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19):171-172
民间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通过千百年来对生活观察总结的智慧精粹,集聚了最朴实的思想感情,是我国民间艺术一朵瑰丽的奇葩。它是平面结构艺术,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和生产之中,扎根于民众之间,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千家万户在节日里增添色彩,体现了劳动人民最为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相似文献   

2.
民间美术与民俗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总的“生存 与繁衍”意识,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渗透在他们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昨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共同的节日。 劳动是伟大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是美丽的,劳动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畅,让我们的环境越来越舒适!我们赞美劳动者,从心底尊敬各行各业的劳动  相似文献   

4.
"象脚鼓舞"是云南傣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颇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舞姿造型、动律特征及其象征性意义,反映了傣族人民的淳朴本性,以及不屈的民族精神,必将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尔比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与社会生活中反复验证的经验总结,与谚语的特征相类似,但涵盖面比谚语大得多。从凉山彝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瑰宝"尔比尔吉"来探析彝族人民的婚恋习俗及观念,从哭嫁歌、姑舅优先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民间美术与民俗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它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总的“生存与繁衍”意识,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并且渗透在他们生活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个学历史专业的青年学生,过去虽然我也讲历史是阶级斗争史,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可是对阶级斗争,对劳动人民并不理解.由于自己从小生长在城市,长期脱离劳动和劳动人民,从思想感情上与劳动人民有很大的距离,就是对于同班的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也认为他们"笨"、  相似文献   

8.
剪窗花     
代霞 《辅导员》2013,(2):23
窗花这项艺术来自于民间,是劳动人民用来反映自己生活的一种艺术创作形式,表达了劳动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朴实的情感。传统的窗花在取材方面,大多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及民间传说、动物、花鸟等内容。随着剪纸这门民间艺术的发展,时代扩大了它的取材范围,生活场景、工作场面等现实写生也成了它要表现的内容,它已成为美化人民生活、宣传精神文明的极好形式。窗花大致分为手剪、刀刻两类(也有  相似文献   

9.
鼓吹"资本神圣"、"资本家功劳最大"的社会思潮,是大学生浮躁之风产生的根源,其危害巨大。我们应确立"劳动神圣"的价值观。因为从实践上讲,劳动是强国富民之本,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和提高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从理论上讲,"劳动"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红线。  相似文献   

10.
蒋菁 《生活教育》2008,(9):33-34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杰出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和改革实践家,他具有崇高的人格和高尚的师德,堪称"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中心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活相结合。在他看来,"教学做合一"就是通过生活本身教育学生,用生活之事实来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  相似文献   

11.
民间思想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思想的机制和思想方式是文化捍卫和普及的有效基础。民间思想者的文化身份认同,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应当引起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2.
民俗语汇是语言系统中直接与风俗文化密切相关的部分,是民俗事象的最活跃也是最典型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是考察、研究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携带着深层文化讯息的语料实证。开展民俗语汇的调查、整理和研究,应该成为民俗调查和地方舆情考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之一,它对于制定社会发展战略、辨风正俗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非类的民间--对民间的另一种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汉语诗歌所论之民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作为类的民间:一是作为非类的民间。在作为类的民间论中有三种观点,即民间立场虚无论,民间是一种立场论和民间立场是一种品质论。此三种界定的前提是将民间看作是一种类概念,结果使作为个体的民间消泯,类使个体平均化为同一。作为非类的个体的民间正是要突破类的规约,以达到差别性的个体真实地敞开。新诗90年代面临的正是如何逃离类的原因,而取向非类的个体姿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民俗应该有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强烈感觉到民风民俗的衍变,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更需做好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入档工作。不只乡村,城市民俗也需要保护。没有档案,势必"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文章认为,档案是民俗研究的宝库,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不可能死水一潭一成不变。民俗档案可以为我们存留一份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因此要加强民众保护及民众档案的建设工作,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5.
民俗应该有档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强烈感觉到民风民俗的衍变,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更需做好民俗资料的搜集整理入档工作。不只乡村,城市民俗也需要保护。没有档案,势必"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文章认为,档案是民俗研究的宝库,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不可能死水一潭一成不变。民俗档案可以为我们存留一份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因此要加强民众保护及民众档案的建设工作,使其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西和山歌创作的民间修辞是西和农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紧扣表意、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较之传统文人修辞更朴素天真、憨态可掬,具有明显的农民群众草根艺术特色,是西和农民群众性格特征在文化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徐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生成并流传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其种类丰富多彩。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以徐州民间故事中的神话故事和精怪传说为解读文本,探求徐州民间故事丰富性中的统一性——民间观念的趋向。由此折射出民间故事生成、传播和常胜不衰的大众心理机制,彰显出徐州民间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武夷民俗文化影像展示与研究是以摄影为媒介把武夷民俗事项中最有代表性的历史瞬间视觉化清晰地呈现,使受众能从中认识武夷文化的历史沿革、人物事件、社会状况、自然景观,触摸到武夷文化的脉搏,进而引发人们对其深层思考。本文从民俗摄影涉及的民俗事项入手,提出用田野调查作业的方法,通过差异性、纪实性、专题性和观念性等表现形式诠释武夷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19.
五河民歌是五河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是一部反映五河人民生存繁衍的鲜活社会民俗史。通过对五河民歌的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和语言民俗的剖析,可以揭示蕴含其中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冯梦龙<山歌>与"白茆山歌"的歌词结构等诸因素的分析,作者认为"白茆山歌"是对以冯梦龙<山歌>为代表的明清民歌的稳定继承.作者从历史文献和民间传承方式两方面论证了"白茆山歌"稳定继承<山歌>的潜在原因,探讨了<山歌>未记曲谱的可能性因素,进而认为尝试以"白茆山歌"的曲谱填入<山歌>的文词,不失为揣摩明末民歌风韵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