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识《中文自修》我还在神女峰下的巫山师范学校念书。那天,我去阅览室翻阅杂志,无意间发现了—本《中文自修》,捧读细阅,相见恨晚.从书中我第一次知道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从此我与《中文自修》结下了不解之缘。1988年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就参加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中文自修》成为我自学的良师。“自学辅导”专栏,宛如一个学识渊博、循循  相似文献   

2.
《外国中小学教育》编辑部同志:你们好!读了贵刊83年第1期后,感到非常高兴。对《编者前言》所闸明的观点,我由衷赞成,我要努力学习你们这种积极办报的精神和热爱祖国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我是师范学校的教师,读后并将《前言》和有关文章向我的学生推荐了。我相信,如果贵刊真正按《前言》的精神办,将来定能  相似文献   

3.
告别了2006年,迎来了2007年,《小学教学》也以她崭新的姿态呈现在我的面前。读完2007年第1期《小学教学》(语文版),我有两点突出的感觉:一是好文章更多了,二是校对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次我没有发现一处差错。我由衷地祝贺《小学教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画龙点睛",同样,在学习散文时也要掌握点睛之笔.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题旨.比如听老师讲解《荔枝蜜》,使我懂得了篇末结句是点题的神来之笔,因此以后每逢学习散文,我总是左思右想,分析比较,寻找"文眼".在冰心的《小桔灯》里,我找到了点睛之物--小桔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理解了点睛之语--颇不宁静;而在竣青的《秋色赋》里,则懂得了"不行春风,难得秋雨"这句谚语的点题作用.由此我觉得用老师教给的方法来指导学习同类  相似文献   

5.
通过《小学生数学报》我认识了糜加祥伯伯,通过糜伯伯我更加了解《小学生数学报》,《小学生数学报》和糜伯伯成了我人生历程中的两个重要环节。 说来有点奇怪,我真正接触《小学生数学报》是在我得到它举办的数学竞赛大奖之后。我是在浙江临海一所普通学校上的小学,学校条件很差,学生基本上没什么报纸看,也没什么课外参考书。小学五年级时,《小学生数学报》举办全国小学生数学竞赛,事先也不知情,在老师的要求下,我糊里糊涂地就参加了,后来当我得知自己得了全国级的一等奖时确实感到有些意外。这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要感谢《小学生数学报》,它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使我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完成  相似文献   

6.
淡淡的书香、浓浓的情谊、质朴的语言以及一腔真挚的热情,这就是《高中生》带给我的感动。记不清《高中生》告诉了我多少做人的道理,也不知《高中生》为我们的成长奉献了多少。它不似松柏,虽然长青,但太冷峻;它不似杨柳,虽然春风拂面,但稍显柔弱。我想《高中生》似一棵银杏树,它笔直高大,每一片扇形的树叶都是那么精美,它的果实还是名贵的中药。把众多的刊物放在一起,五颜六色,恰似一座大花园。细品《高中生》,它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色彩艳丽、香气逼人。于是我想到了康乃馨,只有它,才具有与《高中生》一样的朴素与宁静…  相似文献   

7.
每个教师都深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当务之急。究竟怎么提高?我的体会是边教边学,多讀书多总結。首先,从备課中提高。我觉得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实际有效的途徑。备課的过程,正是教师提高的过程。在备課中,只要认真钻研課文,认真查閱工具书,认真参考有关資料,每备一課,都会使自己增长不少新知識。日积月累,自己的知識就逐步丰富起来。以我备《殽之战》(高三課文)一課为例,钻研教材时,我重溫了《左傳》的有关篇目,如《晋公子重耳出亡》《烛之武退秦师》;参閱了《先秦散文选》《左傳故事选譯》的譯注;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1998,(9)
我是四川省边远贫困山乡的一位教师。几年来,订阅了不少有关语数的刊物,但一直没能得到一种关于指导农村小学自然教学的刊物。每到订书刊时间,总在邮局的订刊目录上苦苦寻求,但都无结果。今年四月的一天,校长递给我两本《小学自然教学》,我当时喜得要吼出来:“有自然刊物了!” 得到贵刊,如获至宝,丢下手中的活儿,从头到尾看了个遍,就连回家吃午饭也拖延了很长时间。看后感触很深:《每期论坛》为《自然》指明方向,《各抒己见》任大家交流,《教海珠玉》供同行借鉴,《读者·作者·编者》是沟通同行的  相似文献   

9.
我·书·童年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能一日不读!"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人生中没有了书的陪伴,那就好比迷途的旅者在丛林里找不到方向,漫无目的地行走。书是我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它不仅教给我许多知识,还带给我许多乐趣。如果世界上没有藤子·F·不二雄的《哆啦A梦》,没有斯文·诺德奎斯特的《派老头和捣乱猫的故事》,没有克里斯提昂·约里波瓦的《不一样的卡梅拉》,那这世界该是多么无趣。小时候我最喜爱的书是《派老头和捣乱猫的故事》,它以第三者的角度,诠释了派老头和捣乱猫菲菲的欢乐故事和生活点滴。其中优美的文字培养了我的写作能力,生动夸张的图画丰富了我的  相似文献   

10.
尊敬的《中学文科》编辑部各位老师: 你们好! 我是《中学文科》月刊的最忠实的读者。在当今复习资料泛滥之时,能够遇到《中学文科》这样的良师益友,在我们的面前犹如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我为此深感庆幸。 的确,贵刊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能很好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辨析能力。每当她到我手中,我都迫不急待的打开看,任墨香迎面袭来,自己沉浸其中,任意驰骋,让我受益匪浅……我与贵刊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只有拥有了你,我们高中文科生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而富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一二年级的时候,我便开始剪报了,其实,那时剪贴的不过是《宁波晚报》小记者周刊上的好文章。每每翻阅那本有点泛黄的剪贴本,都会勾起我很多美好的回忆。一年级时,王宁和沈凯力的诗作发表在晚报上,还有其他很多小朋友的文章也登在报纸上,我真是羡慕他们啊!直到二年级时,我的第一篇文章《我闹笑话了》也变成了铅字,我的剪贴本上才有了我自己的“大作”,课余剪报的兴致也越来越浓了。  相似文献   

12.
我·书·爸爸     
一“懒虫起床!懒虫起床!”刺耳的闹钟声打断了我和高老头的谈话,烦人!我伸出手关掉了它,然后把手伸向床头柜,去拿那本耗费了我昨晚大部分时间也未看完的书——《高老头》。咦?怎么不见了。我眯缝着眼睛,在地板上找了半天,连书的影子都没看见。我疑惑地抬起头,一眼便望见昨天还满满的书柜,现在却几乎成了空的。我惊诧得顿时睡意全无,一骨碌爬起来直奔书柜。Oh,myGod!《嘉丽妹妹》《莎士比亚全集》等许多文学名著全飞得无影无踪!莫非“孔乙己”来过了?咦?“孔乙己”还留下了笔墨:宇:你的小说,爸爸给你保存起来了,中考之后再还你。我买了中考…  相似文献   

13.
1.安妮宝贝写了一篇《七年》,郭敬明写了一篇《七天》,而且,很悲壮的样子。我要写《一瞬·一天·  相似文献   

14.
父亲·书·我     
当我提笔写下“父亲·书·我”这个题目时,酸甜苦辣尽上心头,悠悠往事历历在目。自打懂事起,我就特别崇拜父亲。那时候,我生活在一个知识匮乏的贫困山村,村里虽然出过几个大学生,可都耐不住山村的贫穷落后,远走高飞了。剩下的大多是“睁眼瞎”,目不识丁。因此,才小学毕业的父亲在村民们眼中便成了人才。更何况,父亲看过《红楼梦》,读过《水浒传》,还会在夏日纳凉、冬日烤火时,给大家说上几段《大唐传奇》、讲上几回《三国演义》。每次父亲说书,我都听得入迷。从父亲那儿,我知道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贤明勤…  相似文献   

15.
自从和《幼儿教育》结缘以后,我的工作和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说起来大家也许不相信,我和丈夫的结合,还得益于《幼儿教育》。80年代后期,他在广西当兵。按说一个“金戈铁马”,一个“呵护幼苗”,天各一方,工作性质不同,见面机会少,投机的话题自然就少,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我根据男友喜欢看书看报的特点,给他寄去了几期当时出版的《幼儿教育》杂志。寄这些与他风马牛不相及的杂志,目的是想让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帮了我的忙前些日子,我突然发现班里一个孩子说话时结结巴巴的,严重时,叫声“老师”都很困难。我纳闷,这孩子以前可不口吃。为此,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原来孩子是跟他的小表哥学的,孩子的家长也正为此事犯愁呢。于是,我和家长共同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当他口吃时,让他慢慢说,或者想好了以后再说,等等。可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口吃一点儿也没减轻,相反还有加重的迹象。我和家长都困惑了,这该怎么办?正在这时,《幼儿教育》2000年第四期到了。我像往常一样,习惯地先看目录,突然,眼前一亮,“家教诊所”中有一篇《孩子“口吃”怎么办》。我急忙翻过去看。专家说,对于  相似文献   

17.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集子里所写十篇“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文章中的第二篇。这是一篇专门回忆和纪念作者童年时的家中保姆——阿长的文章。在初一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狗·猫·鼠》《二十四孝图》《五猖会》(都收在《朝花夕拾》中 )等篇目里也多次提到了她。可见阿长给鲁迅的童年生活留下了多少难以磨灭的回忆 !《阿长与〈山海经〉》中真实而亲切地再现了童年鲁迅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对“我”拔草翻石头的告发 ;夏夜挤“我”睡席的“大”相 ;元旦早起为“我”塞福橘 ;平日里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告…  相似文献   

18.
《江西教育科研》与我打交道 10多年了。我既是她的忠实读者,又是其自由撰稿者。值兹《江西教育科研》发刊 100期之际,首先请容许我并代表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非智力因素研究所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 16年来,《江西教育科研》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很值得肯定与赞扬。其所以会如此,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刊物领导与全体同仁做到了如下几点: 一是办刊宗旨明确。根据我的印象,《江西教育科研》的办刊宗旨,一直是很规范的。这就是:坚持学术品位,服务教育实际,实…  相似文献   

19.
风彩·文章     
1992年我撰写了题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师范学校任班主任的一点体会》的论文,参加由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教育艺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教育艺术征文”。次年4月,我惊喜地收到由《教育艺术》杂志社寄来的获奖通知。然而,更让我惊喜的是...  相似文献   

20.
积累·开拓·创新安微\邵名尉《语文教学通讯》编辑部决定将我以“封面人物”的形式介绍给读者,并嘱我写篇该栏目的专题文章。接到通知,不禁欣喜万分,百感交集。《语文教学通讯》不仅是我的良师益友,而且是我事业奋斗的领路者。今年10月我就要退休了。原来就想对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