特的科技、经济、社会结构的自组织创新体系和相互依赖的战略生态系统。本文利用HCA方法,对山东省城市创新能力进行了系统评价,构建了山东省城市“四大创新圈模式”,这一模式由济南、青岛、烟台和淄博四大城市的创新域、产业链构成。这对于知识经济下制定山东省城市创新发展战略有重要指导意义,同时也是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提出了建立创新型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山东工商学院以此为契机,探索建设基于科研生态链的信息化企业案例研究院。本文首先论述了信息化企业案例研究院建设理念、建设意义,其次提出了信息化企业案例研究院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从创新转化效率和创新产出效益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横向对比分析和动态变化分析相结合方法,对2013—2018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其内部3个高新区及其与全国其他18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绩效水平进行动态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转化效率和产出效益不一定成正比;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绩效整体呈上升态势,且主要依赖于技术变动,但目前整体水平都不高,与山东半岛、西安、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处于"低效率-低效益"区间,位于全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游水平;郑州、新乡高新区的创新效率都获得较大提升,创新效益则为郑州高新区一家独大.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持续增加创新投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发挥政府的指导、计划和协调作用等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20.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国家区域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该区域面临发展空间受限、资源消耗过量、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还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对提升该区域环境质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在阐释区域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一般理论基础上,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模式及运行模式,最后提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