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高气爽,正是水库钓大鲫、钓翘嘴鲌的好时光。这里介绍两种抛钩垂钓方法,钓友们不妨一试。 一、组钩挂大鲫 钓具:3~5个爆炸钩(每个爆炸钩上由6只钩组成)、放线轮(或其它易收放线的器物)、小铃。 诱饵:将糠饼、菜饼、玉米粉、豆粉等饵料用文火炒香,加少许曲酒、白糖、酒米,用面粉和匀即可。  相似文献   

2.
黄旺意 《钓鱼》2008,(2):24-25
钓组的配置,一般主要是指竿、线、钩、标等钓组原件,在垂钓之时根据不同的鱼情,水情以及所钓鱼种而进行的合理搭配。休闲野钓时,有许多钓友往往疏忽了这些钓组原件的合理配置。例如:在选置钓竿时,喜欢选购硬钓,超硬调及手感轻的碳素钓竿垂钓各种鱼情的水城:配置钓线时只注重钓大鱼时用粗线大钩,钓小鱼时用细线小钩,不考虑钓竿调性、长度及承载的最大拉力,  相似文献   

3.
拉砣钓     
拉砣钓,是在海竿普遍应用之前在较宽阔水域施行远距离垂钓的有效方法。由于它既不用竿,也不用绕线轮,只用手拉钓线拽鱼走留鱼,故南方人称之为手钓。技流的组合:用一个长颈玻璃瓶(或竹筒、塑料管等)绕上50~100米0.30毫米的钓线,线前端挂一枚活上一根用两截竹篾缠接而成、顶端安铃、长约30厘米的竹签子,饵钩甩进水后,把约线卡进竹签上部接口的缝隙中再绕上一圈即可。鱼咬钩后牵动钓线,竹签随之晃动,铃即作响"报警"。约者伸手一拽钓钱,就可把鱼钛住。拉陆最大的优点是制/作简单、携带方便和可多副使用,因此,目前仍有不少人使…  相似文献   

4.
海洋 《钓鱼》2006,(23):14-15
造成断线的的主要原因钓线偏细。碰上大鱼咬钩,钓线太细承受不了鱼的强大冲击而被拉断。钓手在出门垂钓时,一定要先了解所钓水域里的鱼情,向塘主或周围的居住户了解鱼种及鱼的大小,根据鱼情选用相应规格的钓线,要明确钓什么鱼,用什么线,这点非常重要。不要只求灵敏,忽略实效。例如;钓鲫、鳊,可用稍细一点的钓线,而钓鲤、草、青、鲢鳙鱼则要使用线径较大一点的钓线,确保上鱼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吴延明 《钓鱼》2008,(15):21-22
凡从事手竿钓的钓线,在施钓操作中,不论是5~7星浮传统钓也好,用台钓标悬坠钓也好,也且不论钓点水深多少,用线长短,只要你投钩垂钓,并校好标位和可视的标垦(一般称为标示或标相),此时,以标示标目为界,垂于水面之下直至拴钩部位的钓线,就称为“水线”,正如我们平常所说的“水线多深”;而标示标目以上多余下的、便于钓竿操作的一部分水上钓线,  相似文献   

6.
刘定龙 《钓鱼》2011,(14):14-15
三、钓线的配用 每副钓具配什么号的钓线,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钩的抗拉强力 悬坠钓爱好者配用子线,通常是细线配小钩,子线强力一般低于钩的拉勺。它的合理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鱼情不佳、鱼吃饵意愿降低、链严入口不好时,细线能保证钓线的柔软性以方便钩子进嘴;细线配大钩时鱼乞的比较牢,不容易脱钩。  相似文献   

7.
夏夜,暑气尽收,凉风习习,鱼儿纷纷近岸觅食。如果这时候到水边垂钓,收获定会令人欣喜不已。我们这儿的钓友很喜欢在这个季节到河边下“暗钩”,一边纳凉聊天,一边享受钓乐。所谓“暗钩”,就是用粗铁丝制成一个能插在地上的铁扦,绑上一根2 ̄5米长的钓线,线的另一端固定好铅坠并拴上鱼钩,到河边将铁扦插牢后,夹上铃铛,把挂好饵的钩子往水中一扔,就可以静候鱼儿咬钩了。“暗钩”方法简便、易于携带,每次出钓下个20 ̄30副钩不成问题。但这种方法如果遇上大鱼,就会因其线短的原因断线跑鱼,而且遛鱼中钓线也很容易把手划伤。如何对付这种情况呢?其…  相似文献   

8.
一、渔线的主导作用。渔线在钓组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现垂钓的结果,除了鱼钩需要钩牢鱼唇外,全靠鱼竿和钓线与鱼周旋。一般来说,钓线的拉力大于鱼的抗争力时。上钩之鱼多被擒获;反之,必将  相似文献   

9.
钓友们到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去垂钓,经常遇到生长在水中的丝状藻类植物──水棉或深厚的淤泥。在此水域使用手竿钓底,钩饵往往被茂密的水棉隐没或陷入淤泥腐草之中,鱼儿难以发现钓饵,常常空手而归,垂钓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我有一法可解决此问题,将悬锤底钓略加改变,把底钩去掉,换成小坠,脑线加长。其具体办法是:取一根长30厘米钓线,一头绑钩,另一头穿一粒太空豆,线头挽一小结,防太空豆滑出。在太空豆上方用保险丝缠一能活动小坠,重量约是整个铅坠重量的三分之一。将线对折系在连接环上,带钩的脑线长8厘米,太空豆和…  相似文献   

10.
(三)装浮漂浮钓法 浮钓是钓取在水体的上层、中层和中下层栖息的鱼类的方法。 装浮漂浮钓,浮漂有两个作用:一是使饵钩入水后不沉到水底,垂悬于水中,二是显示鱼咬钩的信息。此钓法钩与坠可采用坠上钩或坠下钩的组合方法。 坠上钩的组合方法可用单钩或两至三只钩分别连接至坠子上方钓线上。浮漂用立式浮漂,其浮力要大于饵钩的重量。坠子的重量要  相似文献   

11.
刘定龙  彭玮 《垂钓》2001,(12):15-17
线和钩在垂钓中都属于“低值易耗品”,磨损得快,更换得多。一般地,钓线和配用适当的鱼钩相比,线的强度总是要显得弱一些,再加上平时使用与维护不当造成的“暗伤”,就会出现断线的情况。好多人甚至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这线明明有七八斤的拉力,怎么二三斤的鱼就把它拉断了?”  相似文献   

12.
手竿底钓     
底钓是将饵钩投于选定的钓点,使其落入水底,垂钓栖息于水体底层的鱼类。现介绍一下手竿底钓的方法。(1)带浮漂钓法: ①配长线钓法:在竿尖连接一根与竿等长或略长于竿的钓线,线的另一端连接饵钩,配置坠子和单体浮漂。垂钓前,先依钓点的水深调定浮漂的位置。饵钩沉落水底后,浮漂应呈直立状态,上端露出水面2厘米左右。下钩前,可在选定的钓点投撒诱饵,然后挥竿将钩、坠投甩于钓点。每次投甩时,要尽量使钩、坠较准确地落于选定的同一钓点,以便提高垂钓效果。投甩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单手或双手握竿,先慢慢向后悠竿,将钩、坠带到身后,随即适当用力向选定的钓点方面挥竿,借助竿的弹力,将钩、坠甩到钓点。另一种是右手握竿柄,柄端紧贴肘部、竿体略向下倾斜,竿尖指向钓点,左手捏住坠子上方的钓线,然后右手迅速扬竿,左手同时松开钓线,使钩、坠在扬竿的瞬间悠去。悠出后,右手随钩、坠的下落,同步将竿放平。  相似文献   

13.
我们使用台湾钓法钓鲫鱼的过程中,连结双钩的两根细胞线是很容易绞缠到一起的,这种现象对垂钓的操作和效果影响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的钓友就采用了各种办法,研制出分钩器,把一根金属丝变成倒丫字形,或者在绑有双钩的脑线中间穿上一小段细塑料管,再与主线连接,垂钓时就可以把两根脑线分开一定的距离,就像一条扁担挑着两只鱼钩一样,大家把它叫“扁担钩”。其实台钓是不用分构器的,“扁担钩”也没有多少人真正去采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台钓的钓组中,脑线与主线的连结,一般都要使用能够自由转动的连接环。不使用连接环时…  相似文献   

14.
放钩汉江水     
本人最初到汉江垂钓,因不得要领,故往往不获而返。后遇到一位有刀多年江钓经验的冯师傅,经他指点,按其方法,放钩汉江水,频频得鱼。现将冯师傅传授的方法及本人体会介绍如下,算是抛砖引玉吧。钓具:1.5米左右硬消海竿配直径15厘米的钓车(绕线轮也可以)。钓车的特点是可充分利用江水的冲击力,一只手随意收钱放线.操作方便.碰到大鱼绕线时不致于像线轮那样把钱缠伤、打扭。钓线:一般采用直径为0.刀~0.40毫米的线,线太粗鱼吃约后,传递到手上的手感灵敏度不高,钱太细不经磨,碰上大鱼拉不上来。钓约:这种钓法主要是钓江中的…  相似文献   

15.
秦犁 《钓鱼》2014,(14):9-11
抛竿古称钓车,车即轮—叉齿式手拨轮,京剧中武生手持绘有轮子的旗子出场,表示主人公乘车。现代钓鱼用抛竿、矶竿、筏竿,凡装有渔线轮,中鱼后靠收放钓线同鱼周旋的鱼竿统称轮竿。古人在江河湖泊钓鱼用车竿。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明·蒋嵩的《渔舟读书图》描画的船钓有两种,一种是手不离竿,"车"装在握竿位置前一尺左右;另一种是抛钩后竿支起并固定,竿梢微弯,水线、风线垂或绷直,车固定在钓竿前十分之三位置,余线紧贴钓竿而下……车竿配什么钓组,怎么操作现已失传。  相似文献   

16.
无竿钓草鱼     
在湖北省浠水县白洋河地区流行一种无竿钓草鱼的钓法,每年有大批当地钓手从水库内钓获大量的草鱼。垂钓时间:每年的6~10月水温高季节。钓具质或两泡端沫呈塑“料丫板”一形块状,的长绕约线1板00,米木1.0毫米粗的钓线,12号以上的大钩,一只棉手套或毛巾,无竿无漂无坠,每人可配1~2副钓具。钓点风,在故鄂钓东点南多地选区在夏水秋库东季节北岸多深西南约3~6米的水域,如尖岬处、深水湾的下风处等。无竿钓鲩的钓法只适用于水库、湖泊等大水面,在精养鱼池或鱼塘里垂钓效果不明显。诱饵和钓饵钓法,这诱是饵一种和专钓饵钓草均鱼为青的草,以当地陆…  相似文献   

17.
张忠江 《钓鱼》2011,(17):30-31
(二)海竿钓法:也叫抛竿钓法,海竿钓法主要有两种: 1.海竿远投垂钓法:选用3米以上的海竿,可配用齿槽或手拨轮、中型旋压式渔线轮或鼓形渔线轮;钓线用直径0.35-0.4毫米的优质尼龙线,线长100-120米:钩坠的组合与手竿钓法用的相同,只是坠子要重些,钩距为2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8.
串钩钓组     
李洪生 《钓鱼》2004,(10):35-35
串钩俗称葡萄钩,因形状而得名,它是抛竿或拉砣钓常用的钓组之一。多用于钓取栖息在各层水体中的各种鱼类,串钩通常为3—6只一组,子线长约5—12厘米,每钩之间的间距为10-20厘米,以两钩不搭挂为宜。每串以4钩最佳,换饵方便垂钓效果也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一、 手线妙。手线是垂钓中常见的一种钓 法,在黑夜中施钓收抛线、上鱼饵、取鱼等较为方便、快捷,抛线定位准确,辨别鲷鱼咬钩感觉明显,可及时掌握分辨鱼种。鲷鱼咬钩有三个特点:1.黑鲷咬钩较重,走线慢,传递到手中信息是沉、实感;2.白鲷咬钩凶狠,走动迅速快捷;3.黄鳍鲷咬钩较为慎重斯文,先是叼两下,然后含饵慢慢走动,如果此时摄线过紧,它会察觉到即脱口,所以黄鳍鲷较为习沿。所以说掌握鱼种信息手线较鱼竿“妙”。 二、无砣妙。无砣钓法在笔者多年垂钓中感觉最“妙”的一种钓法、适应于风浪小,水流缓的水域。它“妙”…  相似文献   

20.
回答林权光钓友关于“使用拉饵时如何避免子线打麻花(缠绕)和分钩不理想”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拉饵时,子线为何会打麻花(缠绕)”?我们在日常垂钓中是经常会碰到您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我根据自己的一些垂钓体会以及请教其他垂钓高手,他们的经验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钓组搭配存在缺陷:有不少钓手在组装悬坠钓组(特别是使用拉饵速钓小鲫鱼的钓组)时,不太重视与子线相连的“连接环”的选用,特别是一些钓友喜欢使用一些自制的、较长些的那种“铅皮座、子线扣一体化”的东西来连接子线。这样的连接环不同于渔具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