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画多元发展的当代,立足传统、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仍是中国画前行的动力与出路.在追溯中国画传统中两大精髓--院体造型及文人笔墨的前提下,提出将院体造型与文人笔墨相结合,这既是绘画本体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艺术家实现人文关怀的需要,也是时代对中国画创作的呼唤.  相似文献   

2.
笔墨造型是中国画的精髓,它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有选择地融合东西方绘画语汇和传统与现代的笔墨观。形成了当代中国画写实和写意两大笔墨造型阵营,并在开放和借鉴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确把握中国画笔墨意象特征既可以认识中国画造型思维特征,也有助于中国画论概念程式的认识转换。笔墨是中国画的标志语言。笔墨意识的形成源于古典文人思想的时代观照——儒、道、释文化的意识基础。但其中映射着独特的“物”“我”逻辑——“借形写神”“得意忘形”。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西洋绘画以"光分明暗面"的造型技法,中国画的毛笔、宣纸等工具非常适合于笔墨的应用和发挥,是中国绘画造型技法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国画的造型着眼于形、结构和固有色等因素,并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来。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技法,成为中国画独特的造型手段。  相似文献   

6.
徐乐宇 《辅导员》2011,(22):71-71
相对于西洋绘画以"光分明暗面"的造型技法,中国画的毛笔、宣纸等工具非常适合于笔墨的应用和发挥,是中国绘画造型技法必不可少的工具。中国画的造型着眼于形、结构和固有色等因素,并通过笔墨的运用表现出来。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表现技法,成为中国画独特的造型手段。  相似文献   

7.
中国画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形式,笔墨功夫又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手段,因此,继承和发展传统的笔墨功夫是研习中国画的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笔墨是中国画的精髓。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观念在不断更新,中国画新的笔墨语言形式也在不断出现,一幅好的中国画应具有时代的笔墨语言,一切符合形神兼备和画面艺术追求的新技法,都赋予笔墨新的内,凝结着时代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中国画的笔墨传统 ,是近百年来中国美术讨论与实践的热点。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 ,无论是历史 ,还是现代 ,它都用自身的造型、写意、表趣等审美形态 ,在不同历史时期释放着自身特有的魅力。当下对它的讨论 ,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笔墨是中国画重要的造型手段,是中国画魅力特点之所在,也是中国美学范畴中的重要概念。中国画上的形象,大都以墨线为主体,所以笔墨技巧是衡量一幅中国画艺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我们认为,一幅好的中国画应该是:笔、墨、气息神情、风韵格趣四者俱全,以笔为骨骼,墨和色彩为血肉,气息神情为灵魂,风韵格趣为意志。笔墨协调一致,笔中见墨,墨中见笔,一笔下去,既有笔又有墨,墨以笔出,笔止墨中,笔墨气韵格趣融会贯通,浑然天成。纵观中国画的发展,其笔墨特点和成就,可概括为一下两点。  相似文献   

11.
李琳 《考试周刊》2009,(37):47-47
中国画的笔墨既是形而下的材料工具与具体技法的运行痕迹,又是人性和人文品格的外化与张扬,其意象也即中国绘画线条意识的形式表示和线条造型的思维显示。作为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视觉化文化样式之一的中国画艺术,在探索宇宙自然奥妙的同时,从一开始就不满足于描摹客观物象的外在体貌.一直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自我中心的态度,将包蕴着中国哲学内涵的创造性作为绘画追求的至高境界。而笔墨的创造与发展更加强调语言体系的逐步完善.笔墨精神和形式应用是中国画家在创作实践中始终追求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在实现现代性的过程中,由于过于忽略中西文化的异质性及技术诉求与精神诉求的统一,导致了笔墨形式的盲目和异化与人文精神的不振和失落。如何用中国文化的视角来拓宽中国画的观念和技巧并解决传统文人审美情怀在现代工业化语境下所遭遇到的语言障碍仍是中国画现代性转型的出路之一。  相似文献   

13.
从石涛看中国画的笔墨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墨是中国画最具民族风格的艺术特征,它作为中国画的造型语言和精神载体其重大作用是绝对不可否认的。但是,笔墨是也只能是中国画创作的手段、载体,不是目的,从终极意义上讲,它还是为意境、形神服务的。在石涛看来,要使笔墨之下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并真正做到有笔有墨,而不滑入笔墨的形式主义,只有操“蒙养生活”之权,且笔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石涛对中国画笔墨作出了新的美学规定“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学习应注重技术层面掌握与文化素养的培养,书法基础、线描造型和笔墨运用是中国画学习之基础。学习中国画必须对传统的笔墨和中国画的意境有深刻的了解。技术上要从“有”到“无”——在深入了解和掌握传统的基础上,要有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李官祥 《成才之路》2009,(18):71-71
中国传统绘画的形成,可谓源远流长。在传统的审美、文化结构、社会影响下,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概念、独特美学价值的传统的中国画。作为视觉艺术的中国画,同样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其形象、情趣及意境。“笔墨”形式是中国画中主要的艺术语言。在前人的创造下有其辉煌的过去。是中国画民族风格、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特征,是画家思想、情感再现于画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谈笔墨     
本文论述了中国画笔墨的属性与造型的关系,同时又进一步论述了笔墨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谈笔墨     
闫真 《邯郸大学学报》1999,12(1):44-45,41
本文论述了中国画笔墨的属性与造型的关系,同时又进一步论述了笔墨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中国画笔墨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统一的,必然性是画家的气质、个人修养、审美情趣、精熟的笔墨功力;偶然性是画家去实现主观的必然预期的过程中所运用的笔墨产生的某种效果。必然的预期控制着偶然的发生,偶然效果又体现着必然。  相似文献   

19.
中西绘画是两种不同的绘画体系,中国画依附更多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其审美思想、造型理念等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然而当代许多中国画作品传统笔墨性内涵与意象性体现呈现弱化趋势,创作表现更多趋于逼真、写实和制作方面,许多作品更流露出画家对中国哲学、古文诗学、书法、理论等传统文化素养的严重欠缺。以此为切入点,分析造成当代中国画创作这一现状的原因,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观点,进一步阐述传统文化在中国画创作与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笔墨当随时代--对中国画笔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画始终遵循着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对于笔墨的认识与把握,实质上是对中国画的认识与把握。然而时代在变,反映生活的艺术形式-笔墨也必须随之改变,首先要改变的是绘画观念和欣赏趣味,其次是由单一的水墨形式向色彩斑斓发展。第三是新工具和新材料的使用,为中国画开辟了无限广阔前无古人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