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偶感     
张民德 《中国钓鱼》2005,(12):57-57
药鱼是垂钓者最深恶痛绝的,早在千年前的唐朝,诗人皮日休就指出了药鱼的危害,他在《(奉和鲁望)渔具十五泳》中有首《药鱼》,现抄如下,望观之共戒。  相似文献   

2.
易俊杰 《钓鱼》2004,(3):56-56
五代时,南塘中主李璟(公元916~961年),不善理政,却擅作词,喜钓鱼,但钓技平平,并不高明。  相似文献   

3.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 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 饵悬春晰蝎,钓坠小蟾蜍。 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余。 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裙。 这是唐朝才华横溢的诗人李贺所作的《钓鱼诗》。全篇熔炼词采,斟字酌韵,以新奇清丽的诗句,将他“南去楚,西适秦”期间的  相似文献   

4.
覃建谋 《钓鱼》2013,(6):20-21
我钓鱼虽然已经30多年了,但退休前并不知道《钓鱼》杂志。退休后,钓鱼的机会多了,就经常去渔具店。2001年有一天,我去渔具店,发现柜台上有一本报纸式的《钓鱼周刊》(8开),翻看内容相当不错,就借回来看。从此我才认识《钓鱼》,并开始订《钓鱼》。后来我从网上还知道全国共有钓鱼类杂志5家,就把其他4种同时订了一个季度回来看。经过对比,我认为《钓鱼》比较适合于本人阅读,就从中选优,开始坚持年年订《钓鱼》。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过去业余写作,主要是写诗和写民间文学。由于  相似文献   

5.
一现代,在广阔的水面钓大鱼,往往采用摇线机(或称“放线器”)。这在国外也比较普遍。在我国,至少在一千七百年前就有了类似现代摇线机的钓具——“钓车”,又称“钓轮”、“轮钓”。西晋诗人潘岳写的《西征赋》中有:“徒观其鼓枻回轮,漏钓投網,垂饵出入,挺义来往……”枻,轴也。轮,钓轮。(?),投也。这里讲,钓轮的轮子上缠绕着钓线,利用轮轴运转,使钓线可收可放。晚唐时诗人皮日休与陆龟蒙都很喜欢钓鱼,写了不少钓鱼诗。陆龟蒙的《渔具  相似文献   

6.
储光羲是唐朝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7年,卒于762年,山东兖州人。他是开元时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因在安禄山陷长安时任职,后受贬谪,放逐到岭南,直至去世。储光羲写了不少闲情逸趣的诗歌,五言古体《钓鱼湾》是他众多钓鱼诗中写得最好的,也是古诗中歌咏垂钓中较有韵味的一首。不妨先读一读原作:  相似文献   

7.
钓鱼本是一种休闲之乐,而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却多从钓鱼活动中品味出了很多新的意境。历代有关钓鱼的诗歌画卷中,抒情描景之作不胜枚举,清代禹之鼎的《江乡清晓图》就是其中之一。 禹之鼎,字上吉,又字尚基(稽),号慎斋,清代江都人。康熙二十年,为鸿胪寺序班,以画供奉入直畅春园。其  相似文献   

8.
王润来 《钓鱼》2013,(11):19-19
在一间12平方米的钓具店里,一位服务员闲时在柜台里看报纸,我无意中瞟了一眼,就叫她给我拿包太空豆,交完钱猛地想起报纸好像有”钓鱼”二字。这钓鱼人都有个通病,那就是看到“水”“鱼”总要多看两眼,更何况“钓鱼”二字,肯定跟自己有关。看完报纸,出了店门在回家的路上想,要每周去钓具店蹭《钓鱼》报看去,从此我就成了这家钓具店的常客,也就喜欢上《钓鱼周刊》。  相似文献   

9.
郅辽 《钓鱼》2012,(19):13-15
20多年了,以池钓为主要内容的钓鱼运动影响了中国的钓鱼技术。无论水库湖泊、河道池塘,凡手竿钓鱼都是围绕着鲫鱼展开,与传统意义上的钓鱼已不是一回事了。竞技钓鱼手竿两个项目:以重量计分钓混合鱼;以尾数计成绩钓对象鱼。然而受时间限制,不管钓混合鱼还是钓对象鱼都是“快”字当头,快诱、快刺、快提,即使慢也是迫不得已,于是有快鱼慢钓,有择鱼而钓。  相似文献   

10.
一望 《钓鱼》2003,(10)
本人编辑的“海上垂钓”是积极与国际钓鱼运动接轨项目,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钓鱼项目。海钓是我国钓鱼运动的弱项,应该大力提倡和宣传。欢迎南、北方钓友踊跃来稿和提供照片,请结合本地实际宣传丰富的鱼类资源、钓鱼方式方法、特殊钓技、钓鱼记录、体会心得、钓鱼的组织与发展、海钓比赛等。“钓坛走笔”是随笔式专页、以宣传钓技为主,一事一议,富有新意,每篇千字左右最好。“碧水钓痕”为自己参加一次比赛或一次游钓结出硕果体会最深的专页,最好写钓鱼名人或重大赛事的所见所闻所想,内容要新,富有指导意义,发人深思,而不是流水账。文字讲究…  相似文献   

11.
钓鱼诗三首     
田英民 《钓鱼》2012,(23):63-63
余酷爱钓鱼,常一人一竿或携友几人垂钓荒野,时悠然恬淡,心情豁朗,世俗杂事皆抛于脑后,每自感慨,常得小诗于怀。  相似文献   

12.
游钓海南     
我喜爱钓鱼,中风偏瘫后仍很喜欢。去年春节期间,妻子、儿子陪我去海南旅游,在大海里钓鱼,什么疾病和痛苦统统忘记了,心中只充满一个字“乐”。忙喊老伴快摄下来,留下这美妙的瞬间。  相似文献   

13.
一湖 《钓鱼》2003,(12)
《钓鱼专刊百期精选》是一本难得的钓鱼百科全书。它囊括了《钓鱼专刊》8年100期报纸的精华,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但又突出一个新字:新比赛、新钓技、新饵料、新纪录、新人物、新钓具、新钓场、新著作、新资料……它以宣传钓技为主,兼顾其他,力争全面拓宽钓鱼爱好者的眼界、提高知识水平和钓鱼技术。就以其第八部分《知识博览》来说,仅6篇文章,读后顿觉受益匪浅。首先,它对钓鱼的功能及全国主要的湖泊、水库、江河作了详细的介绍。“钓鱼六大功能”一文在众多写钓鱼的意义及作用文章中不算长,也算不上文字上多精彩,仅千字有余,然而它朴实真诚,…  相似文献   

14.
张兰舸 《钓鱼》2005,(9):32-32
不知哪位钓鱼高手最先发明和使用“8”字遛鱼法,不能理解的是有的钓鱼刊物也为其拍手叫好。其实这是一种误导,在实践中看根本不适用。  相似文献   

15.
钓鱼是一门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技术,要想获得好的钓绩,在钓鱼的整个过程中,从钓位到钓具,从钓饵到钓技,都必须努力在“活”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之晔 《钓鱼》2006,(4):70-71
春节放了7天假,与妻带了孩子在岳母家享了几天福,其间进了两次书店,买了5本钓鱼的书,价格不菲到还能承受,可是选到要读的章节却读不下去了。比如《钓鱼高手》(2004年8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洋洋洒洒27万字,读来读去不知道是哪些高手的技术,如果是作者自己的本事,称“高手”实在与我这个“低手”没有多少差距。另外一本书就谦虚多了—钓鱼”两个字。不过前面——“加了4个字:阿呆系列(FishingForDUMMIES),一个叫彼得·卡明斯基的美国人写的,是这个系列中的一册。有了这个“呆”字就容易理解了,笨蛋、傻瓜(可不要以为作者是弱智或是…  相似文献   

17.
钓鱼在中国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古代人怎样钓鱼一直让如今钓鱼人寻思飘渺,不得其踪。尽管古籍和诗辞歌赋中有不少的文字描述,但最直观、最了然的还得算保存至今的历代有关钓鱼的画作。其中,明代宫廷画家吴伟的《渔父图》就是一幅描绘钓鱼的专作。 吴伟,明代江夏(今湖北武昌县)人,字次翁,号鲁夫、小仙。成化年间曾为宫廷作画,善写山水、松泉之图,其中不乏渔钓之作。  相似文献   

18.
戏说大赵     
蔡孝良 《钓鱼》2006,(8):40-41
初识大赵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在胶州湾同州一次钓鱼中,我俩成了钓友。那时我们都刚三十出头,身体结实,壮得像头豹子,当时他已是当地颇有名气的钓鱼高手,我们志同道合兴趣相投,很快成了感情甚笃忘年之交的朋友。由于他淡水钓海钓都很在行,又爱交朋友,在周围的钓友中有很大的凝聚力,久而久之,自然地成了我们钓鱼圈里的“核心”人物,结伴外出钓鱼多半由他“指挥”。大赵钓鱼趣闻轶事很多,归纳起来是四个字:疯、钻、煽、热。一、“疯”大赵钓鱼非常投入,有时候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说他“疯”最有名的例子是“挑灯夜战云头崮”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田英民 《中国钓鱼》2012,(10):14-14
余酷爱钓鱼,常一人一竿或携友几人垂钓荒野,时悠然恬淡,心情豁朗,世俗杂事皆抛于脑后,每自感慨,常得小诗于怀。  相似文献   

20.
非玄 《钓鱼》2005,(4):54-54
生活在南京,钓鱼在南京,有幸最早看到江苏教育出版社新年出版的“跟我学钓鱼系列丛书”的第一部,《实用钓具手册》。一口气读完,闭目回味,觉得这部20多万字的中型书籍,有深度、有广度,总的印象是:全面新颖、科学实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