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鲢鳙的活动泳层属中上层鱼类,除隆冬初春外,一般都不潜底,总是在半水或水面游弋觅食。所以,尤其盛夏垂钓,只宜钓浮。钓浮其实分“上浮和下浮”两种,因“上浮”是指盛夏中午用锚钩锚浮头鲢,故不宜提倡,下面只说钓“下浮”。  相似文献   

2.
郅辽 《钓鱼》2012,(17):18-20
钓快鱼四种钓法——钓底、钓离底、钓行程、打浮,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交叉运用,谁也不会一种钓法钓到底,之所以如此与诱鱼有关。“台钓”前坠钩沉底钓底层鱼,与此配合诱鱼都是底诱。  相似文献   

3.
5月23日,著名钓手王永贵从南京驱车2小时,专程到无锡太湖垂钓乐园练习搓饵钓浮技术。是王永贵不会钓浮?非也。以搓饵底钓三获全国冠军的王永贵说:“在不正常气候和遭遇非常鱼情时,改用拉饵是对的,但中鱼率太低。第十八届全国钓赛拉饵高手输给搓饵新秀的现实告诉我:搓饵钓浮会上升为竞技钓鱼的主流技术。”据此,本刊特发表一组关于搓饵钓浮的文章,以期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严实 《钓鱼》2014,(1):24-25
浮标是“台钓”后才被钓鱼人接受的,之前用芦苇竿,鹅毛杆制作的没有标尾的立漂都是二力失衡——坠、钩、饵重量大于或小于浮漂的上浮力。坠、钩、饵沉底,“沉”大于“浮”,立漂躺着或斜立着主钓下层鱼;坠、钩、饵悬于半水,“沉”小于“浮”,立漂直立主钓上中层生活的草鱼、鳊鱼、鲐鱼。浮标出现后南于浮力集中在标身,不管一浮(标身)两沉(实芯标脚和实芯标尾)还是两浮(指标身和空芯标尾)一沉(标脚),都是无饵调4目,加饵钓2目。  相似文献   

5.
说到闷热天,众口一词是“鱼难钓”。许多人把这样的节假日戏称为“黑色星期天”,失望、惋惜之情尽在其中。夏秋季节,天闷热常使较大的区域形成一个低气压的大气候、大环境。但是,鱼难钓并不是完全不能钓。下面谈谈我对付闷热天的策略和方法,供钓友们参考。一、钓浮不钓底天气变闷,水中溶氧变少。当水底处的溶氧度低到一定程度时,底层鱼便会离底上浮,缺氧越严重,鱼上浮得越厉害。在缺氧不太严重时,鱼会滞留在某一水层中间,并且仍有一定的觅食欲望。所以此时不能钓底,而要钓浮,把钩饵下到有鱼滞留的水层中。钓浮就有个深度问题。…  相似文献   

6.
梅花窝     
张炎冰 《钓鱼》2010,(3):21-21
窝可以成点也可以成片、成条,还可以点面结合,这都是指底窝。如果钩离底、漂钓、钓一标深,则有浮窝、漂窝、底浮窝和把鱼装到“管子”里的立体窝。一个原则:诱什么鱼做什么窝。  相似文献   

7.
于中海 《钓鱼》2012,(20):32-32
我学习垂钓是从钓底学起的,而一次偶然的际遇,使我不得不钓浮。认真学习一番后,我被钓浮的魅力深深陶醉,逢钓即想钓浮。钓浮与钓底相比,别具一番乐趣,也是一位钓者必须具备的另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8.
提起海竿浮钓鲢鳙这个话题,可以说是门派各异,技法多多。正如电影“地道战”里的一句台词说的那样,“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儿”。本人在贵刊曾介绍过“倒挂金钟钓鲢鳙”和“一式两用的子母坠”,都是海竿定点钓浮的方法。今天再介绍一款钓法——海竿拴“副线”浮钓鲢鳙鱼。  相似文献   

9.
罗爱田 《钓鱼》2008,(10):44-45
池塘里一般虾子数量很多,十分丰富,比较好钓。无需价昂精制的“利器”,用“土法”即可“钓”取,而且每次所获不少,钓小半日常可搞半桶之多。本文将本地土法钓虾的方法,向钓友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0.
刘定龙 《钓鱼》2009,(6):22-23
二十七、从底钓到浮钧 2008年10月1日的“首届龙王恨·九头乌杯”上,4号混养塘一开始的鱼情是全场运动员无一例外地全部钓底、钓鲫鱼。  相似文献   

11.
吴芜 《钓鱼》2009,(22):16-17
十年前,记者在天津观看第五届“澎湖湾杯”全国钓鲫高手邀请赛时,发现参赛的3位河南钓手不管水深水浅,鱼多鱼少,自始至终坚持拉饵打浮。赛后采访了这3位钓手,把他们的技术特点概括为“钓一标深”。此后,拉饵“钓一标深”风靡全国,并迅速成为竞技钓鱼的主流技术。2002年,记者采访在无锡举行的“泛宇杯”钓鱼邀请赛,发现河南钓手在运用“钓一标深”技术上又有了新的发展——鱼口乱,  相似文献   

12.
钓底? 拉浮?     
提到无锡“锦园垂钓乐园”一号池,相信许多钓手都有这样的感受——“那里的鱼好玩,钓底可以,拉浮也不差,信号多多,就是逮不着”。面对上、中、下层都有鱼讯,也都能钓到鱼,是钓底好?还是拉浮好?也确实难为了钓鱼人。笔者在这次全国锦园杯邀请赛中,同样遇到了这个难题。根据比赛规则,我第二场钓1号池小鱼。比赛开始10分钟,由于上一场放鱼的缘故,鱼情较稳定,底钓效果不错,中鱼率也可以。20分钟过后,鱼情开始有了变化,感觉中层有鱼讯,多次饵不到底就有接钩现象,也能钓上几条,这时我决定拉浮。一阵忙活后,“感觉不错”。比赛结束,获鱼却只有81尾,…  相似文献   

13.
管察 《钓鱼》2009,(7):14-15
钓手对浮标的关注不仅是因为新奇,还因为它关联着钩的状态并受钓饵影响而变得扑朔迷离,破解不了而越想破解。可是不管竞技还是野钓,钓鱼人对巴尔杉的共同感受是个性太强,适合钓底的不能打浮,符合打浮要求的又缺乏稳定,不是过钝就是太贼.巴尔杉可以任意造型,偏重于强调个性,所以一年一个新花样,钓不上鱼就换支标然而从2007年秋开始,一度消沉的“孔雀翎”卷土重来了。先是“无极”推出脸谱系列,接着“圣人”不甘示弱,之后又有“千川”变脸、“鳞影”登台,  相似文献   

14.
宿聚生  陈艳春 《垂钓》2001,(6):18-19
钓草重在打窝,打窝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且来看四种钓草鱼打窝方法:一曰浮草窝;二曰沉底草窝;三曰常规诱饵窝;四曰海竿“觅钓”,无窝也。  相似文献   

15.
半水钓鲫     
用钓浮的方法来钓鲫鱼,可以说是“台钓”中一项相当重要的技术。它是这种以快速、灵敏为主要特点之钓法的突出体现。快,快到了极点,灵,也灵到了极点。由于半水钓法水线短,鱼饵接鱼层快,因而上鱼率比钓底高;这种钓法鱼饵完  相似文献   

16.
一、全能精微调钓法之解析全能钓法是从笔者所创的“精微调、超精微调。全天候精微调钓法”所研发,内有“钓术专业化”。“钓具科学化”、“钓饵精炼化”、“钓技艺术化”等四大系统。而以钓术专业化为主构含括①悬锤底钓术、②宇宙必钓术、③飘游必钓术、④零浮必钓术。⑤幽灵必钓术、③全能必钓术等六大方法。由静流的池、湖、库而至流水的江、川、小溪河流及海洋礁岩矶钓,皆能以同一原理与方法适用于各种对象鱼。因将固式方法创新为活性化,而取得在结构、组合、形状、功效等具有实用、新颖、科学、便利、简易、快速变术而不受限制的全…  相似文献   

17.
范宁 《钓鱼》2004,(17):34-35
鱼漂,各地称呼不同。古代称浮:现代称浮子、鱼漂、钓眼等。它是钓者根据其反应了解水下鱼情、水情的标志,故有的钓者将其称之为“钓鱼人的眼睛”。  相似文献   

18.
“台钓”是竞技钓鱼中不断发展完善,具有独特优势的钓鱼术。认真学习研究“台钓”,对发展、提高、创新钓技是极其有益的。 “台钓”中,双钩在水里落底,上下钩以及动态钩三种基本状态。下面分别谈谈具体使用情况。 一、双钩落底法 水中万物非浮即沉。当某种物质的质量在水中与其所受到的浮力相等时,这种物质可悬浮于水中某一深度。杂食性鱼类的主要食物大多沉在水底,也就是  相似文献   

19.
刘定龙 《钓鱼》2010,(17):22-23
“动钓鲫鱼静钓鲤”,快速底钓,主要是针对鲫鱼、武昌鱼等吃食快的鱼,常用在鱼的泳层不稳定的时候,主动把鱼控制在底层钓之。在可以钓浮、每小时尾数不超过60尾的场合,选择钓底也许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钓浮释疑     
河南钓友李新生问:在风浪中如何钓浮?钓浮要不要打窝子? 江西钓友王正江问:哪些情况可以钓浮?哪些鱼可用钓浮的方法钓取? 有关钓浮的问题,现将个人的见解写出来,与钓友磋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