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建设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进行的。如果我们把1998年12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组建全国第一家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作为中国出版产业集团化进程第一步的话,那么到今年,国家层面推动的出版传媒集团建设已进行了12年。最近几年,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和推动下,我国出版传媒集团发展显示出了鸢飞鱼跃、生龙活虎的势头。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有所贡献。西方传媒集团的特点媒介集团化是世界媒介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已成为世界媒介发展的一大趋势。从欧美国家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般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有所贡献。西方传媒集团的特点媒介集团化是世界媒介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已成为世界媒介发展的一大趋势。从欧美国家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般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自从1996年1月国内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挂牌以来,至今全国已组建了近40家报业集团。各地的广电集团、出版集团也发展迅速,目前已批准成立广电集团17家、出版发行期刊集团15家。尽管传媒集团化是我国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等传媒业适应和参与国际传媒竞争的需要,也确实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革新,但已经组建的集团也面临管理不力、经营不善等  相似文献   

5.
现代出版产业的成熟是因,而出版集团的应运而生是果。出版集团不能解决出版产业体系本身需要发展、需要成熟的问题,相反,集团化恰恰是产业成熟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我们满怀热情抓出版集团组建、扩张,甚至上市融资的同时,应该不要放松出版产业的整体建设,不要超越发达国家几十年、上百年商业出版的历史进程,一厢情愿地模仿他国模式,为做大而做大,为集团而集团。  相似文献   

6.
关于出版集团改组改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出版集团改组改制问题的思考许志锐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经营集团化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但是,绝大多数已经组建的出版集团,无论组织形式还是管理体制,都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出版集团的改组改制问题,就成了进一步加快出...  相似文献   

7.
于殿利 《出版经济》2001,(10):14-16
我国现代出版业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出版产业的集约化或集团化发展正在被作为一种趋势,而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笔者愿意以尚不成熟的点滴思考加入到讨论中来,这是由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因为我们认为选择正确的方式组建出版集团,必将对建立集团内部良好的运营机制,奠定集团的发展方向,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集团化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从总体上看,由于各国电子传媒相互入侵已是防不胜防,国际电子传媒竞争日趋激烈;资源重新配置,集约化经营对广播电视事业的重要性日趋明晰;广播电视喉舌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的要求亦不容忽视。因此,适时组建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是大势所趋。   所幸的是,报业已经先行了一步。京、沪、粤、川等地十数家报业集团的成功组建和运作,以及无锡广电集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率先成立,都对我国广电走集团化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组建广电集团和报…  相似文献   

9.
正目前,独体出版社要应对好出版集团这一巨大背景,做出的战略定位,合规律性、合法性和合目的性一个都不能少。2012年2月24日,新闻出版总署印发了《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集团化,作为出版发展的国家战略,更加明晰更加强势了。1999年2月,中国第一家出版集团上海世纪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媒经营体制改革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果颇丰,已经成立了一大批报业集团、广电影视集团以及出版集团。但是,在集团化进程中,这些传媒集团的经营发展也逐渐体现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因此,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相应的对策,对我国传媒产业的集团化发展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造大船”备忘录——我国出版集团建设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出版界的眼光聚焦在出版业的集团化和集约化——造大船上。笔者以为,出版集团的建立和市场化运作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在建立出版集团的同时应着力搞活中小出版企业   集团化的优势是很明显的。但出版产业的集中率并不如其他产业高,就是在发达国家也是既存在大型出版集团,同时存在为数众多的中小出版企业。从整个出版产业而言,应当是大中小相结合,让大的更强、小的更活。   在组建集团时,有两个事实常常被夸大,一是国外出版业集约化的程度被夸大了,二是集约化的作用被夸大了。一般而言,集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童颖 《新闻界》2005,(5):114-117
一、大型媒介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趋势综观当今世界传媒集团的发展态势,不难发现几乎大的传媒集团都在实施吞并中小传媒公司的战略,以迅速扩张自己。导致媒介集团化迅速发展的原因,诚如约翰·勒文等言押“最根本的原因是媒介公司赢利极为丰厚。”①媒介经济的丰厚利润像磁石一般吸引着财团的投资,而媒介集团本身对利润的追逐使兼并进一步加剧。由此可见熏媒介集团化趋势的加剧也就不足为奇了。表1:1996年美国前10名传媒集团一览表从表1可以看到,在媒体集团化高度发达的美国,这些排名前10位的媒体集团从1996年,甚至更早,就开始形成一种垄断。他…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国大多数地方出版集团组建和改制相继完成,出版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出版主体集团化趋势越来越明确.与此同时,伴随数字化的浪潮,出版业又迎来了跨媒体出版时代.如何利用集团化改制带来的有利时机,积极稳妥地发展跨媒体出版,就成为各地方出版集团面临的重大历史命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传媒集团化自1996年成立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迄今已经过去了7个年头。在中国传媒集团化的过程中,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是:中国的传媒集团做大了是否就做强了?笔者认为,为有利于中国传媒集团化的发展,应注意遵循市场规律,辩证把握“做大”与“做强”的关系,首先有必要从传播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认清“做大”的根本动因与动力在哪里,然后认清“做大”并非等于“做强”,进而懂得如何根据中国的国情“做大”与“做强”。从国际传播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考察,在发达国家,传媒集团化确实是一种客观趋势。到了当代,…  相似文献   

15.
王林 《视听纵横》2004,(6):42-45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传媒产业的竞争也走向国际化。为了在国际竞争中生存发展,集团化经营是必然的趋势。近年来,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的进程发展很快。在广电传媒集团化经营的背景下,面对广播电视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超级传媒跨国集团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在中国的登陆,广播电视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媒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不断创新。为顺应集团化运作和市场  相似文献   

16.
集团化是一种趋势.随着出版业迅速发展、出版改革不断深化,以及我国加入WTO日程的迫近,我国出版业组建集团的步伐也明显加快,各种类型的集团也相继成立.由于集团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也由于在集团建设与发展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议论,出版集团建设成为近年来出版界的前沿和焦点问题之一,围绕出版集团建设的诸多问题更是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媒体竞争实力,各地已先后组建了各类报业集团、广播影视集团、期刊集团和出版集团。各类媒体纷纷由原先单一、小型、分散、个体化发展,转型为综合、大型、联合、集团化发展。传媒集团超大规模、多元化产业经营,较之以前,更需要对整个集团的长远发展目标、媒体的定位、发展模式、资源整合与配置等,做出科学的规划与设计,这就必须高度重视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引入战略管理对于当今我国传媒集团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传媒集团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战略原是军事术语,将战略概念首先运用到企业管理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管理学界。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战略的制定、选择过程,战略的实施、控制过程。传  相似文献   

18.
由政府牵头来组建若干个出版集团,打造出版界具有中国特色的“航空母舰”,在当前形势下具有其必然性,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深刻的矛盾。宏观上,企业集团与“大单位”之间、“三跨”战略与封闭的现状之间、出版社小实体与大集体的协调运作之间,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矛盾。这一系列矛盾构成了我国出版集团化过程中的瓶颈,解决这一系列矛盾将对集团化进一步向深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观点摘要     
《出版参考》2013,(1):6
王国伟:集团组建做强甚于做大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媒体产业研究所所长王国伟在《文汇报》撰文:各地出版传媒集团的组建,其初衷似乎是为了整合出版资源,提升产业集中度,提高市场竞争力。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出版集团都是依赖行政手段组建的,并与行政条块管理结构严格对应,不仅使产业集中度获得提升,而且依靠权力,堂而皇之地加剧了资源的垄断。比如,人所皆知的出版产业核心资源的教育出版(尤其是中小学教材和教辅),基本就按行政区分各自垄断。那些与行政区域无关的,  相似文献   

20.
传媒营销是以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行为学为工具,研究传媒领域实践的专门学科。电视,包括各类传媒在内,本身作为产业的经济功能,是近十年来才被中国媒体从业者和公众所认识的。我们从实际出发,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省级卫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及其营销战略做一番审视和思考,对开阔视野、制定政策、适应市场、壮大产业有积极的意义。一、快速整合资源,赢得宝贵时间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是世界媒体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中国媒体产业发展的方向。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传媒业更面临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