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中国》能有今天的声誉和影响,是同它一开始就很重视与广大读者的联系分不开的。早在创刊之初,编辑部就定下了“有信必复”的原则。通过和读者的信件往来,建立起广大读者对我刊的信任,促进了世界人民对我国的理解和同情。由于《今日中国》是一本内容广泛的综合性刊物,因而它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读者的阅读需求,教授、中小学教师、大中小学生、医生、护士、高级工程师、退休人员、商人、工人、农业技师、政府官员以及家庭妇女都是它的读者。他们在阅读了本刊后常来信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意见,提出建议。正是读者的来信加深了编者与读者的联系,不少读者成了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2.
“以意逆志”是由孟子首先提出的诠释学名词。从古至今,这一理念吸引了众多中外学者的目光。著名汉学家理雅各更是创造性地将这一理念运用于翻译实践中。近年来随着译者地位逐步回归,译界不乏对于“译者主体性”的探讨。笔者认为,“以意逆志”作用下译者思想意识的转变,以及翻译策略的自主选择,都是其译者主体性的体现,该文对此做进一步讨论。而译者发挥主体性多出于文化的考量。因此,笔者还探讨了此种创新性应用对于文化传播的启示,以期为新时代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发掘有益价值。  相似文献   

3.
朱穆之同志曾经这样慨括外宣针对性的含义:“我们需要外国读者了解的和外国读者想了解的。”前半句的内容我们心里非常清楚,后半句的情况就要复杂些,尤其对于画报的报道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目前,画报以15种文字印刷,读者分布在180个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都有差异,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和兴趣点也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种  相似文献   

4.
《庄子·天下》篇述庄子学行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庄子》他篇叙述庄子行迹所显示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原因多端。庄子在精神、人格上追求道通为一、至人无己、自然无为、虚己顺人,在践行叙事中却睥睨天下、傲视王侯,具有突出的自我意识和傲然个性。笔者从文献、生存论根源等各个维度对这种不一致性予以新的诠释:一是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理想本身即表明他具有非常突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二是这种理想若要影响社会,必须在践行中具有坚强独特个性;三是文献所述庄子思想与行迹均各自有自己的历程,需细致辨析才能适当把握。这提示读者必须整体、辩证、多维、过程、超越地解读《庄子》文本,才能准确地领悟庄子人格理想及其践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道社的通联工作从60年代初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现有两位同志专门做这项工作。建章立制,做好每封读者来信的处理工作中国报道社的通联工作的任务,就是为读者服务,沟通编辑部门与读者的联系,增进与读者的了解和友谊;为提高书刊质量和扩大书刊发行量服务;为发展国内外的世界语运动服务。国外世界语读者的来信涉及对我社书刊的反应、订刊购书、投稿(包括世界语运动信息)、  相似文献   

6.
“书名号”正名与“邮政编码”符号,虽然都是“符号”,但毕竟不是同一范畴的问题,放在一篇短文里探讨,就应分别来说。  相似文献   

7.
季羡林究竟是什么“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的新作《病榻杂记》。其中,季羡林提出: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季羡林写道:“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摘下来,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季羡林的这段话,说得何等的谦虚,何等的实事求是,何等的明白无误!此语一出,长期受媒体误导的读者,感到吃惊和困惑。他们问遭那么,季羡林究竟是研究什么学问的呢?他究竟是个什么“家”呢?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愚公”“精卫”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副作用于长敏《愚公移山》首出于《列子汤问篇》,这是一则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几乎所有的文学史或语文教材都要介绍它。关于这一故事千余年来正面评价很多,大多都赞扬老愚公的那种“人定胜天,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人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0.
《对外大传播》第11期部分读者反馈: 当日本读者看到《东京,“外交”和“外宣”在这里握 手》话题之后,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受日本日中友好会馆 村上立躬理事长的委托给《对外大传播》主编寄来了该学 会编著,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友谊铸春秋——为新中国 作出贡献的日本人》卷一和卷二。  相似文献   

11.
遵循“增进了解,促进友好”的宗旨,经过40多年的辛勤耕耘,专门对日本发行的刊物《人民中国》的发行量已从1953年创刊时的2000份发展到数万份,读者遍布日本列岛的47个都、道、府、县。北起北海道,南至冲绳岛,都有《人民中  相似文献   

12.
听老同志讲,“大人物专访”有些刊物也做过,但大都未能坚持下去。据说困难相当多。而我们的“大人物”专访系列居然坚持下来了,仅这两年我们采访的外国总统、副总统、总理就有10位,采访报道内容也受到读者好评。这事想起来就让人兴奋。  相似文献   

13.
高凯 《文化学刊》2009,(4):44-48
传统的社会本位德育在当代高校人才培养中出现了很多不合时宜的问题,逐渐被“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所取代。人本德育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特性、创新性等主体性作用,注重满足学生内心需要,关注与学生情感的交流。这其实是管理学的第三次革命“心本管理”的理念衍生。本文将“心本管理”引入人本德育的实施过程,提出了“心本德育”概念,并着重讨论“心本德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道》从它创刊的时候起,就十分重视与读者的联络和沟通工作。现已85岁高龄的葛一凡先生,在这里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这项工作。最初的通联工作主要是负责处理读者来信,并解答读者来信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别看只是收信、复信,效果却是明显的,这就是它在读者和杂志社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使编辑部可以及时地听到读者的声音,从而及时地纠正刊物中出现的错误,更好地安排和改进刊物的内容、版面及文字,尽可能地满足读者的要求,使刊物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期望。因此,我们从2006年第一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熙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读者是刊物生存的基础。如何贴近读者,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同时,并不完全等同于消费类刊物的是,《中国画报》肩负着国家对外宣传的责任,它的编辑方针要求我们“以文化、旅游为切入点,客观报道真实的中国”。怎样将外宣使命与读者需求两者更紧密地结合,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文化的渗透昭示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高速发展的电子产品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文本流通信息渠道。然而,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行业的淹没,更多是为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史,早在周代就有了关于“藏书”的说法。在21世纪的今天,时代的进步对图书馆的服务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将高效的科技手段和网络信息技术融入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去,打造新时代图书馆服务工作新趋势。该文从当下读者需求及服务现状入手,探究新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从1982年冬至1986年春,我和摄影记者鲁忠民一起,为采写“中国民俗探索”连载,走访了11个省的100多个乡镇,撰文30篇,20多万字。“民俗”连载文图并茂,生动有趣,受到日本读者的欢迎,为弘扬中国民俗文化起了积极作用。缘起与寻师1982年秋,中国美术馆举办陕北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出自村姑农妇和民间艺人之手的剪  相似文献   

19.
黄友义同志: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活动正在全面展开。谈到法西斯,必然要提到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和“纳粹党”。现向您推荐一篇文章,希望能让读者了解其正确译法,以避免再次出现歧义。此事还有个来历。2000年初,一位读者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说苏联、中国搞的“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制度,是从希特勒那里继承而来的。他说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其领导的纳粹党,全称是“国家社会主义党”。我读后,当即写信给有关领导同志,主张赶快消除此文的影响。我还说,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就把“纳粹主义”译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所捕捉的中国见闻,轻松诙谐,大不同于我们中国记者的视角,很多我们司空见惯的场面和行为,在外国记者的眼中陌生而新鲜,同样,作者也说到“对中国首都的大多数居民而言,去听作家演讲这种在德国司空见惯的晚间休闲活动还是新鲜事”。作者从公园里百姓练水写毛笔字,到唐诗宋词如何融入中国人的生活,再写到“最令人惊讶的是《红楼梦》”……他把中国人的文学生活理解为:“在中国,‘文学’没有被理解为阳春白雪或是有着特殊要求的东西,而是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被解码的符号形式融入到熟悉的生活环境当中”。文中甚至这样提到中国的评书艺术,“以激情洋溢的嗓音讲述的文学作品”。尽管此记者的文章中处处是我们熟悉的中国符号,但读来却让人兴趣盎然,不忍掩卷。由此看出,由记者的独特视角而写就的文章,无论对外国读者还是对中国读者而言,都具有鲜活性和可读性。以下刊登该文,以期于业界共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