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刘江龙提交了一份《关于将“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案》。他表示,“雷锋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建议为“雷锋精神”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避免“雷锋精神”消亡。“雷锋精神”的说法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一度影响非常广泛。自从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之后,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在辽宁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支撑,梳理分析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认同与弘扬“雷锋精神”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以问题为导向,探索应对挑战的有效路径并得出结论:高校亟需梳理宣传“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确立新时代大学生认同与弘扬“雷锋精神”的价值取向;挖掘重现“雷锋精神”与特定地域的历史记忆,凝练新时代大学生认同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情感旨归;寻找发现“雷锋精神”与当下大学生共同的青春意志,构建新时代大学生认同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有力支撑;探索实施学雷锋活动生活化和自主化的形式,引领大学生主动认同、积极弘扬“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3.
春季开学后,我省高校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部署,大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共建和谐校园”活动。一是组织开展思想大讨论,解决“学与不学”的问题。雷锋一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也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壮举,然而赢得了亿万人民的敬仰,激励了几代人健康成长。学习雷锋活动几十年持续不断,说明人民群众推崇雷锋精神,发展的时代呼唤雷锋精神,党的伟大事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一面永远的旗帜,当代大学生很有必要学习雷锋精神。二是深入开展雷锋精神研究,解决“学什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建党精神是“源”,雷锋精神是“果”。新时代,在青年中弘扬雷锋精神必须要与伟大建党精神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之际,全国各界掀起了学习和研究雷锋精神的热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要学习以及怎样学习雷锋精神,其实质是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是搞市场经济,越是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当前要正确地弘扬和实践雷锋精神,尤其是其艰苦奋斗精神,并注意辨析对雷锋精神的某些误解。  相似文献   

6.
雷锋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其核心与灵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通过对“好人难当”的透视与思考,对雷锋精神内涵与实质的重新认识,对跨世纪的雷锋精神作了完整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中国德育》2012,(10):2-F0002
雷锋学校是雷锋同志的母校,是雷锋精神的发源地。学校创办于1951年,2004年成为“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新时期。学校确立了“弘扬雷锋精神,争创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9周年的纪念日.为了弘扬雷锋精神,本文围绕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脊梁的主题展开,力求研判雷锋精神的时代新内涵,探索雷锋精神的时代新价值,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新热潮,迎合时代对于雷锋精神的强烈呼唤情怀.  相似文献   

9.
博览     
正确认识和学习雷锋精神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雷锋精神,在宣传和学习雷锋精神的基本方面下功夫。那么雷锋精神基本方面是什么呢?杨白冰同志最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指出:一是要学习雷锋同志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二是要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三是学习雷锋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出发,回到雷锋精神产生的原初语境,揭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核和精神向度,阐明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是对雷锋精神的真正继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文件为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政策保障,且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一致、功能相近,为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可行性。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使命要求,是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价值指向,是促进新时代好青年培养的必然选择。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目标为导向,突出“一个关键”;以内容为抓手,做到“两个讲清楚”;以创新为引领,抓好“三个重点”;以效能为核心,实现“四个融合”。  相似文献   

12.
人类文化以符号和仪式为表征得以传承,雷锋精神历经60多年的发展,在中华大地上打下了坚实的道德和价值烙印,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中国特有的精神文化符号。新媒体时代文化符号意义彰显,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推进雷锋精神文化符号化转换,既是雷锋精神时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雷锋精神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基于文化符号的视角弘扬雷锋精神,要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推进雷锋精神符号化教育资源库建设,构建雷锋精神符号化数字平台,创新新时代雷锋精神教育实践方式,让雷锋精神在文化符号“建构-传播-再生产”中得到传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8月16日是个特殊日子——1962年的这一天,雷锋同志因公殉职。44年后的这一天,全国第二届雷锋学校大联盟“相约石家庄”夏令营暨“雷锋精神与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隆重开幕。“大联盟”凝聚了“雷字头”学校的师生和校长,以及执著追逐雷锋脚步的各界名人。其中,有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写了一辈子雷锋的作家陈广生、为雷锋拍照最多的记者李增、著名战士作家高玉宝……“大联盟”的盟旗上写着“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他们甘心做新时代的“雷锋传人”,情愿为传承雷锋精神努力奉献。  相似文献   

14.
荆州市东城街办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爱心行动”的“雷锋互助社”为载体,构建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从课外到课堂,从校内到校外,雷锋精神在建桥学子的亲身践行中一次次得到全新的诠释、拓展与升华。“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2014年3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图谱。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精神谱系视域下,审视雷锋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对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积极效能。在精神谱系视域下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把握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指向、“三重维度”和融入路径,推进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至今已整整60个年头,雷锋精神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多次就雷锋精神作出重要论述。多年来,雷锋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始终能够融入时代、引领时代。雷锋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产生和丰富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支撑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时代大学生主动学习并传承雷锋精神,以雷锋精神对照自身,不仅有助于自身成长成才,而且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雷锋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精神是广大青少年紧跟党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进的一面旗帜。1980年我校初建校时,就把雷锋精神定为校魂,并在校园里树立起一尊汉白玉雷锋雕像,以便激励师生踏着雷锋的足迹前进。十几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校连续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和文明单位标兵。坚定信念,用雷锋精神培养学生八十年代初,社会上流传着“八十年代各人顾各人”、“一切向钱看”、“雷锋精神过时了”等错误言论,校内也存在着一种重智轻德,重分数、重升学率、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面对这种现实,我们认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办学的根本问题,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  相似文献   

19.
《辽宁教育》2007,(4):F0003-F0003
奋进的38中学坚持用雷锋精神治校育人,遵守“追求雷锋足迹、践行雷锋誓言、弘扬雷锋精神”的校训,以“服务社会、服务学生、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20.
雷锋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它作为一种思想境界,激发人们的进取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是激励和促进个人、民族、国家进步的内在力量。笔者是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雷锋连”的创建者和成长见证人之一,本文试结合“雷锋精神与职场竞争力”的命题,与高教战线同仁交流一下“大学生雷锋连”的实践思考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