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李是个“中毒”很深的钓鱼迷,一听有鱼钓就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他经常和钓友们一起侃鱼经,语言幽默而风趣,很招大家喜欢。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爱吹,往往谎报鱼情:有一次,老龚因头天有事,未和老李、老王一起去钓鱼,第二天老龚一大早就去找老李、老王询问头天的战况,老李告之:“每人钓了七八斤,其中有条鲫鱼足足有一斤。”事后老王校正:“钓了七八斤没错,  相似文献   

2.
闻历 《中国钓鱼》2006,(4):44-44
今年赴美国田纳西州探望一位老同学。老同学知道我平时喜欢钓鱼,就投其所好了一回。这天他特地请了假,请我去甩甩竿。早餐后他带着我出门,坐上了他的私家车。出门后约5分钟时间,汽车停在了一家渔具小超市门前。他说:“首先得把钓鱼的准备工作做好。”他在该超市里选购了两尾用金属材料制作的袖珍鱼。我问他:“买这干嘛?”他笑着说:“这就是钓饵呗。”说完,他要我仔细看看,我睁大眼睛打量着并抖动着手掌里的这尾袖珍鱼,软软的身躯能自由地晃动,圆圆的小眼珠眨巴着,特别是浑身一片片的鱼鳞,不时地闪烁着光泽、散发出缕缕腥气。嘿,这不就是一尾鲜活的真鱼吗?老同学这时打趣道:“老兄,今天咱俩就靠这两尾假鱼去钓真鱼了。”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钓友老王对我说:“你听说了吗?老邱头在西郊老侯鱼塘钓鱼,别人半天钓半斤,一两斤,最多3斤,他却钓了十几斤,天天如此。他有什么秘密武器呀?为什么能钓这么多鱼?”  相似文献   

4.
我的钓友老吕,人称“钓鲫能手”,在盛夏午时别人都很难钓到鱼的时候,他却屡获丰收。 老吕有何“法术”?在下在此“泄密”。 渔谚说:“神仙难钓午时鱼。”因此又有了另一条渔谚:“夏秋钓早晚。”实际上,就是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中午的鱼照样能钓上  相似文献   

5.
居田 《钓鱼》2005,(11):47-47
三“于”文化 小于没有做和尚,经却念得最好,经文的开篇叫做”调四钓二,双钩悬坠”,据说来自我国台湾,方丈却是老于。老于没有敲木鱼,念的却是悬坠钓比赛经,缘何?老于是渔具店老板,他需要市场,只有”调四钓二”竞技台钓,才能让他卖好竿,好线,好钓箱。自然,那些香喷喷的东竣麝香钓鱼王南极虾粉再加老鬼,都是竞技台钓的“备战备荒为骗鱼”。有一回,三于斗嘴,大于戏小于.“你龟儿子鬼、鬼、鬼的很,  相似文献   

6.
袁维恩 《垂钓》2011,(4):66-69
“蛋砣岛”传奇 那是1997年的五一,我的一个朋友,就叫他老W吧,晚上打电话通知我:“明天早晨收拾好渔具,我6点钟去接你,给你小子点儿惊喜。”说完,也不等我问他去哪儿、钓什么鱼、带什么鱼饵就挂了。这倒真是符合他的性格。老W这个人很有些阅历,应该是改革开放后很早富裕起来的那批人,人生的大富大贵他都享受过,红火的日子过了两三年。  相似文献   

7.
关新铭 《中国钓鱼》2005,(10):58-58
绰号“大师”的杨金华,今年已是古稀,钓龄40余载,是:我单位尽人皆知的垂钓高手。平时他为人谦和,不显山不露水,但在钓鱼方面却经验丰富,每次出钓,几乎总比其他人收获多。所以,众钓友均尊称他为“大师”。  相似文献   

8.
去年11月22日,农历“小雪”的头一天,我们几位钓友在“小鱼儿”台钓俱乐部大侃渔经。“五斤大的,真的?”不知老黄在和谁通电话,从他的口气和神情看,好像是在说鱼。“什么鱼?”小李忍不住问道。老黄不理会他,放下电话后才清清喉咙,慢条斯理地开了口:“据朋友介绍,在离汕头市四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大鱼网”游戏的方法是:在场地上画一定范围做池塘,由三名学生做捕“鱼”人,其余人分散在池塘里做“鱼”。游戏开始,捕“鱼”人手拉手结成网捕“鱼”,被捕着的“鱼”,立即结在网上,参加捕“鱼”。直到剩最后三条“鱼”为止。这三条“鱼”就作为下次游戏的捕“鱼”人。 规则:1.“鱼”不能跑出池塘,否则算被捕着;2.“鱼网”不能脱开断开,如脱开须重新结好,否则捕着无效。 这个游戏在实际应用中,我发现它存在着几方面的不足: 1.有一定的危险性:游戏中三个捕“鱼”人手拉手,高速奔跑,由…  相似文献   

10.
路安  陈建晖 《垂钓》2007,7(10):43-43
水库没有名牌鱼 小程刚跟远近闻名的钓鱼迷老王学会钓鱼后,便购置了全套高档钓鱼用具和钓鱼服,兴冲;中约老王一起来到水库钓鱼。可是直到傍晚时分,他也没有钓上来一条鱼,而旁边的老王却钓了很多鱼。小程纳闷地问老王:“你用的是普通的钓鱼竿、普通的鱼食,都能钓上来那么多鱼,而我用的是名牌鱼竿、名牌鱼食,穿的是名牌钓鱼服,却为什么钓不上来鱼呢?”老王笑着回答说:“因为这个水库里没有名牌鱼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高涛 《中国钓鱼》2005,(5):58-58
我孩童时代在黄河边钓鱼、嬉戏,常遇一年近六旬的白胡子老汉,人们都叫他杨老十子。据说他在白崖漩、小河子、大峡常掂大鲇鱼,是远近闻名的钓鱼高手。就是偶然掂不上鱼,他也不在乎,只要听到鲇鱼捕食老鼠时发出的“咕咚一声”,就心满意足了。故青城一带钓鱼人有句名言:“杨老十子掂鱼,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钓鱼     
老海 《垂钓》2001,(9):70-70
“有水则有鱼,有水必钓鱼”,这似乎是海钓爱好者的一句名言。可是,不少老船员在新加坡锚地都没钓过鱼,初次下海那会儿,不少老钓迷也都告诉我,新加坡没鱼可钓。  相似文献   

13.
去年,“五一”长假,在鱼塘钓了两天的鱼,就已感到厌倦。地域狭小,钓鱼人又多,鱼塘水质浑浊且有异味,钓上的鱼都是放养的网箱鱼,全身黑黑地难看,鱼肉味道更差。还有5天的假期,太闲!正在家里百无聊赖之际,钓友老巴一个电话打来:“走,野钓去!”瞬时,钓瘾便复发了。  相似文献   

14.
罗泽 《中国钓鱼》2003,(3):57-57
说老卢是“钓痴”一点都不过分。虽说入道还不到4个月,可提起他钓鱼的劲头来,连附近许多老钓手都自愧弗如,都说:“老卢头,哎——钓痴!”  相似文献   

15.
梁慧敏 《乒乓世界》2006,(12):26-26
孔令辉跟我一样,不能说“老”字,你要是跟他说,“你老了”,他会说:“我不老,我才30”,也不能提退役,现在我们俩总拿这两点相互挤兑,一般人也不跟我们说这种敏感话期,男女队在一起练力量,我看他挺积极,身体训练挺卖力的,我也没觉得他老。  相似文献   

16.
苏栩 《钓鱼》2012,(16):26-27
小药古已有之,堪称国粹。《说苑》记载,姜太公三天三夜未钓到鱼。一老农告诉他,必“芳其饵”,于是他把饵做得香香的就钓上了鱼。  相似文献   

17.
朱振亚 《钓鱼》2005,(1):52-52
今夏,在南亚老挝采访,经同行的米珍珍小姐介绍,我们认识了她的伯父、支援老挝水产资源开发的中国专家组组长杨无平先生。杨先生为人爽直好客,见了我们如家人一般的亲热。一个周末的黄昏,他特地领我们去了湄公河畔巴色渔村的一家名叫“亚里巴水族馆”的酒楼,设鱼宴招待了我们一行。  相似文献   

18.
卫平 《钓鱼》2005,(18):44-44
野钓场所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大家都不上鱼,而有人却频频上鱼,钓绩遥遥领先。商城钓友称这种情形是“一入主演,大家看戏”。钓友蒋青是常常会领衔主演的角色之一,而且,每次中鱼得意时,他会发出一种喜悦的笑,这种夸张更加重了1人们心理的不平衡。数年前他当了鱼儿宝鱼饵公司的试钓员,而公司里有一款鱼饵叫必杀,当他在众人面前再次发出他富有特色的笑声时,就有人说:“跟他没比,人家是蒋必杀”。于是“蒋必杀”的绰号就不胫而走,在商城钓友中慢慢叫开了。  相似文献   

19.
有位钓友初学钓鱼,十次出钓九次空,但他每次都能找到没钓上鱼的借口。这天他又没钓到鱼,老婆见他又空手而归故意问:“鱼呢?”这位钓鱼新手一点也不感到窘迫,反而郑重其事地问:“今天农历几号?”“五月初五。”老婆茫然地回答,  相似文献   

20.
鱼鹰张斌     
邹卫平 《钓鱼》2005,(14):46-46
张斌30多岁,人瘦皮肤黑,眼睛贼亮,说话声音大略有点儿沙哑,衣着没有讲究,不像个城里人。然而张斌却是商城县钓鱼人中有名的鱼鹰。有人用一句俗语戏言他钓鱼是“贼不走空路”。这句话有三层意思,一是他钓鱼太在乎鱼,钓不到鱼不罢休。二是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办法钓到鱼。三是他能吃苦,“九天揽月五洋捉鳖”,只要能钓到鱼,什么地儿都能去,什么样的罪都能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