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雨 《教师》2021,(9):119-120
教师能否有效支持幼儿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对观察和介入概念的解读、对“教师指导”和“游戏精神”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对介入时机和介入方式的把握。为真正实现教师作为幼儿游戏指导者的角色,文章认为首先要对幼儿游戏进行细致且有效的观察,其次在对幼儿行为和需要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谨慎地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对幼儿进行游戏指导,提高幼儿游戏水平。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角色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指导是提高教师指导角色游戏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依据观察分析采取适宜的干预方式是游戏指导的策略,是解决“游戏儿童”现象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情形中,教师介入角色游戏的频率过高,会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游戏活动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对不良倾向进行归纳,同时提出改进策略:以游戏者身份介入角色游戏,做一名合格的“旁观者”,充分尊重与满足幼儿的游戏意愿。  相似文献   

4.
不难推测,对建构活动情有独钟的康康在活动中获得了“满足”和“成功”,教师对他的行为给予了肯定和保护。但肯定和保护并不等于放任不管。很显然,康康在活动时多为“单兵作战”,对于身心各方面均处于发展之中的幼儿来说,这种状况对他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多有不利。因此,教师需要介入,以改变康康游戏选择过于单一的状况。教师必须掌握好介入的方式与时机,可以采用情绪感染、行为暗示、群体影响等方式来达到介入、干预的效果。教师以满腔热情关注幼儿的所有游戏行为,并有意识地表现出对幼儿合作游戏(如角色游戏)的浓厚兴趣,直至以游戏者…  相似文献   

5.
张老师提议设立厨师这个角色,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游戏对孩子的发展,但幼儿不感兴趣。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教师对孩子玩“水吧”的游戏缺乏认真、细致的观察,介入游戏的时机和方式不太恰当。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对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其中教师对幼儿游戏的适当介入能够促进游戏功能的发挥。浅析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重要性,阐述影响教师介入游戏的时机、频率、情境、效果等因素,提出平行式介入、垂直式介入和交叉式介入三种方式,旨在提高教师介入游戏的质量和有效性,以便更有利地发挥幼儿游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在游戏中孩子们是需要教师的,他们需要教师成为他们共同游戏的朋友、伙伴,或者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些他们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那么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以何种方式、方法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就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幼儿园,幼儿的游戏行为并非是完全自发的,与自然状态下的幼儿游戏相比,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游戏中教师的有效介入会极大提升游戏在幼儿成长中发挥的作用,有效地引导能够拓展幼儿进步发展的空间,在比较轻松的游戏氛围中突破自我固有水平。教师介入幼儿游戏并非随机行为,而是包含了教师对幼儿需要的判断、对幼儿成长空间可拓展性的界定等因素,教师介入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及策略。本文在肯定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境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进行分类分析,探求教师选择合适介入时机的重要性,并根据幼儿游戏、行为和思维特点对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究,力图更大限度发挥教师平衡游戏需要和教育目标的作用,促进幼儿游戏的价值升值。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14):165-166
游戏是幼儿能够接受的最自然、最主动的知识探索方式,户外体育混龄游戏是当下幼儿教育中不能忽视的幼儿课程组织形式。如何顺利组织幼儿完成混龄游戏且不损伤幼儿的自主游戏体验、不阻碍幼儿的个性释放,则是幼儿课程游戏化建设中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而通过观察探究我们发现,只有当我们不着痕迹地介入到幼儿混龄游戏活动中时,幼儿们对教师介入的排斥感才会化为乌有,教师介入行为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的概率才会越大。所以,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之时,我们应充分重视对体育混龄游戏介入方式的无痕化处理,以有心无痕的游戏介入方式,辅助锤炼意志品格,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袁青 《学前教育》2021,(7):12-14
前两期连续展示了浙江省“安吉游戏实践园”的在线教研现场,探讨了“有逼真的场景才是‘真游戏’吗”“规则游戏是‘真游戏’吗”的问题。本期,我们将探讨最后一个问题“教师介入的游戏还是‘真游戏’吗”。  相似文献   

11.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区域游戏中非常典型的创造性游戏,能为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教师作为游戏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适时、有效的介入有利于规避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误区,实现建构游戏的教育价值。但在实践中,存在介入指导时机不准、介入指导程度不当、介入指导方式欠佳等现实偏离。基于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通过提升专业能力,准确把握介入时机;明确角色定位,培养积极介入态度;观察游戏进展,选择适宜介入方法等有效介入建构游戏,创设支持幼儿游戏的环境,解读其游戏行为及提供指导,推动幼儿游戏的发展,提升教师的建构游戏指导素养,从而实现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2.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陈鹤琴的确,在游戏中,孩子可以不受限制,模仿各类人物,模拟各种事件,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可是,有很多教师认为指导游戏很难,玩具扔得乱七八糟;在活动室里你追我赶,多危险!所以为幼儿游戏而制订的规则特别多;而且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对该何时介入、如何介入等也常常感到很困惑,因把握不准而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拟就开展角色游戏中的一个案例———“烧烤店”游戏主题的生成与开展的观察记录及相应的分析介绍如下,与同行共享。时间…  相似文献   

13.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指导游戏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那么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以伺种方式、方法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就是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黄志琴 《广西教育》2023,(34):125-128
幼儿园区域游戏能够满足幼儿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发展需求。教师把握区域游戏的价值,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学习和发现的机会,使游戏空间、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内容、游戏规则适度“留白”,能创造区域游戏无限可能。同时,教师在游戏过程、游戏分享、游戏评价、游戏资源利用中适当“补白”,适时介入,有效指导,能激发区域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区域游戏中“留白”与“补白”的结合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要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还要主动地提出一些问题,促使幼儿积极参加游戏。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提示性问题。小班的幼儿对玩什么怎么玩,在游戏前没有明确的想法,在游戏中他们边玩边想,有时还会出现不知道玩什么的现象。如玩《娃娃家》游戏时,孙玲小朋友手里拿着小锅东张西望。我问她:“你在干什么?”她一个劲地“嗯”,嗯了半天也没说出个什么,我又问她:“你手里拿的小锅是干什么用的?”并随手拿起一条塑料小鱼在她面前  相似文献   

16.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幼儿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促进幼儿游戏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从而提高游戏质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那么教师如何介入幼儿游戏,以何种方式、方法介入,介入到什么程度,就是很值得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我认为:一、观察是适时介入游戏的前提实施教育,观察先行。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进行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并使其游戏得以延伸。只有通…  相似文献   

17.
刘桂梅 《福建教育》2023,(20):46-48
近年来,“儿童视角”的理念普遍为教师所接受,教师尝试基于“儿童视角”开展教育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教师对“儿童视角”的理念理解不够全面,或不敢介入幼儿的活动,或不知道如何对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进行指导,导致幼儿的深度学习难以发生。文章以中班建构游戏“航空母舰”为例,探讨游戏中教师为促进幼儿深度学习所采取的策略:引导幼儿在学习中运用参考资料;支持幼儿向同伴学习;组织学习活动助力幼儿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者从角色定位、介入时机、目标指向、介入方式、关注倾向性等方面对某幼儿园6名教师在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中的介入行为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教师在介入幼儿自主性结构游戏时存在角色定位多为控制者、介入时机把握不当、介入过度、介入效果不佳等问题.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幼儿教师的不恰当介入造成游戏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并且影响着良好师幼关系的形成,阻碍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导致了游戏的异化。幼儿游戏中教师的不当介入主要是教育观念存在偏差、没有正确把握游戏的本质、缺乏必要的游戏素养等方面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幼儿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转变角色;细致观察并正确解读幼儿游戏;把握适宜的介入时机,选择适当的介入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坐在桌前,我静静地回忆游戏带给了我什么。思考了许久,我发现自己并没有从游戏中受益什么。想到这儿,我不禁暗自庆幸起来:还好把游戏及早戒了。戒游戏的起因要从一个女生说起。彼时选修课认识了一位女生,有天晚上我们一起轧操场,她突然来了一句:“我看你上课经常打游戏呢,还挺认真的。”一个“经常”,一个“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