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每一个足球队在比赛中都有自己的基本阵型。当然,任何一种阵型在比赛中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回顾一下足球运功战术阵型演变的过程,从三十年代风行的“WM”式到五十年代的“四二四”,以及六十年代的“四三三”  相似文献   

2.
三十多年来,现代足球经历了三个革命。第一次革命:一九五三年.匈牙利采用了两内锋突前,中锋居后,以攻为主的“四前锋”制,运用机动换位穿插,接应、二过一进攻手段,打破了英国人契甫曼首创的曾统治世界足坛三十年的“MM”式阵型打法。第二次革命:一九五八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六届世界杯足球赛上。巴西吸收了匈牙利的两内锋突前及中路快速连续短传二过一配合的打法,结合自由轻巧细腻的特点,设计了一套新打法,即由后卫实行区域联防,反攻时两位插上,两前卫既是中场的组织者又是防守阻截者,锋线上利用中路但更着重于两边锋快速的个人突破,这就是所谓的“四二四”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有两个大洲的足球运动最为盛行,其水平也最高。一个是欧洲,另一个便是南美洲。南美洲有着悠久的足球传统和出色的成绩纪录。世界足球锦标赛(即世界杯赛)在1930年开始举行,第一届比赛的冠军就由南美国家乌拉圭获得。以后的十一届世界杯比赛中,又有五届被南美国家夺去桂冠,足见这个地区的足球水平之高。南美对世界足球运动史上的几次革命,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在英国人首创“WM式”阵型,统治足坛二十年以后,巴西队在1958年的第六届世界杯比赛中,以崭新的“424”阵型,力挫群雄,争得桂冠。时过二十年以后,阿根廷在荷兰人全攻全守的基础上,发展了全新的“总体型攻势的战略思想”,再一次把世界冠军夺到了南美队手里。  相似文献   

4.
踢球入门     
这期接着介绍比赛阵型中的“四四二”和全攻全守及各个位置的职责。 1.“四四二”阵型 “四四二”阵型是在1966年世界杯赛中得到确认的。当时英国队教练拉姆塞因缺乏世界级的优秀边锋,便拉回一个边锋组成“四四二”阵型。 这一阵型的进攻特点之一,是中场和后卫队员频繁套边活动,以构成对方门前险情;另一常见进攻打法,是两内锋拉边制造宽度,中场两内前卫插入禁区得分;第三个常见进攻方式是利用两前锋速度快技术好的特点,在抢断球后迅速长传发动快速反击。 在防守上。该阵型主要强调队员回位和密集防守下的组织与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5.
在不久以前的年代里,传统的检验足球比赛优胜者的方法就是要看中场。哪个队控制了中场,哪个队就将在比赛中获得胜利,控制了中场,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比赛的主动权,这是无可争议的。五十年代控制中场的可靠布局是“3—2—5”,(“WM”式)。[原文误为“2—3—5”——译者注]这种阵型的排列是由三个后卫负责防守,在中场则由两名前卫和两名拖后内锋形成一个“魔术般的盒式区域”。图一表明,“盒式区域”是防守和进攻的枢纽。最优秀的运动员应安排在“盒式区域”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各国对足球战术都不断地进行研究,特别是对比赛阵型的选用很重视。从“WM”阵型起,经过了几十年,到1982年世界杯赛时,4—4—2阵型得到了广泛重视,连世界上最优秀的足球队巴西与法国队也都采用了这种比赛阵型。在我国,1984年足协杯冠军队——辽宁队就经常采用4—4—2阵型获得了1985年亚洲青年杯赛的冠军。  相似文献   

7.
小型5人制足球的战术打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型5人制足球是国际上最普及的小型足球运动,每四年一届由国际足联主办的室内5人制足球世界杯赛,是影响较大的正式国际比赛。我国80年代开始开展5人制竞赛,从1988年开始在甲级队之间开展比赛,有些省市常年举办青少年5人制比赛。5人制足球多采用"2-2"比赛阵型,即两个后卫队员,两个前锋队员,另设一守门员,5人制足球有明确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以前的足球战术阵型尽管有变化,但是1930年英国人契甫曼首创的“WM”式始终是各国足球比赛时的基本阵型。1953年末,匈牙利足球队访问英国,在著名的伦敦温布莱球场以6∶3凌厉攻势,眼花缭乱的传切跑位大胜英国队后,足球战术阵型的布局及其打法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随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和战术水平的提高,足球阵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个变化为:“前锋越来越少,前卫多于前锋,甚至后卫。”1986年第十三届世界杯中,“全攻全守”型的“前锋少于前卫、后卫”阵式,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二十四个队,  相似文献   

10.
柴新 《体育世界》2009,(11):47-48
对足球比赛阵型的研究,始终是足球研究领域中的重点。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比赛阵型进行剖析,让我们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比赛阵型的具体内容与基本原则,阵型的共性与个性,从而进一步揭示比赛中阵型的奥秘。  相似文献   

11.
翼类英雄     
和其他运动一样,足球也经历过诞生初期的混沌和无序,最早时球场上有八名到九名前锋,只有一两名后卫,呈现出明显的重攻轻守,球员谈不上有明确的位置。1925年越位规则改变后,足球逐渐变得更有组织,对防守投入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具体的位置划分慢慢出现,边锋这一角色应运而生了。从1925年开始在阿森纳执教的查普曼可能是在现代足球中使用边路进攻的第一人。边锋在查普曼开创的WM阵型中扮演重要角色,队中的(?)姆和(?)斯(?)在路非常活跃,给对手制造了大量威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6届世界杯足球赛32只球队64场比赛阵型进行观察和统计,探讨当今世界足球强队比赛阵型特点,完善和发展对现代足球战术的认识,为足球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回顾足球运动的发展,若以我国的“蹴鞠”为世界足球运动鼻祖的话,那么足球运动水平近百年来才有了较大的突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英国的“WM”式阵型,五十年代匈牙利的“四前锋”制和巴西的“四二四”阵型,都曾积极地推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然而真正使足球运动发生深刻变化的是七十年代初以荷兰、西德为代表的“全面型”足球打法。这种打法使队员摆脱了阵型和位置的束缚,因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运动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一扫昔日足球运动中那些影响足球水平发展的刻板、保守的成分,使足球运动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为这项运动的发展开拓了广阔而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足球阵型是比赛力量的分配和部署的基本形式,是攻防战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份。足球运动自统一规则到成为国际体育的一个主要项目,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足球阵型的演变反映出在此过程中,足球规则的变化以及身体和技  相似文献   

15.
没有多少年之前,在足球比赛中,人们还是靠用传统的方法,控制中场来赢得比赛胜利。格言是:“控制了中场,就能控制比赛,控制了比赛,就能赢得比赛。” 那是在2—3—5阵型(即两个后卫,三个前卫,五个前锋)被普遍使用,具有稳定地位的年代。这种阵型有一块方盒形——一块有“魔力的正  相似文献   

16.
以2012年室内五人制足球世界杯决赛圈16强的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比赛阵型的特点、进球得分手段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训练建议。  相似文献   

17.
足球4-4-2阵型是目前被采用最多的比赛阵型.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赋予了4-4-2阵型更多更新的内涵.通过足球比赛三个重要时刻的分析,提出该阵型同一位置不同时刻的战术要求和变化,从而释放4-4-2阵型的最大功效.  相似文献   

18.
小型3人制足球是国际上流行的一项运动,非常利于在少儿中开展和普及。比赛中三名队员一般呈"1-2"的三角形阵型,即一个队员居后,两个队员在前,不设守门员,队员处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位置职责,有时可变阵为"2-1"阵型。3人制足球有  相似文献   

19.
<正>在五人制足球中,队员的位置角色讲究灵活,但每名队员在进攻中需掌握各位置上处理球和无球跑动的基本技术。3-1阵型采用三个后卫和一个前锋的站位方式。基于跑位的灵活性,可在前场中路、前场边路、中场边路接应同伴的传球,随时为后卫队员的前插创造条件;也可以迂回到防守人身后,在球门两侧区域伺机射门,还可在后卫队员前插时,转换成后卫防守队员。三个后卫在进攻中必须注意三点。其一,要随时把握住向前传球和向前跑动的  相似文献   

20.
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攻防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参加的13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巴塞罗那足球队的攻防特征.结果发现,巴塞罗那队在比赛中主要采用4 3-3阵型;全队讲求控制型的战术打法,以传控球为手段控制比赛节奏;巴塞罗那队在13场比赛中射门199次,射正124次,进球30个;进球方式以抢点射门和接球调整射门为主,进球区域多集中在罚球区中路和球门区的位置,进球主要由前锋运动员完成;防守时,采用混合盯人战术,前锋运动员在前场积极逼抢,前卫和后卫运动员协同防守并成功抢断;防守弱点是盯人不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