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胡权权 《知识窗》2014,(4):34-35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应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能使学生终身受益。本文从培养学生认真写字、喜欢读书、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和勤奋写作这五个方面出发,简要探讨了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保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奠定学生将来的数学学习基础。因此,本文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学生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一个良好行为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儿童的身心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创设情境,培养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加强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低年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沈淑云 《知识窗》2012,(7X):64-64
<正>"教育是什么?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叶圣陶先生对教育言简意赅的总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新课程标准也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点。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有计划地学习学生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学习计划,并且有按计划学习的习惯。计划可以调  相似文献   

7.
曹秀丽 《科教文汇》2012,(18):99-100
小学生的习惯正处在一个形成的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8.
葛普荣  陈永辉 《知识窗》2014,(10):72-72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善"教",还要善"导"。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了如何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小学是人生学习知识的开端,也是整个教育体系最重要的培养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是在小学阶段培养出来的。若想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有很多方法,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从培养学生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小学生建立目标等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评价是学生养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动力。有效的评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高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教学阶段的重点科目和困难科目,为了提高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方面的效果,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究,以期为高中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杨丽 《知识窗》2014,(12):65-65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符合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重视学生写字的姿势和坐姿、培养小学生的专注力、日常学习习惯、小组合作等方面提出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英语学习习惯的关键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听课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习惯的培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学习能力,有了良好的习惯,那么数学学习也会变得事半功倍。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本文就高中生学习数学习惯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根本。教育学生,不只是要教他们知识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还要努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高效学习的保证。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很多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发言习惯。提问时,有些学生不敢回答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经常答非所问。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堂发言习惯非常重要,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效。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发言习惯的途径,也成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预习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关键,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是重中之重。培养良好预习习惯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是语文课堂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让预习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闫桂荣 《金秋科苑》2009,(24):194-194
未来需要创新性人才,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性学习习惯。2006年初,我主持研究了教育部课题《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个人子课题《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性学习习惯的研究》,经过两年的实践与探索,在生物教学中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创新性学习习惯,其中收获了点滴做法,现把具体做法总结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剩下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剩下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习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校以教育理念的提高为前提,以从我做起为基石,以课堂教学为关键,以家校配合为保障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20.
马瑞根 《大众科技》2011,(8):213-213
培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用;培养学生听课、说话、读书、写作的习惯;培养学生预习、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要注意各种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