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漫谈钓鲫鱼     
鲫鱼是钓鱼爱好者喜欢垂钓的一种对象鱼。近些年来,随着钓鱼活动的广泛开展,钓鱼竞技比赛也日益增多,鲫鱼又成为比赛中常见的对象鱼种。钓鲫高手不断涌现,钓鲫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鲫鱼属底层鱼,通常喜栖息在水草丛生的浅水河湾和湖泊沿岸。对各种环境有较强的适应力,深水、浅水、静水、流水、大水面、小水坑都能生活。鲫鱼不作长距离的洄游,性文静且胆小,喜欢合群。鲫鱼有人工饲  相似文献   

2.
鲫鱼与水温     
鲫鱼是淡水变温性鱼,栖息水域底层,体温随水域温度不同而变化。水温的高低,是直接影响鱼体新陈代谢强弱的重要因素。鲫鱼的活动、栖息、摄食、成长、繁殖诸方面,都与水温休戚相关。弄清这一问题,对选窝下钩具有实在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定龙 《钓鱼》2010,(17):22-23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快钓底 巧变化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颜恒 《钓鱼》2006,(3):44-45
通常我们把鱼经常在水中活动的深度称之为“泳层”。从一般规律上讲,常见钓的鲫鱼、鲤鱼和草鱼、鲢鳙等,都有相对固定的生活泳层,即鲫鲤属底层生活性鱼类,草鱼属中下层生活性鱼类,鲢鳙则属上层鱼类……但是,各种鱼的泳层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们不仅会随着季节水温的变化着泳层,而且还会在同一个季节的不同月份更换着泳层,甚至在同一天也因不同时辰(如清晨、上午、正午和午后傍晚等时段)的温度差异,出现向下或向上移动的情况,一旦遇到气象的突变,还会使钓鱼人难以捉摸到它所在的泳层,而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6.
先要了解鲫鱼觅食特点。据我在垂钓中体会和在浅、清水中的观察,鲫鱼觅食与其它鱼类不同。鲫鱼在水底层缓慢前进觅食,当它发现窝子诱饵时,不是急于奔窝子中央,而是先在窝子边缘周围觅食。待整个窝子诱饵被其它鱼吃得差不多时,鲫鱼才进到窝子中间在泥中觅食。如果作了窝子后,就在窝子中央垂钓,上鱼就不会理想。 根据鲫鱼觅食的特点,先钓边后钓中。即撒窝后,先在窝子边缘垂钓,甚至距窝子边缘3~4  相似文献   

7.
鲫鱼食性和外界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是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食性是确定饵料的根据,食性不同,饵料自然也就不同。因此,了解外界环境与鲫鱼食性的制约关系,对于研究饵料与鲫鱼适口性的对路问题有着实在意义。客观现实中,敦促鲫鱼食性发生变化的外界环境,多种多样,千差万异,表现极为复杂。不过,大体上可分人为与自然的两种类型。一、人为外界环境1养殖水域。从鱼的食性类型看,鲫鱼属杂食类,荤素均宜。但在人工养殖水域鲫鱼的食性,却不尽然。这里鲫鱼被作为饲养对象出现,加上水体内没有食肉类凶鱼的侵袭,致使其对周…  相似文献   

8.
巧钓罗非鱼     
许波 《垂钓》2014,(6):46-47
罗非鱼又称“福寿鱼”或“非洲鲫鱼”,它具有繁殖多、生长快、食性杂、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世界性的养殖鱼种。罗非鱼属鲈形目、丽鱼科,鱼体呈卵圆形,很像鲫鱼,但其体形稍侧扁,颜色比较深且有黑色花纹。罗非鱼的耐寒能力较差,因此只在我国的海南、广东、云南等地比较常见。最适宜罗非鱼生长的温度为25℃~35℃,如果水温低于13℃,罗非鱼就很难生存。  相似文献   

9.
浮钓鲫鱼     
鲫鱼是典型的底层鱼,这谁都知道,但有时你死搬教条就是不行。在特殊环境下,对鲫鱼只能浮钓。 一次,我偶然到了一个未开放的鱼塘,经与塘主再三交涉,终获垂钓许可。 这个塘方方正正的,大约1000平方米左右,水深5-10米。这天是晴天,28℃,正是垂钓好天气。我下好竿,打了窝子。可一连5个小时过去,已是下午2点多了,鱼漂竟从未动过一下。  相似文献   

10.
鲫鱼,是一种底栖、群居、杂食性小型鱼类,在我国淡水中都有它的踪迹,其抗寒能力强,全年可钓,也是众多钓友爱钓的一种鱼。但是,在大中型水库钓鲫鱼,就没有在池塘或养鱼池垂钓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早春和冬季,如钓点和水的深度选择不当是钓不到鱼的。笔者在20多年的钓鱼实践中,积累了一部分钓鲫鱼的体会,下面向钓友们介绍在大中型水库如何钓鲫鱼(主要介绍春钓,因各地的鲫鱼食性不同,饵料配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鲫鱼     
王长弓 《钓鱼》2012,(1):32-32
鲫鱼俗称土鲫、河鲫、江鲫等。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温水性底层杂食性鱼类,多生活于江、河、湖泊、池沼水草丛生的浅水区,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12.
李哲 《钓鱼》2014,(17):38-39
一、把握时间夏季钓鱼,特别讲究把握时间。时间不同,结果就大相径庭,尤其是天气晴朗的时候,由于温度高水温高,使鱼类的食性和习性发生了短暂的变化。如鲫鱼适宜的温度是15~28℃,超过这个温度,鲫鱼会感到不适应,食欲大打折扣;与鲫鱼有同样习性的鲤鱼亦是如此,温度一旦不在鱼的适应范围内,咬钩率自然就下降。所以,要把钓鱼时间控制在符合鱼的适应范围之内,这样钓效才会好。  相似文献   

13.
姚军 《钓鱼》2012,(5):46-47
都说鲫鱼好钓,可是在有些水域,鲫鱼却很难钓到。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的水域鱼的食性有所不同。此外,就是相同水域,鱼的习性也会不同,常有人钓鱼的水域,鱼难钓,是因为鱼已不太有安全感,会对常用的饵拒食。  相似文献   

14.
吴芜 《钓鱼》2009,(18):10-11
钓鱼比赛三种鱼情:小鲫鱼、大鲫鱼和混合鱼,加上抛竿钓混养就是淡水全能了。它依次考量钓手在掌握鱼讯、应变技巧、钓饵运用和鱼层判断上的能力,可是至今还没有一个钓手能全取4分,通才难做是因为各地的水情、鱼情不同,就是手竿三项都拿1分也找不出先例。  相似文献   

15.
邹思全 《钓鱼》2013,(13):20-21
钓鲫鱼,不管是野钓还是池钓,大多数是调高目钓低目,以悬坠钓灵为主,这是多数钓手的选择。尤其是在野钓中,多是生口鱼,虽然鱼的密度不大,但咬钩快、吃口猛,浮漂动作真实有力。钓这种生口鱼,多是调灵钓钝,就是笔者也不例外。但在一次垂钓中,笔者彻底改变了看法。在钓鲫鱼上,因鲫鱼的个体大小不同,鱼情不同,导致鱼口也不相同。表现在浮漂上,是各种动作都有,虚虚假假,真真实实,尤其是鲫鱼被钓猾的水域,有时看似真实的动作,提竿却不中鱼,看似很小而不真实的动作,却是大鲫鱼  相似文献   

16.
炎热的盛夏季节,垂钓鲫鱼,,比起春季、秋季难钓,尤其是城市中公园的池塘更为难钓,对于难钓的鱼,常将它归类于刁滑之鱼。造成鱼刁滑的原因,最主要是公园垂钓人多,鱼口味杂,鱼没有饥饿感;其次是气温、水温升高,超过了鲫鱼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环境,由于温度升高,池塘水体中的溶氧量稀薄,部分鲫鱼上浮到水面抢吸空气中的氧来保命;第三个原因,公园池塘的水质,一般属略带有酸性的肥水,肥水鱼盛夏垂钓更比较困难。盛夏公园滑鲫的主要表现特点是:钓、诱饵的质量再上乘,  相似文献   

17.
各种鱼类在水中生活层次都有一定规律,但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季节的转变,气候的异常以及水情变化等现象的出现,鱼类的游动、觅食和栖息的层次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例如鲫鱼本是底层鱼,但受气候、水质等因素的影响,觅食的习惯也随之而变。分析鲫鱼离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水底溶氧不足,鱼儿难以忍受,便会纷纷上游。既然鱼儿已经离底上浮,就不能按常规钓法去钓底,而是应该采取钓离底的方法,提高钓获量。钓离底大鲫鱼和钓中上层鱼类是有区别的,受气候环境影响的大鲫鱼,一般离底10~30厘米左右(警惕性较高的大鲫鱼不会上浮太高),在确定鱼已离…  相似文献   

18.
王砥平 《钓鱼》2011,(10):32-32
鲫鱼鲤鱼同属鲤科,外形相似,鲤鱼个头大点,且唇边有须两对,腹鳍和尾鳍带点红色。两鱼均系我国淡水鱼种,生活习性基本相似,均为杂食性底层鱼,适应性能强,耐寒耐碱耐低氧,分布广,在所有淡水水域均能生长,繁殖率强、成活率高,严寒酷暑照样可以钓取。  相似文献   

19.
秋钓滇池     
张东明 《钓鱼》2004,(19):31-31
滇池位于昆明南郊8公里处,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泊,周围水岸线200公里,归属呈贡县、晋宁县和西山区管辖。湖中最深水位8米,岸边和近岸处水深一般在4~2米,湖内主要鱼类有:鲫鱼、鲤鱼、草鱼、鲢鳙鱼、鮊鱼、鲶鱼等多种鱼种。最多的要属当地盛产的土著良种高背鲫鱼,一般的体重为05千克至1千克。云南四季如春,昆明地区每年秋季,平均每天气温22℃-24℃,水草茂盛,正是在滇池垂钓”黄金”季节。  相似文献   

20.
春天,当岭南气温在19—26℃时,许多小水库、湖泊、大山塘的白鲳鱼,纷纷游窜觅食,它们的活动能力和鲤鱼、鲫鱼差不多少。该鱼性情活跃,生长快,游窜抢吃十分凶猛。其垂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