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认识周长"时可以分解概念要素,组织有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建构对周长概念真正的理解。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数学本质出发,展现数学的独特魅力,为今后学习图形的面积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
在教完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测量"时,经常会碰到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混淆不清的情况,不仅计算方法混淆不清,而且计量单位的选用也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在初学"周长和面积概念"时,要么体验得不够深刻、充分,要么在学生大脑里没有区分建构好这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能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四次对比.  相似文献   

3.
在教完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测量”时.经常会碰到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混淆不清的情况.不仅计算方法混淆不清,而且计量单位的选用也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在初学“周长和面积概念”时,要么体验得不够深刻、充分.要么在学生大脑里没有区分建构好这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能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四次对比,  相似文献   

4.
在教完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图形的测量"时,经常会碰到学生对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混淆不清的情况,不仅计算方法混淆不清,而且计量单位的选用也错误百出。究其原因,还是在初学"周长和面积概念"时,要么体验得不够深刻、充分,要么在学生大脑里没有区分建构好这两个概念。为了让学生能理清面积与周长的概念、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四次对比。  相似文献   

5.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学生初步认识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数学课程标准在描述学习目标时更多地使用了"经历、探究、体验"等过程性目标。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真切地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经常混淆"周长"和"面积"这两个概念,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掌握概念的本质。结合学情调查和教材分析,让学生经历认识概念的过程,规范概念表述;经历理解概念的过程,建构概念模型;经历运用概念的过程,深化概念本质。通过教学实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重视空间思维,理解概念本质。  相似文献   

7.
“周长”是一节概念课,是一首“老曲新唱”的经典“曲目”。因为“图在形上”,所以借助物体上的图形认识周长是本节课的显著特点。本节课,我们试图让学生在直观操作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经历“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对“周长”产生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建构周长概念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通过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比较,使学生从概念与算法两方面进一步加深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 2.通过操作探究,引导学生去研究和发现周长相等的长方形的面积隋况,以及面积相等的情况时的周长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的认识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对这种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对概念本质的体验和丰富内涵的理解。下面以《认识周长》教学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过程。在小学阶段,周长的概念是通过定义式的表达方式描述的:"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周长概念中有一个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在“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设计中,安排如下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互动建构,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回味辨析,加速概念的内化过程;交流反思,升华对概念的理解.凸显核心概念的思想价值,体现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函数的单调性”的教学设计中,安排如下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体验;互动建构,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回味辨析,加速概念的内化过程;交流反思,升华对概念的理解.凸显核心概念的思想价值,体现了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课前思考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后,在练习十八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三年级下册学习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之后,在练习十五又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前者的编写意图是引导学生在对比辨析中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体会图形转化的方法,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后者的编写意图是在对比中进一步加强对周长和面积两个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在同样的正方形中剪掉同样的小长方形,不管怎么剪,剩下部分的面积都是一样的,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相似文献   

13.
学生理解概念需要经历感知、建构和辨析的过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要激活学生经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感知、建构和辨析数学概念。  相似文献   

14.
王群 《新教师》2019,(8):76-77,79
APOS理论是一种建构主义个体学习理论,有学者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要进行心理建构,此建构过程需经历操作或活动(Action)—过程(Process)—对象(Object)—图式(Schema)等四个阶段.以"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为例,经历操作或活动阶段,从游戏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用字母表示数"的现实模型,经历提问、操作、计算等活动,从而初步感知概念的本质属性,建立概念表象;过程阶段,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方法,帮助学生逐步抽象出概念本质;对象阶段,通过简写字母式,将概念逐步压缩为一种心理程序,从而进行符号间的高阶运算;图式阶段,引导学生思考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必要的模型,将概念内化.  相似文献   

15.
[案例回放] 最近,笔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了某校组织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一课.上课的两位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引导孩子在描一描、摸一摸、找一找、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动中初步建构周长的概念,其中也不乏有许多精彩环节与亮点之处.在课尾的拓展环节中,两位教师不约而同地设计了类似"比较图形周长"的练习.  相似文献   

16.
张焕孪 《云南教育》2002,(31):41-41
长方形的周长是学生在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周长概念,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生在自主观察或讨论时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并采用各种适当方式从心理上和精神上进行激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一、实践操作,形成概念准确地形成周长概念是计算长方形周长的重要条件,也是最本质的要求。为此,课前可安排学生准备些实物,课上引导他们具体观察、指指说说,使学生理解围成一个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  相似文献   

17.
根据现有周长教学在学生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缺乏充分的感知这一状况,我们整合周长的学习内容,开展“整合-体验”型数学的实践,追求以“问题情景为平台,数学知识为载体,自主探究是核心,反思体验为发展,数学思维是本质”的教育境界。通过激发动机,初步体验——探讨分析,认知体验——知识消费,再次体验——拓展深化,反思体验四环节的实施,引导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对各种图形的周长进行集中感知与科学认识,同时采用数学学习报告等形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体验式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的教学(人教版九年制小学数学义务教材第五册)包含着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正方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两方面的内容。周长的意义、图形的特征是学生理解周长算法算理的基础。一、引导操作抽象概念操作能使学生得到直接的感知,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例题的教学要注意指导学生操作。先指导学生照样子在钉子板上用橡皮筋围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再指导学生用尺  相似文献   

19.
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要经历概念的形成、概念的表述、概念的辨析、概念的应用等阶段.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图形概念的学习应组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图形的本质特征.因此有效组织活动,对概念本质的掌握尤为重要.本文以《轴对称图形》一课为例,通过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面积的认识是一节典型的几何初步知识概念课,纵观教材的编排,学生已经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和平面图形周长,积累图形平移、旋转的知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形象地感知"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从而建构起"周长"是"线的长短"、"面积"是"面的大小"的概念表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