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其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是数学教育(教学)的手段,又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喜欢数学,在有情感地处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时,以境生情,以情生情,以情施教。  相似文献   

2.
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其实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是数学教育(教学)的手段,又是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因此,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真正喜欢数学,在有情感地处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时,以境生情,以情生情,以情施教。数学教育需要以情感伴随理性我国的教育目标经历了从学生掌握知识为主到培养学生能力为主再到现在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阶段。相应在课程上表现为工具理性到实践理性再到解放理性。但无论是全面发展还是自…  相似文献   

3.
方月梅 《教师》2014,(25):65-65
正笔者就近年来应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教学数学的尝试与反思,展示于同行,探讨并赐教。一、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⒈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情感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人对知识的需求只有在精神需要的体系中才能有效地形成,教学过程就是积极的情感体验。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所言:"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若说传统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在某一个"点"或"面"上,那么,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会将对学生的情感培  相似文献   

4.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组织、实施创新教育,不仅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更是时代赋予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那么,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应如何真正实施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一、积极调动学生热情,加强师生情感交流课堂教学是认知与情感相结合的过程,师生间融洽的情感交流是推进学生思考和创新的保证。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情感的感染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满足学生的自身需求,教师要以…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脱离情感的认知,也没有脱离认知的情感,学生的学习过程总是伴随着兴趣和情感。情感教学就是从激发学生的情感入手,以积极的情感为动力,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发展。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架设教改立交桥,采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努力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境。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家赞可夫曾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由学生实际入手,选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积极情感,调动学生活动热情,促进师生交流对话,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实现有效教学。一、情感教学,温暖心灵,点燃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在土壤里。"由新课标看,在小学阶段,教师既要传授  相似文献   

8.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创造出师生情感、欲望高度统一、融洽和步调一致的情绪氛围,从而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问题探究的热情和情绪,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赵福强 《考试周刊》2010,(27):73-73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变的高度有效。"因此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观,掌握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是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舞、唤醒与激励。”我认为数学教学尤其如此。数学老师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课堂上,教师若用爱学生的真挚感情去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犹如春雨润物,则可使学生“亲师信道”,还可使学生进发出创造的热情和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学习。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使教与学顺畅,知与情交融,情与理和谐。下面,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数学教学情感化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1.
非智力因素包括需要、兴趣、情感、意志、心态等,它们是促进智力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精神力量.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作用."我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也体会到,必须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动力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围绕"非智力因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这个课题,我校进行了为期3年的实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浅谈初中数学的数学美合肥市第四十中学黄士勇一位德国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数学是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  相似文献   

13.
一、策略之一——让学生感知数学美的存在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从中我深切地领会到数学教学过程不能一味地讲解、示范或自我解释.而应自觉地在学生从事数学活动时倾听、了解他们对数学的理解与感受.带着童心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模型的情境与机会。小学的口算教学历来是枯燥乏味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可见,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标准已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  相似文献   

15.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可见,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教学中采用情感教学法,合理地调节和充分利用情感,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是达成初中数学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对学生进行情感、信念的教育是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大大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一般要经历“兴趣——情趣——乐趣——志趣”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通过读懂学生学习心理需求,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从而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志趣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人文性注定了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因为无论是从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来看还是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过程来看,一切都跟情感息息相关,而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让我们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情感意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出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用自身积极的情感态度去感染学生,让情感之清泉在教学活动中常流不息!  相似文献   

19.
刘通洲 《教育艺术》2008,(11):65-65
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作为教育,应该从教材所含的艺术性、思想性、情感性出发,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用真实动人的语文教学去拨动学生情感之弦,陶冶学生的心灵。最近.我校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达标验收,一位教师选上的课文是《爱如荣莉》(苏教版小学第十册16课)。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就是最好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正>一、背景介绍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教师要善于激起和诱发青少年学生对道德现象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青少年学生善感的心灵,让青少年学生真正地感动,使学生"多情善感"。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该从生物学的特点出发,认真发挥教材中的情感道德教育的教育点,寻找知识教育与情感道德教育的结合点,在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中渗透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