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来到长江北岸,想侵吞江南的东吴。东吴的周瑜率领三万士兵驻在南岸的赤壁,与曹操的兵马隔江相对。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坐不惯船,曹操便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地连起来,上面铺上木板,就象平地一样。周瑜手下的老将黄盖见到这个情况,就对周瑜说:只有用火攻,才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他还想出了具体的打法,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黄盖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周瑜自不量力,一定要失败,愿意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收到了这封信高兴得不得了。这一天,大刮东南风,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  相似文献   

2.
《火烧赤壁》中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黄盖在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时,让二十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曹操的船队.火又窜上岸去,岸上的兵营也烧了起来.据此看来,火并没有烧赤壁.再说,如果讲"火烧赤壁",岂不是放火烧自己吗?学生这么一问,我该如何解释?  相似文献   

3.
《赤壁之战》是小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黄盖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时间:东汉末年地点:赤壁人物:曹操、周瑜、黄盖、士兵(5人以上)、探子(一)曹操:(高傲地)哈哈!东吴终于要被我拿下了!周瑜小毛头敢跟我斗,还早呢!哈哈哈!曹兵:丞相英明,英明!我军八十万,东吴才三万,周瑜那小毛头也真是不知好歹,分明是拿鸡蛋跟石头碰。曹操:哈哈,你真会说话,赏![曹兵领了一锭(dìng)金子。曹兵:多谢丞相,在下一定忠于丞相,全力以赴夺下东吴。曹操:好,夺下东吴后,我让你当官。[曹操用铁索把船连起来,训练士兵在水上打仗的本领。(二)周瑜:(没劲地)唉!曹军八十万,我军才三万,这样长期打下去对咱…  相似文献   

5.
新赤壁之战     
曹操自从上次兵败赤壁,从华容道狼狈逃跑后,整天都愁眉莫展。后来,他又率领了好几十万人马,来到赤壁,准备再与周瑜大战一场,希望能够打败周瑜,从而夺取东吴的地盘。曹操找来了许多全国著名的游泳教练当老师,教他手下的士兵们游泳。曹操又叫士兵们请来铁匠,把他们的战船包了一层钢铁,这样就不怕被火烧了。而且,他还积极地开展科研活动,他的武器专家发明了当时最现代化的武器,类似于今天的鱼雷和深水炸弹。周瑜也不甘示弱,请来了刘备一起对付曹操。刘备手下的军师诸葛亮仍然是总参谋长。诸葛亮想:上次我们是在江面上用火攻的办法打败了曹操,但…  相似文献   

6.
巧借东风     
航航 《初中生学习》2014,(10):18-18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便亲率80万大军南下,屯扎于长江北岸乌林地区,准备和东吴一决高低。当时周瑜统领5万吴军,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地区,两军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由于兵力悬殊,难于抗衡,周瑜决定用火攻对付曹军。为此,他先诱蒋干盗书,借刀杀人,又命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再令黄盖诈降施"苦肉计"。  相似文献   

7.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亲率大军进攻东吴。孙权与刘备结成联军抗击曹军,联军统帅周瑜利用曹军不善水战之短,令部将黄盖诈降,趁机以火攻破曹军。其时东南风急,“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  相似文献   

8.
《赤壁之战》(五年制七册21课、六年制九册6课)写的是东汉末年孙权联合刘备共同抗击曹操,在今湖北省境内赤壁附近的江面上,利用火攻大败曹军的故事。这次战役决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它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次战役的主要特点是,在众寡悬殊情况下,周瑜抓住曹操的弱点,在长江上利用火攻,打败了曹操,扭转了被动局面。  相似文献   

9.
赤壁之战前,曹操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顺江而下,打算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以便统一全国。不料三江口一役就吃了败仗,曹操令“谙习水战”的蔡瑁、张允操练水军,周瑜暗察曹军水寨之后,“大惊”说“此深得水军之妙也!”于是决定设计除此二人。同窗蒋干意外来访,周瑜机敏地抓住了机会,巧施反间计,使蒋干中计,曹操也跟着中计,从而借曹操之手除了蔡张二人,破解了对方的有利条件,取得了这场智斗的成功,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讲出《赤壁之战》的特色礼县东关小学王小英《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是根据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45回至50回部分内容改写的。是指东汉末年公元208年,刘、孙联军与曹军在赤壁进行的一次战役。主要讲周瑜、黄盖设计火攻曹军,使曹军大败的故事。这篇课文的特点是...  相似文献   

11.
一、乐学点一是黄盖向周瑜献计,说只要用火攻,曹军想逃也逃不了。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二是“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可这一仗怎么打还得有个计策。黄盖说计策已经有了,并对周输说了一遍,周瑜听了很满意,叫他就这么办”;三是在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后,由果溯因,探讨东吴获胜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斗争,就其战略目的而言,都是为了图谋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取得全国的统治权。实现这个战略目的,除了客观条件之外,对敌斗争策略正确与否,也是重要的主观条件之一。在运用对敌斗争策略方面,孙权是值得称道的。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浅的探讨,以就正于史学界和读者。一、赤壁之战联合刘备抵抗曹操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6年),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凭借不战大胜的隆盛军威,亲率二十多万大军,进击孙权,企图一举占领江东,统一天下。孙权联合刘备,共出兵五万,与曹军战于赤壁。孙权利用曹军长途进军,疲惫劳顿,不服水土,多患疾疫,又不习水战等弱点,采取火攻,尽毁曹军船隻,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的重大胜利。马克思主义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但决定于作战双方的经济、政治、军事和自然等客观条件,而且还  相似文献   

13.
《新高考》2008,(7):86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本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  相似文献   

14.
张静娟 《四川教育》2004,(12):28-29
创造性阅读———让生命充满智慧【案例描述】《赤壁之战》:“给曹操的一封信”思考、理解“火攻”第一步———“写信假降”这一节时,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学生说说黄盖在这封信中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认真地读了文中的三句话:一是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二是说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三是说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之后我问:“曹操接到黄盖的信后表现怎样?”“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仅仅三句话就使统率八十万大军的曹操信以为真,曹操也未免太浅薄了吧。”“黄盖的信中还写了其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三国演义》中节选改写的一篇重点讲读课文,它通过周瑜、黄盖等在赤壁大胜曹军的记叙,说明只要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实情,正确制定斗争策略,就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作者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谋篇布局的。其中,重点叙述了“火攻”的经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弄清文章的思路,指导学生用两种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6.
《赤壁之战》(小学语文第十册)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选择有东南风的一天,采取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的事。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  相似文献   

17.
皇甫军 《辅导员》2009,(12):14-15
同学们可曾记得《三国演义》中“巧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东汉末年,曹操率军南下,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不习水性,曹操叫人用铁索把船一条一条连起来,铺上木板。等士兵练好了在水上打仗的本领,就下令渡江。时曹军号称八十万,吴军才三万,力量悬殊之大,后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8.
话说曹操率百万雄兵与孙权、刘备的军队对峙赤壁。曹操站在船头,看着自己浩浩荡荡的大军得意洋洋:“这次出来一是锻炼队伍,二是考察形势,顺便再把孙权、刘备这两个小子干掉!他们超越自己也就算了,还敢想超越前辈?太不像话了!”蒋干一旁献计:“老大,我跟东吴的周瑜有交情,让我试试去劝降他,不成的话,也顺道偷点儿什么机密文件回来。”曹操赞许地点了点头。次日,蒋干便出发了。蒋干进了东吴大营,周瑜管吃管喝好招待,可就是只字不提军机大事。这晚,蒋干正躺在床上心急如焚,却听见有人进来小声递给周瑜一封密信:“都督,蔡瑁、张允两位将军说了,…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偶然一次听一位老师讲课。课上,老师兴致勃勃地引导学生讨论着周瑜军队以少胜多战胜曹军的原因。学生从周瑜、黄盖的知己知彼谈到曹操的骄傲轻敌,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这时一位学生随口插了一句:“天气也帮了大忙,正好刮东南见。”学生话音未落,老师立刻收起微笑,严肃地说: “说话要举手,不许随便插嘴。”学生立刻把目光投向  相似文献   

20.
赤壁之战     
话说曹操平定北方之后,率领号称80万的大军杀至赤壁,与孙权隔江对峙。“各位将士!”孙权在大营中对将士演讲,“你们可知……谁有打火机,我先来支烟。”全场倒。“呼(吐了口烟)……其实,曹品自北方……”“是曹操!”周瑜纠正孙权。“噢!曹操自北方来,将士们多水土不服,定有30%已生病……”某将:“应该约分!”“噢!定有十分之三已生病,所以只有……80乘以十分之七得……560000万人可以……不对,只有56万人可以打仗。”孙权定了定神,“下面请周瑜同志发言。”周瑜缓缓走上主席台。他打开小盒子,取出眼镜戴上:“我令黄盖为本部先锋,吾为主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