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员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他们没上过班哪有经验?没有经验企业怎么会要?这又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悖论。  相似文献   

2.
正3378元的起薪合理吗?你会说,一个快递员、油漆工或者月嫂的收入都有七八干甚至上万,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收入不到他们的一半?为什么大学生的工资还不如保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教授丹尼尔·哈莫米斯说过这么一件事:德国波恩贝多芬管弦乐队的小提琴手提交了一份诉讼案,这些小提琴手称,他们应该获得比乐队其他队员更高的工资,因为他们在每场音乐会中比其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掌握高新技术的中等职业人才反比拿着某些文科文凭的大学生容易找到工作?为什么同是技校,有的生源富足而有的“门可罗雀”?为什么国外的职业教育有强大的生命力?答案很明确,顺应了市场发展的职业教育,其“产品”符合了社会的需求,当然它的发展就会蒸蒸日上。作为  相似文献   

4.
最近,参加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培训工作,我发现大学生志愿者最大的疑惑是残疾人为什么从事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5.
晓成 《大学时代》2006,(11):6-9
对于大学生创业,有这样二个比喻法:与其1000个人去抢坐一个“工作”的座位,为什么不干脆给自己造一把椅子坐?社会在声声唤着“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压力,并且开始给予创业大学生各方面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就业方式。那么,大学生创业究竟要做好哪些准备——怎么选择项目?怎么筹钱?又如何进行规划呢?[编按]  相似文献   

6.
唐浩 《现代教育》2014,(8):72-72
大学生逃课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没有逃过课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新大学三门必修课:谈恋爱、逃课、重修”,“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校园调侃流行语不但说明大学生逃课问题严重,而且还逃得理直气壮。那么大学生为什么要逃课?通常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将责任归咎于学生,认为是学生不好好学,学习态度不端正,目的不明确,甚至还有厌学情绪;一种解释将责任归咎于教师,认为是教师不好好教,教的内容陈旧、方式传统、缺乏激情和互动,甚至还有厌教情绪。这两种解释不能说错,但远远不能令人信服。为什么大学生不好好学?为什么大学教师不好好教?本文尝试着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子烨 《母婴世界》2011,(3):142-143
为什么有些人月收入不菲但几年下来积累的资产有限?我们应该如何制定理财规则?理财有何秘诀?理财专家认为.理财最重要的是心态,其次是理财观念、思路,最君才是理财知识、信息、技巧。  相似文献   

8.
徐洁 《教育文汇》2009,(6):39-40
我们把老师的老师或者比他们更早的老师称之为“太老师”。“太老师”们是怎样教书的?在过去的时代,为什么涌现出了那么多人才?当年有些小学毕业生的语文素养,为什么比现在有的大学生水平还要高?《过去的老师》这本书在我的案头已经摆放了近一年时间了,反复涵咏,兴味无穷。  相似文献   

9.
如今社会,学生群体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大学生作弊现象却日趋严重。作为学生中的高素质人群,为什么大学生的作弊现象反而愈演愈烈呢?本文对大学生作弊的自身原因进行分析并提供对策,以期能够有效遏制大学生中的作弊现象。  相似文献   

10.
李玉 《贵州教育》2011,(22):7-8
从2004年马加爵事件发生,到2010年“李刚门”校园车祸案和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再到2011年留日学生机场刺母案等,这一系列恶劣事件背后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此类事件会发生在大学生身上?为什么他们的大脑内竟存杀人、报复、“农民难缠”、“驾车撞人”、“撞伤不如撞死”的念头?这背后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李鑫 《湖南教育》2014,(8):56-57
近年来,数以万计的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纷至沓来,探寻衡水教育之因,以期找到提升本地教育的法宝,但是不少人都留下了许多困惑,比如"为什么同样的学生在衡水就能考出高分,在我们这里却不能?""我们的教师也很辛苦,学生也很累,为什么成绩总没有大的起色?""我们的教师收入比你们高,我们的条件比你们好,为什么老师们的积极性还是不高?"等等。去年年初,我也跟随着学校领导去衡水寻访教育奇迹,试图解密这一地区的教育神话。  相似文献   

12.
观点     
《青年教师》2009,(11):3-3
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怪扩招,我觉得没有太多道理。现在大学生太多,这叫结构性过剩——大家都想在大城市当公务员,有多少岗位呢?有很多地方需要他们去,他们不去。当然,不去也不能怪大学生,你为什么不增加紧缺人才岗位的吸引力呢?文革前,越到西部,工资越高,比如.新疆可以拿80块钱,我们在北京只能拿46块多,现在反过来了,那谁愿意到西部去啊?  相似文献   

13.
《中文自修》2007,(4):52-56
这位家长满意的地方是什么呢?他满意小时候成绩不好,满意现在经营一家几百人的企业;他还满意业务好的员工,满意业务最好的几个大专生。当然,他最满意的是儿子有快乐的童年,很满意儿子60分的成绩。你同意他的满意么?为什么?他又不满意学历高.成绩好的大学生,认为他们常常做不了事情,分数高人却傻掉了。你觉得有道理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2013,(12):33-33
去过美国的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感觉美国的衣食住行都比中国便宜,而他们的收入又比中国高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的呢?今天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15.
孙达生 《课外阅读》2010,(11):88-89
马龙飞考上天津师范大学了!马龙飞考上天津师范大学了!消息传来,举校震惊。我校每年考上那么多大学生,为什么马龙飞考上大学就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和反响呢?  相似文献   

16.
“会老乡”现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随着周五工作制的实施.大学生“会老乡”有升温和漫延的趋势。“会老乡”活动为什么能够开展起来?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这是不少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考的问题。本拟就大学生“会老乡”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匡正。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为什么上课发呆?学生为什么不肯完成作业?学生为什么上自习乱说话?学生为什么厌学、逃学?学生为什么不肯讲真话?学生为什么总是和教师作对?学生为什么打架?学生为什么痴迷网络?学生为什么小小年纪就谈恋爱……新的问题、老的问题、意识到的问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曾经让许多教师和家长感觉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8.
迎向风雨     
《教书育人》2010,(8):68-68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专程访问了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往山顶上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上的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相似文献   

19.
“究竟什么原因引发了2008年金融风暴?”“这场风暴会给世界经济带来哪些影响?”“为什么说越在关键时刻,信心比黄金还重要?”这些在大学生看来都不容易回答的问题,而今却在吉大附中的历史课上,激发着一群中学生的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少年读者》2008,(9):45-45
问:《诗经》为什么又称《诗三百》? 答:《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