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述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过程充满着父母的关爱。2.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具体的点滴行动,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落在实处。课前准备1.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剪辑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感人片断。2.让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过程充满着父母的关爱。2.唤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通过具体的点滴行动,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落在实处。课前准备1.准备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剪辑电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感人片断。2.让学生搜集父母关心自己的感人事例。  相似文献   

3.
适用年级3~4年级。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2.情感目标:热爱父母,关心父母。3.行为目标: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助父母干家务,虚心接受父母的正确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欢乐。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学会倾听父母的心声、学会说出自己的感受、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2.情感目标: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即愿意与父母沟通。3.问题解决目标: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会理解、感激父母。【活动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同理心达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态度情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激父母。知识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谢父母。教学过程一、点击生活——导入课题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相册和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就跟着一起唱吧!2.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屏幕上翻开一本亲子相册。学生跟着一起唱歌,营造温馨的亲情气氛。3.师:看完了,听完了,我们一起来谈谈感受吧!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4.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三(1)班同学家中肯定也有…  相似文献   

6.
适用年级:3-4年级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的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2.情感目标:热爱父母,关心父母;3.行为目标:做到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助父母干家务,虚心接受父母的正确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欢乐。  相似文献   

7.
邓玲 《湖北教育》2006,(10):24-27
《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11课。本课的教学任务可以从它的三维目标中加以认识:1.认知目标:感受父母生活的辛劳,明白自己有责任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2.睛感目标:体谅家长的难处,激起对父母的感激之情;3.行为目标:学会关心父母,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培养对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责任感。不同的执教者对同一教学内容的课前预设和策划往往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同案设计的横向比较,可以从中窥见许多只从单一设计中难以悟出的道理。下面,是三位老师设计的二个不同片断。  相似文献   

8.
教学内容人教版国标本四(上)第23课。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3.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情感。教学流程一、情境创设,渲染爱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我能做什么》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11课。本课的教学任务可以从它的三维目标中加以认识:1.认知目标:感受父母生活的辛劳,明白自己有责任为父母分担一些事情;2.情感目标:体谅家长的难处,激起对父母的感激之情;3.行为目标:学会关心父母,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20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过程与方法:图文对照,在合作探究中体会小熊和松树之间“友好——吵架——和好”的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相似文献   

11.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这首曾经传遍大街小巷的歌曲,让无数人潸然泪下,也昭示了一个浅显不过的道理:父爱、母爱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巨大。照理说,一个健全的家庭,只要父母俱全,孩子理所当然地不会缺少爱,但是,现在一种“托寄现象”却无情地打破我们的习惯性思维。从一个个典型的个案中,人们能够发现一些足以引人深思的东西。小米的故事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12岁的小米总是独自一人,走在校园里,没有目标,嘴里哼着一些连她自己都叫不出名字的歌曲。她又是两个月没有见到妈妈…  相似文献   

12.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快宝……”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世上不光妈妈好,老师更好。老师像园丁一样培育我们这美丽的花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爱的教育     
孟玉梅 《学周刊C版》2014,(7):213-213
有这样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首歌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孩子渴望得到妈妈的爱。是啊,哪一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哪一个孩子不希望得到幸福和爱呢?世上正是有爱.我们才有“大家”、更有我们的“小家”。可见.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  相似文献   

14.
爸爸的一天     
1.到父母工作的地方看一看,列出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记下自己了解的情况。2.和家人一起制作家庭小档案。从小我们就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长大后我也常常看到赞美妈妈的文章,难道我们的爸爸难道真的“世上只有妈妈好”?为什么和爸爸不亲密,为什么觉得他离得远?好啊,有疑问就有内容可写了!就不好吗?因为爸爸这两年奉命在湖南建立一个新厂,所以我跟爸爸在一起的时间变得更少了,自然跟爸爸的感情就不像跟妈妈那么亲密。而且总是觉得爸爸离自己很远,爸爸好像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工作,真难以理解。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专程去湖南…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 Enable the students to listen, say and read the ten numbers (one-ten)。 (2) Listen and do: Show me 1 and 2…… (3)Try to sing: 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相似文献   

16.
一、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使学生理解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对顶角的性质,并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能力领域:结合图形,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简单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思想教育:通过两条直线相交的不同情况,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对顶角的性质。难点是对顶角的证明思路和书写格式。三、教学过程1.前提测评:回答问题:(1)什么是角?(2)补角的概念是什么?(3)补角有什么性质?2.引入课题:取出自制模型,两根木条a、b,用钉子将它们钉在一起,并且能随意张开,这样…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 1.基础性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写好本课要求的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 (3)能借助图画感知儿歌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世上只有妈妈好”。是妈妈都好,可是我认为“好”的水平有区别。一类是初级妈妈,把我们生下来,就交给姥姥抚养,完事。一类是中级妈妈,管我们吃穿住行,又督促学习。还有一类是高级妈妈,不仅全面关心我们身心健康成长,还能有计划、有目标地帮  相似文献   

19.
一、预热 1.由聊“世上只有妈妈好”的话题,导人聊《我爸爸》。(板书) 2.介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著名插画家安东尼·布朗创作的《我爸爸》的封面、环衬,及封面上标明的出版社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贺敏 《甘肃教育》2004,(3):29-29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应遵从以下原则:1.目标的完整性。要全面地设置目标,从认知、情感和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来设计。2.目标的具体性。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有针对性,能落到实处。3.目标的可操作性。即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知道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和怎样学。4.目标的可测性。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要能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