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附录 延安出版的报刊和图书一览 延安的出版工作,首先是办好作为党的喉舌的党中央的机关报刊.同时出好马列著作、党的政策文件和领导人的著作.再则就是应时代要求,从联系革命实践的需要出发,出书出杂志,为民族民主斗争服务.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不可忽略的一支,是党的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民主主义文学出版的高峰.作为"个人智慧、抽象形式和集体结构"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文学会议、文学社团、专业院系和专业机构通过领导讲话、会议报告、创办报刊、编印书籍、引导创作、文学论争、文学教学和实践等方式组织起延安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学出版,促进了革命文学出版制度的形成,推动了文学出版的大众化、民族化和现代革命文学出版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主题出版"这个词是近些年才热起来的,但紧扣时代主题、把握时代脉搏来开展出版活动则历来就有.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出版史上,主题出版可圈可点,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我党延安时期的主题出版即是其中一例.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1936年党中央进驻延安,直到1947年3月撤离,取其概数习惯上称之为中国共产党的延安十年.这期间,延安成为了抗日根据地的出版中心,引领着其他敌后抗日根据地出版业的发展,与国统区我党领导的出版业相呼应.在延安时期,我党设立新闻出版主管机构,创建出版社、报刊社,重建印刷厂,筹办新华书店,完善编、印、发的出版布局,先后出版报刊20多种、书籍400多种,在服务抗战、教育人民、提升军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扩大了共产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从主题出版角度看延安时期的经验有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诞生及初期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940年底才创建口语广播电台的缘由 延安台在1940年底创建,是因为既很有必要,也有了可能. 1.我党迫切需要口语广播电台这一武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延安和其他根据地出版的报刊,受到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的层层封锁,很难发送到沦陷区和国统区,偶尔有少量的党报偷运过去.  相似文献   

5.
胡亮 《编辑之友》2023,(1):93-101
文艺出版是延安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类型主要包括文化艺术类书籍与报刊。作为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创构的新的文艺出版形态,其在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为贯彻落实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所提出的“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及“人民的文艺”等文艺发展的新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延安地区蓬勃开展的戏剧戏曲、秧歌剧、新歌剧创作热潮,事实上也为各类别的延安文艺出版提供了必需的客观基础及传播发行的可能。因此,从出版史料研究角度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出版的发展历程进行专门性的历史考察及学术整理,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范军 《出版科学》2011,19(3):93-98
从六个方面,即出版史的总体观照、发行史的专题开掘、报刊史的点面结合、图书业的散点透视、出版机构和人物的双重变奏、出版史料的搜集整理,全面梳理和总结近三十年来有关延安出版业(1936—1947)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陕西《延安报》记者杨捷新闻作品选集《献给延河》一书已由陕西旅游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杨捷同志多年来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各种新闻作品70余万字,为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写过不少重要内部参考报  相似文献   

8.
略论毛泽东延安时期的报刊思想周昭宜,傅德本中国革命的延安时期为党和人民留下了丰厚的思想遗产。毛泽东思想在这里形成和发展。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报刊思想也在这里得以成熟。本文拟对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新闻报刊思想及其形成过程作一番回顾...  相似文献   

9.
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作为革命文艺中心,出版了大量民间音乐出版物,其中最具代表性,学术成就最高,影响最广泛的,是1939年成立的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编辑出版的大批书籍、报刊.马可、安波、吕骥、张鲁等音乐家持续开展了民间音乐采集、研究工作,对口头传承的信天游、郿鄠、秦腔等解放区所在地的民歌、民乐、戏曲等进行广泛采录、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编辑出版大量民间音乐的相关出版物.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自成立后8年间,在民间音乐资料方面,出版10种民间音乐研究资料丛刊,还有编辑完成未出版的民歌集6部,这些都是延安音乐家的大量田野调查成果的汇聚,保存了大批鲜活的民间音乐资料.  相似文献   

10.
吴妍妍 《编辑之友》2015,(10):104-106
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延安印刷业经历了由起步到发展的阶段,印刷条件的相对改善为延安出版各类书刊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延安先后出版了百余种文艺书刊,延安印刷业从印刷技术、造纸技术及印刷单位等方面影响了这些文艺书刊的印刷质量、种数、份数与书刊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论述部分的《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的第一部分,《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中,提及范长江的两篇通讯。这两篇通讯发表在1942年9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本刊现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电文和范长江的两篇通讯刊登如下,以供读者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吴妍妍 《出版科学》2016,24(2):123-127
中国共产党自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这十年间,在延安先后创办了许多出版机构,出版了大量文艺图书。延安文艺图书的大量出版得益于延安的出版体制,同时,延安出版体制也影响了延安文艺图书出版的类型。  相似文献   

13.
于慈珂 《传媒》2005,(11):12-14
<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已由新闻出版总署第32号、第31号令颁布,将于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闻出版总署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机关转变职能要求的体现,是强化和完善报刊出版管理和加大报刊法制建设力度的结果.报刊出版管理是新闻出版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新闻出版总署对此一直十分重视,今年更是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加快了报刊出版法制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现存中国近现代报刊数量庞大,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应进一步加强报刊文献脱酸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提高报刊文献原生性保护的水平.同时,加强近现代报刊的影印出版、缩微复制、数字化加工,以及相关检索工具的编辑、出版,以提高近现代报刊文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报刊审读刊物是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开展行政管理、加强报刊监管的一个重要载体.报刊审读工作对于正确和及时引导舆论、把握导向,确保报刊出版单位认真遵守出版法规和宣传纪律,提高报刊整体出版质量,促进报刊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南石油报近几年注重对<河南报刊审读>的学习,善于用审读成果指导编采业务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报纸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刘虹 《出版科学》2015,23(1):103-105
抗战初期的延安出版业在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灵活地改进了出版技术,实现了印刷及其配套的造纸、油墨等的自主性生产.本文介绍的是中国共产党延安前期的出版技术革新活动.  相似文献   

17.
延安日报社社长、老新闻工作者师银笙经常深入到工厂、部队、农村采访,足迹遍布延安的山山水水。30多年来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200多万字,出版有《今日延安》、《谢子长将军传》、《山原的秋魂》等十余种著作,十多次荣获各种新闻奖,曾被授予1992年度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被载入《中国文艺家传集》、《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现系全国记协理事、陕西省记协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图为师银笙同志正在宜川县什里坪村采访。  相似文献   

18.
双月视点     
事件总署报刊出版管理两项规章正式实施2005年12月1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期刊出版管理规定》、《报纸出版管理规定》正式实施。明确界定了报刊和报刊出版单位的概念,完善了报刊出版许可制度;将科技类期刊归口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审批;增加对设立报刊出版单位审批的相关内容,使报刊创办和设立报刊出版单位的审批合为一体;明确规定报刊出版管理的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了报刊出版事后审读、报刊出版质量评估、报刊年度核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四项监管制度;首次明确指出,报刊可以转载、摘编互联网上的内容,但须核实,并在明显位置标明下载网址、日期…  相似文献   

19.
伟大的抗日战争成就了中国新闻界大团结的时代,孕育了大后方和抗日根据地新闻事业真正大发展的时代.抗日战争的8年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延安和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刊,仅解放区的报刊总数约计达到400种之多.这些报刊在抗战期间迅速成长壮大,为抗战胜利发挥着舆论喉舌的作用.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就是抗战时期山东地区战火中的一支神笔.  相似文献   

20.
随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完成,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也提上了日程,新闻出版总署提出要“引导和鼓励非时政类报刊出版企业加入大型报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①刊号属于稀缺资源,一个刊号就意味着一个资源平台.对各出版集团而言,当前图书板块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市场发展需要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伴随着各出版集团对报刊潜能释放的期待,市场上将带来新一轮的报刊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