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通过综述不同时段补糖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着重探讨补糖方法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正确补糖、提高运动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动能学的角度,运用系统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对补糖与运动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补糖对运动能力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进行1小时以上剧烈的或长时间的运动应考虑补充糖。有效增加骨骼肌糖贮备的短期方法,是在运动前即刻或运动中补充葡萄糖饮料;有效提高骨骼肌糖贮备的长期方法,体现在对膳食结构与运动时间及训练方法的控制上。  相似文献   

3.
本着重对糖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什么、糖是怎样在人体中运动的、它又怎样转变成能量来供给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肉组织、如何安排运动员的膳食、怎样用好糖元改善运动能力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4.
有氧能力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有运动时的能量来源有三大途径,即有氧氧化供能系统和糖的无氧酵解供能系统以及磷酸原系统.然而,有氧能力的高低反映了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能力,同时,也决定了运动员运动能力尤其是耐力运动项目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高低.对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运动能力之关系的回顾,有利于进一步开展能量代谢的研究,寻求理想的有氧训练手段,为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提供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糖与速度耐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速度耐力的供能特点 ,糖与速度耐力的密切关系 .认为运动员的糖原储备是影响其速度耐力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指出速度耐力项目运动员糖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摘     
孩子运动后应吃何物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孩子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体能消耗极大,因此,必须每天多吃富含蛋白质较多的鸡、鸭、鱼、肉,才能维持孩子的体能消耗。殊不知,孩子在运动中体内真正消耗的是糖和脂肪(即热能)。营养学专家告诫人们:儿童在运动中,若体内热能(糖、脂肪)长期供应不足,不仅影响运动能力,而且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此时如果过量地补充蛋白  相似文献   

7.
现代中长跑的训练内容很多,凡是能够决定和影响运动员竞技运动能力及专项运动成绩的因素,郁应列为训练的内容,800m跑属于极限强度很强的项目,运动中能量的供应主要以肌糖的酵解为主,无氧代谢高达84%,比赛后程的血乳酸浓度可达到270-300mm%,氧债可达到20-30L。因此,800m跑的运动员必须提高在运动中产生乳酸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艰苦科学合理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运动饮料是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并能提高运动能力的软饮料.它是饮料中的一个特别的分支,是非碳酸饮料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具有解渴、恢复体力和补充电解质的功能.针对现代市场对运动饮料的需求,作者从饮料中糖的含量、酸味的调节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在总糖含量为6%、钠浓度为25mmol/L最受欢迎,0.3 g的柠檬酸的口感最适宜.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不同运动项目血乳酸的变化规律,血乳酸与机能状况和无氧阈值的关系,血乳酸对运动训练的指导作用等,作了简要的阐述。血乳酸是糖无氧酵解时的代谢产物,但仍可通过代谢途径,产生能量,重新供能。运动时血乳酸的积累与运动的绝对强度有着密切关系,并直接影响着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1中高强度运动中糖的供能代谢 糖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糖原和葡萄糖都可以通过无氧和有氧代谢的方式释放能量。而且糖氧化具有耗能低、输出功率较脂肪氧化大等特点,是中高强度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同时糖又是惟一的无氧代谢合成ATP的细胞燃料。运动中的供能物质还有磷酸原,脂肪和蛋白质,但运动肌肉对各种供能物质的利用比例主要取决于运动强度及运动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本校204名体育协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体育协会对大学生终身体育和能力的培养,在大学中开设体育协会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满足他们对体育教育的心理需求,同时又满足他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为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有组织的体育教学过程 ,变成“体育活动课” ,这是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将这种“活动”列入教学体系 ,使之科学化、规范化 ,并与体育教学课有机结合 ,将更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研究,访谈法,通过自身实践对青年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与建议。目的为了提高青年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田径娱乐化教学方法对初中生心境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实验前、后运用心境量表(BFS)研究工具和运动能力测试手段,研究田径娱乐化教学方法对初中生心境状态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田径娱乐化教学方法能够改善学生心境状态,提高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的审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从依附于主体的生存能力转化成为审美客体,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体美、技术美、人格美是构成体育之美的基本要素。真、善、美在竞技体育中是高度统一的。审美情感与审美理解是体育观赏中的重要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运动损伤的恶性后果是残酷的,预防运动损伤更是重要的,体育锻炼中自我保护能力是预防或减轻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这对学生走向社会,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具有相当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试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身体成分与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大学男生,除水分百分比外的各项身体成分指标均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1);水分百分比同有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体育专业大学女生,除体重和脂肪总量外的身体成分总量均同有氧运动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脂肪总量同有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同无氧运动能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项身体成分百分比均同有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男生无氧运动锻炼频率高,非常缺乏有氧运动;女生锻炼程度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硒和运动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提高运动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疲劳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本文综合目前国内外的各种文献,对硒的生物化学作用,硒的补充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及运动员的硒补充等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建议有关机构建立硒营养状况监督机制和硒产品管理机制,使人们可以安全补硒,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高国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由于目前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多困难,为此,我们根据循环练习法的基本特点,在教学中运用了循环练习法。实践证明,循环练习法是全面发展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专家访谈法、网上查询法和文献资料法对2006年我国田径投掷项目竞技科研进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技术、体能与竞技能力论文数量占绝大多数,技术、体能与竞技能力、项目特征这3大类科研成果多,训练监控、心理研究力度不够,战术科研甚至处于空白状态,具体项目上铁饼、标枪心理,训练监控除标枪外,链球项目特征研究也都是空白。建议要加大战术、训练监控、心理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论文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