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宁 《钓鱼》2013,(4):22-23
钓赛常识速钓与慢热在面对满塘的生口鱼时,上鱼的速度会非常快,这种情况的钓鱼情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速钓!一般情况下,速钓可分为"速钓小鱼"和"速钓大鱼"两种类型。但无论是速钓大鱼或是速钓小鱼,"快"字是他们的共同特性:钓饵雾化快,窝点聚鱼快,鱼儿咬钩快,钓手扬竿快,飞鱼入护快,装饵再抛快,更换子线快……这大都表现的是一种现象,而真正需要引起选手注意的则是:进入亢奋的临战状态一定要快!有的比赛上鱼状况极佳,时速可达300余  相似文献   

2.
二八钓     
张炎冰 《钓鱼》2010,(5):9-9
一种钓鲢鱼的特殊钓组。有两种解释,一种因子线两端绑钩,定钩距为2至2个半钩高后再将它折起来打结的,由于鲢鱼体高,中上层聚窝时常形成鱼摞鱼现象,故在分配子线长度时使上钩子线占全长的20%,下钩占80%。如两子线合长50厘米,二八分配后上钩子线长10厘米左右,下钩子线40厘米,这样就照顾了上下两个层面。另外,  相似文献   

3.
汤昕东 《垂钓》2009,(2):70-71
问:钓50克左右的小滑鲫用多长子线、多大钩距为好? 答:绑好钩后单子线长度为12~15厘米就可以了,但还要结合上鱼的速度.鱼慢子线可稍长一点,鱼快子线可稍短一点。4号袖以下的钩,留出15~2个钩距较合适:4号袖以上的钩,留出1~15个钩距为好。  相似文献   

4.
空军训练营     
《垂钓》2014,(12):20-21
提问:我前几日去水库钓鱼,使用54米超硬手竿、25号主线、15号子线、08号无倒刺新关东钩和搓饵施钓,钓点水深3.8米。钓了1小时后,我发现有小鱼闹钩,而且闹得很凶。于是,我更换了一个大浮标,闹小鱼的现象明显减弱了。我调7钓2,突然看到浮标出现一个缓慢的下顿动作,提竿后中鱼,凭手感判断是鲤鱼。我和鱼儿僵持了3分多钟后,它突然猛地住下钻去。我果断扔掉了竿子,结果竿子被拖出几米后突然弹了回来,子线也被鱼儿切断了。请问这种情况是怎么发生的?遇到大鱼时如果不丢竿子,硬拼会不会更好一点?我的线组适合钓多大的鱼?是不是应该选择软一点的竿子和更大号的线?  相似文献   

5.
竿长4.5~5.4米,硬调。主线3号,较竿长35厘米,脑线细一号,长13厘米上下。钩4号,用关东、伊豆、海夕等都行,系双钩,钩距3厘米。因开放鱼塘每日都有人钓,鱼较精滑,漂宜用反应灵敏些的1号台钓高脚瘦身细长尾漂,坠卷铅皮,便于调目加减。  相似文献   

6.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4):20-20
鱼吃钩送钩时,子线长度会影响灵敏度,鱼水平拉饵时会不会影响?如下图。设单钩悬坠钓组在水中悬浮,钓组为调M钩N,鱼在水平方向F吸拉饵钩时标尖下沉0.1厘米,求子线在10、20、30厘米长时饵钩的横移距离。在标尖下沉同样大的距离时,如果因为子线的长度不同,饵钩位移的距离不同,我们就可以分析鱼在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与灵敏度的关系。大家知道,鱼在吸拉饵的时间很短,标尖常常是有力的一扽。这说明鱼在瞬间吸拉饵钩时,水对钓组的横向位移阻力较大,钓组在瞬间没有或者很少有横向移动,这就使我们所面对的问题相对简单,我们可以假设鱼的吸拉饵的时…  相似文献   

7.
鱼     
王长工 《钓鱼》2013,(18):15-15
鱼,也称"条""白鲦"。淡水可钓鱼种之一,鲤科,鳊鲌亚科的一种小型淡水鱼。体延长,侧扁,成熟体一般长16厘米左右。银白色,腹部具肉棱。侧线在胸鳍上方并向下弯曲,至尾鳍基底后方,又弯向上方至尾柄中尖。背鳍具硬刺。杂食性。鱼乃中上层小型鱼类,游动迅速  相似文献   

8.
鲈鱼"拉流" (也叫"漂流钧")钧组 1.传统钓组(见附图3):拉流钓传统钓组为一条手线(也叫"手把线",通常为透明尼龙线,线径1毫米左右),线的末端绑一单臂钢丝天平,绑一枚钩,子线长1.5~2米.钩用丸世26~28号.该钓组的特点是灵敏度高,且上鱼较快.现在仍有不少钓友还坚持使用这一古老的钓法.手线钓法近些年也发生了不少变革,出现了"双臂大型钢丝天平钓组"和"一底钩一浮钩钓组",但不是主流,因此不予介绍.  相似文献   

9.
台钓虽好,但完全照搬用于自然水域,却不是用其优势。况且自然水域中什么鱼都可能碰上,故只有灵活运用,才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台钓功效。我一般主线采用0.20~0.25的陶瓷线,线长50~100米(竿上装小线轮,以防大鱼上钩),子线采用0.16~0.20的陶瓷线。双钩采用海汐7号有倒刺钩,短子线8~10厘米,长子线12~14厘米,上下钩相距3~4厘米较为适宜。铅坠采用2安培铅保险丝,由于保险丝用指甲即可掐断,调整起来比用铅皮更加方便。这样一套组合的主要出发点是以自然水域兼钓大小鱼种而设计的。它虽然比典型的台钓组合在灵敏度和起鱼速度…  相似文献   

10.
一、串钩钓法1.钓组制作:①取钓线一根为绑钩线,两端绑钩后长度约15厘米(此为一对钩,要求钩要锋利)。②取相同号数一根60厘米钓线为脑线,在距其下端20厘米处与绑钩线中点,将二者并行打一普通结,拉紧(如图1)。③将绑钩线两端对凋,在打结处再打一普通结,将各股线拉紧(如图2)。④在脑线上按上述方法向上在距此结15厘米处再系另一对钩(可  相似文献   

11.
蒋青 《钓鱼》2003,(19)
一次在七里冲钓白条,用的是“白雪公主”3号鱼漂,漂尾直径约0.4毫米,考虑到是钓小鱼,采用“调二钓一”的方法钓灵敏,可漂子象是在跳水中芭蕾,根本无法把握提竿时机,改用“调二钓四”后,仍无济无事。无奈之下,换上自制的空心漂尾的硬身鱼漂,结果大有改观。鱼漂的反应沉稳,下扌屯或上浮提竿均能中鱼。后来,我在有小鱼捣乱或鱼儿吃钩积极时,均用空心尾鱼漂,避免了手忙脚乱,效果很好。误入苛求灵敏的误区已有些年头了,各种资料连篇累牍地介绍经验,大多也是谈如何钓灵,好像灵敏度越高越好。我也不例外,不管在什么条件下,总是把漂儿调得特别灵敏,…  相似文献   

12.
刘定龙 《钓鱼》2012,(22):23-23
四年前,笔者和很多酷爱悬坠钓的钓友一样,以细线小钩擒大鱼为乐、为荣、为目标,总爱把池塘悬坠钓的习惯带到休闲钓中去。但是现在,笔者会更实际一点:细线是钓小鱼的,粗线是钓大鱼的。在实际使用中,我极有可能走两个极端:钓鲫鱼、白鲦一类的小型鱼,我用线可能比谁都细;钓鲤、草等大型鱼,我用线可能和传统钓的老头们一样粗。这个习惯,是在无数次水库跑鱼、无数次"没有鱼"的小河沟钓鱼时总结得到的。  相似文献   

13.
巧用蚯蚓     
蚯蚓是钓鱼人最熟悉的钓饵,用它可以钓很多种鱼,有“万能钓饵”之称。 常用的蚯蚓有红蚯蚓和青蚯蚓两种。青蚯蚓因为腥气非常浓重,是钓无鳞鱼的佳饵。在使用蚯蚓时,除了要求其鲜活外,还要考虑蚯蚓的装钩方法,钓大小不同的鱼要有不同的装钩方法,要充分做到因鱼置饵。 钓小鱼杂鱼时,要选用火柴杆般粗细的红蚯蚓配伊势尼3号、4号钩。装钩时先将蚯蚓截成半厘米长的小段,然后套在钩尖上。这样,小鱼咬钩刚好嘴对钩尖,提竿便能中鱼。尽量不要让钩尖外露,以免鱼食饵时  相似文献   

14.
冬季在网箱附近垂钓,只要钓组合理,饵料对路,钓点选好,钓绩往往很可观。一、钓具的配备及组合软竿。要钓大鲫,钓位要深,通常网箱附近深2—4米左右,选用6米以上的软调、中软调竿。细线。冬钓用线宜用1号以下的强力线,不用脑线,独线拴钩。快钩。冬季鱼儿索饵动作较小,吞钩不深,要保证上钩率,首先要做到钩小而锐利,一旦发现钩尖略钝,应立即更换。小漂轻坠。浮漂可用星漂或小立漂。星漂4粒或配4号小立漂,细保险丝绕坠。钩组组合调灵敏。将控好钩的钓线穿上4粒星漂,每粒之间的距离1.5厘米,在距鱼钩上方3厘米处绕缠上…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家乡嫩江,江水的上层总是活跃着可爱的马口鱼群。这种以小虾、小鱼、昆虫等为食的美丽小鱼,非常适于人肴,味道极鲜美。故极受垂钓者青睐。每年的七八九月份是钓马口鱼的好季节。在嫩江,钓马口鱼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串钩钓流水;手竿钓静水。一、串钩钓流水我使用的钓线串钩是一线、一坠、多钩,用插竿铃来反映信息。一副串钧少有6只钧多达15只钩。抛线前先把串钩线在沙滩上摆好,然后用1米长的竹竿、竹竿头上绑一个用6号铁丝作成的叉,叉住底坠向前抛投。这样抛投抛得又远又准,且不会挂伤自己,十分方便。钓到鱼有时用插铃竿来反…  相似文献   

16.
水线钓鲶     
水线又称平线或拉砣。它同抛竿相比略显土气,但操作简单,造价低廉,其效果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使用水线垂钓的对象鱼主要是鲶鱼,也可钓到鲤鱼和大鲫。制作渔具水线的制作比较简单,无非是将线、钩和坠合理组合而成。主线的长度不少于30米,线径0.30~0.40毫米。钩可用爆炸钩,主要用于钓鲤、鲫,如用串钩,意在钓鲶。用串钩每副线拴4~5只,型号10号以上。坠不小于30克,同抛竿一样为钩下坠,不必用漂。制作水线的技巧在拴串钩。第一只钩拴在坠上10厘米处,第2、3、4只的间距为20厘米,子线不长于15厘米,线径为0.20~0.25毫米。子线一定要拴牢,且要避免…  相似文献   

17.
快鱼之殇     
管察 《钓鱼》2013,(11)
钓鱼是快节奏还是慢生活,是由鱼情和观念决定的.鱼小,聚得多,从钩触底即有口上升到钩尚未到位就有鱼争吃抬头饵,之后在雾化饵的作用下原来钓底的改为钓离底、钓行程、钓半水、打浮钓水皮.以上五种钓法构成了钓快鱼的核心技术,其间又因为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而不断改进,出现了梭形、倒水滴形和枣核形;钓线则在0.2号之外有了比头发丝还细的0.15号、0.1号和0.08号;钩也越钓越小,越钓越细……这些都是因为钓小鱼,钓快鱼.小鱼过去也有,比如鳑鲅、罗汉、(餐)鲦,但快是有限的,快不起来的原因除了竿、线、钩、漂勉强使用外主要是上饵慢.  相似文献   

18.
符荣财 《钓鱼》2004,(19):25-25
水底有淤泥或杂草,当钓者做窝后,很快就有鱼星从窝里冒出,窝子发的很好,而鱼就是不咬钩,其原因就是窝粒掉在淤泥中,鱼儿闻到吃不到,只好用嘴在泥里拱。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是好呢? 建议钓友平常备用一副钩下坠的钓组,钓组的组合方法是在子线的最下端加一小铅坠,钩绑在离小铅坠向上约1~2厘米处,主线与子线连接处绑铅皮座,加大铅坠即可,这  相似文献   

19.
从铅坠到钩柄的一段线我们叫作子线或子线。子线虽在钓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常常仍被一些人忽视甚至误解。曾有人说:悬坠钓法子线长所以灵敏。这是误解。其实,钓组灵不灵敏,关键在是否悬坠。悬坠则灵敏,沉坠则迟钝,这是灵与钝的主要分水岭。而子线长短与灵敏度的关系,在其他因素相同时,应是子线越长越不灵敏,子线越短越灵敏。道理很简单,鱼吞食钩饵,首先牵动子线,然后通过子线把力传递给铅坠从而反应到浮标上。子线短,这种传递作用最直接、最快速、最少耗损,所以浮标反应最灵敏。反之,子线长,力的传递受到水阻等因素而损耗较大,反应就…  相似文献   

20.
黄盛国 《钓鱼》2010,(24):53-53
前打钓法属于直感钓法,专用的竿,竿与筏竿相似特别灵敏,导线环是由钢丝制作的U型紧贴在竿上,有专用的轮与飞钓轮相似。一般3号线大概可以装50~70米。专用线一般是两种颜色,很醒目,每25厘米分色,便于测量水深。线比重大,落水快,阻力小。子线20厘米左右,用碳线或根据钓的鱼可以用火线,直接连接主线不用8字环,有专业的绑线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