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姝姝 《教师》2011,(33):93-93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用运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年以来,我一直以此作为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一个标榜。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以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既可为该理论拓展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又有利于促进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可见小学社会课不仅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而且要完成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社会课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呢?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 电脑 网络”。因此,如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服务于社会课教学,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社会课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探索。  相似文献   

5.
吕鄂圻 《湖北教育》2001,(11):40-40
创造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对现实传统的超越,教师在社会课教学中应不断追求新颖和高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为教材、教参所束缚所奴役,而是敢破敢立,别出心裁,为我所用:教师才能以新以趣以情激活学生的心智,将社会课教学变为启迪学生智慧、发避孕药学生能力、调动学生兴趣的有效活动,为了体现教学的创造性和有效性,自己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了灵活运用教材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课。大纲规定:社会课教学内容包括社会生活、历史、地理以及法律等常识。社会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笔在小学社会课教学中进行一些探索,形成了立足基础性、渗透教育性、着眼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思路,使课堂教学渗透素质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计划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目前已在部分省市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中设置研究性学习,是实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社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贯彻执行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的突破口。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认识1.这是正确认识和改变传统社会课教学的需要长期以来,社会课教学对基础知识的传授是非常重视的,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反思传统社会课教学的弊病时,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从过去的过分注重知…  相似文献   

8.
如何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服务于社会课教学,构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有效地提高社会课的教学效率,值得我们社会课教师探索。  相似文献   

9.
社会课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它担负着知识、能力与思想等多方面的教育任务。如何将社会带入课堂.又如何帮学生走向社会?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打破课堂教学的模式,改变讲、读、说的传统教学程序,给社会课注入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在社会课上全身心动起来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社会课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涉及的知识很多,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是社会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