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习性与教学行为是生动复杂的双向建构关系.改造教学习性,使新课改理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需要促进教师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教学信念,需要在新、旧教学习性的碰撞中打破旧教学习性的抑制.在教学行为转变中推进教学习性的改造,需要发挥公开课、评优课的作用,从常态课的每一个细节做起,改革教育培训和教学管理方式,还需要在新、旧教学行为的碰撞中推进教学习性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公开课是就某一课的教学为同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或讨论剖析,共同研究、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教学行为.广义上讲,通常所说的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评优课等都属于公开课的范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教师们都在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的变化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这是十分可喜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想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公开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教改理念的风向标,是教学评优的竞技场,更是教师群体观摩教学技艺的窗口……它对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知从何时起,公开课演变成了“公开秀”,众多五花八门、精心设计的出彩“秀”,将锻炼教师、引领研究的公开课演变成了只能欣赏,无以滋养的“作秀课”,这种“作秀课”在公开教学实践中,突出表现为“四秀四忽视”。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黄亚非教师回答: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到学校听了不少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评优课,发现许多课堂教学手段现代时尚、学习方式繁杂多样、师生互动热闹非凡,却很难听到教师启迪心智、生动感人的精彩讲授.  相似文献   

5.
谨防过激教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是从事教学管理的 ,经常听一些校内教师的课 ,也有幸在省市教研会上听一些生物教师的评优课 ,发现不少教师的公开课、观摩课 ,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课 ,确实是下了功夫 ,想了点子 ,给生物课堂带来了活力 ;但却常有走向极端的倾向 ,结果是过犹不及 ,甚至适得其反。有的教师过于追求趣味性 ,一堂课以故事趣闻开头 ,以故事趣闻结尾 ,一个接一个的故事趣闻讲下来 ,却不能据例论理 ,讲深讲透。学生虽不觉得枯燥乏味 ,却对课堂上究竟讲了什么莫名其妙 ,不知所云。这就过犹不及了。生物学教学是应做到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 ,但…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推行以后,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喊要进行新课改教学,领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改理念,一时间关于新课改的观摩课、评优课、研讨课、创新课等公开课铺天盖地,好像一时间,大家都领悟了新课改的理念,并能准确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其实不然,这种公开课有好多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创新精神,但也有不少是形式上的所谓"创新",表面看来热热闹闹,实则堆砌浮华,背离新课改的实质。一、教学要摒弃设计模式单一的缺点,使教学设计能够充分体现教材内容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对于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是有积极影响的。但是,我们也发现,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也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教学效果。1 重视课件的制作,忽视应用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各级物理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师日益增多,规格越高的赛课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越多,课件制作也越精美。但计算机的运用对多数教师  相似文献   

8.
米采葑 《河北教育》2005,(17):36-36
在新课程改革中,听了不少评优课和公开课,很多教师为成功地上好一节课,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精心的设计,但因其呆板的表情、平谈的语调、单调的动作而大煞风景。其实,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师情感的表现,情感教学正是新课程所要追求的目标之一。音乐课是一门情感极强的学科,进行美的情感教育,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据报载,前不久,某市教育部门组织课程专家到实验区听课,了解新课程实施情况,一位在当地有名的教学能手、评优课屡屡获奖的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博得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2010,(9):F0002-F0002
七宝中学数学组是一支讲奉献、比贡献、合作竞争、奋发向上的优秀集体。全组共有28名教师,其中特级教师垢,高级教师21名。教师中有不少学术造诣精深的专家型教师,他们著书立说,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艺术传授给中青年教师,形成了很好的传统,致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许多年青教师在市公开课上频频亮相,获市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教学环境中课堂板书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书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好的板书能使教师保持清晰的教学思路,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启发作用。所以,板书有时被人们喻为微型教案,启发思维的“催化剂”。但笔者在一些公开课和评优课中发现,有的教师完全忽视黑板板书  相似文献   

12.
教师花园     
《科学课》2014,(5):F0002-F0002
黎元精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第一小学教师,长期担任科学教学工作,在评优课、公开课及观摩课中多次荣获一等奖,数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奖;多次指导青年科学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评比及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都获得省级奖项。曾获得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授予的“小学科学优秀教师”、儋州市“百名精英教师”、海南省小学科学省级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3.
语文公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相互交流、切磋、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平台,它包括评优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督导课、调研课等多种形式。它对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新课程理念下种类繁多、五花八门的公开课中存在着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大大削弱公开课的作用,严重背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无法提高学生的语  相似文献   

14.
公开课是中国特有的教学现象,由公开课一词衍生出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评优课、交流课等,还派生出优秀课、优质课、精品课、经典课等带有诸多评价色彩的褒义词语。在公开研讨的话语里,赞扬之词颇多的公开课几乎都被称作为优秀课、优质课,而被赞为精品课、经典课的言语,则较少听到。精品课不可及,经典课不可攀吗?精品课是一部令人回味不已的优秀教学作品。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两节拿得出手的得意教学作品,实在是遗憾。就像作家写了一辈子的文字,总会有一两部自己最满意的著作。有的人教了一辈子的书,都没有一两节课能拿得出  相似文献   

15.
<正>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已在江苏省全面展开,广大教师正努力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使生物课堂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教学互动与以前相比,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互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达标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判定一堂课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笔者认真反思了近几年听过的课(有评优课、展示课、比赛课、公开课、校内常态课等),感到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互动有了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学生为主体地位的实现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在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这些课堂教学环节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经验,对于教师传统思想的转变能给予参考和经验的获得。在进行这些课堂教学环节设置时,教师详细、认真地设置了各个环节,流畅的教学语言、合理的时间分配、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都能体现出这些课是一些比较成功的教学活动。为了追求在"公开课"中的完美,使课堂教  相似文献   

17.
初中数学公开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开课是就某一课的教学为同行提供一个教学案例 ,供大家学习借鉴或讨论剖析 ,共同研究、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教学行为 .广义上讲 ,通常所说的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评优课等都属于公开课的范畴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 ,教师们都在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 ,这些教学行为的变化在公开课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这是十分可喜的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 .笔者想就自己的体会谈几点看法 .1 关于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学大纲》[1] (以下简称《大纲》)对数学课堂教学有明确的目…  相似文献   

18.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应避免的误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 ,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可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在制作和运用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陷入一些误区 ,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负面影响。一、形式化目前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 ,即认为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评优课、教改研究课等各种名目的课堂教学评比非有课件不可 ,也有教师为了突出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根本不顾及教学的目的、内容、对象和效果 ,抛弃黑板、粉笔 ,刻意追求新奇特 ,使得课堂教学成为时尚的展示…  相似文献   

19.
黄耀淦 《教书育人》2007,(10):40-41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引发了,一场语文教师思想的革命,使语文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在这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打着“课改”的旗帜,把语文不当语文,把语文课上成了学科“综合”课,多媒体展示课等等。特别是在各种场合的公开课、评优课中更是大有“星火燎原”之趋势。  相似文献   

20.
笔者最近观摩了一些常态课、公开课、研讨课、评优课等等,老师们备课充分,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目标达成顺利。但回味起来总觉得不那么舒服,似乎有所缺失。认真反思,究其原因,就是有的课或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