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案情况 超超(化名)同学基本认识能力在班级中较好,学习能力强,只要学过的生字他都能认识,动手能力也不错,自己涂色的美术作品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在学校里他就是不愿意开口说话,老师请他说,他不说;老师问他话,他不答,只是一味地沉默,尤其是在课堂上不敢说话,若是说了,声音也很小。和超超家长沟通后得知,他在家里与人交流很流畅。没有语言障碍。  相似文献   

2.
骄傲的小赫     
小赫是一个聪明、内向的孩子,家长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博物馆、去图书馆。在幼儿园里,小赫经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讲自然知识,小朋友和老师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博士”。渐渐地,小赫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也不愿意给小朋友们讲有趣的故事了,他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平时和小朋友说话时也表现出很骄傲的样子。老师问小赫:“你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小赫高傲地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每次都得我告诉他们。”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却很不以为意。面对这样的情况,小赫的老师该怎样做呢?让小赫重新回到集体中来,您有什么妙招吗?(天津杨婷婷)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孩子在园一日生活也需要通过语言表达来与老师、同伴互动.可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往往参差不齐,对说话意识不强,不喜欢主动与成人、同伴交流的孩子来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开发.因此,作为教师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说"的平台,让孩子敢说、愿说、会说,从而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信任的目光     
我们这里农村的小学生刚一上学,都非常信任老师,觉得老师说得都对,老师做的事都是为他们好,他们把老师视为自己的朋友,有话都愿意跟老师说,有事也愿意跟老师商量,老师讲的话,他们都听得仔细,一一照办。随着作业量一天天加大,随着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一些教师非常严厉,学生的一点点错误,都会招至他的一顿狠批,渐渐地一些学生开始怕老师了,开始不信任老师了,他们把老师当成对手,甚至敌人。一些孩子为了逃避老师的惩罚,就开始耍滑头,说谎话,编故事。记分册更是一些学生心中最怕的东西,他们怕老师往上面记上自己的不是,成…  相似文献   

5.
王老师班上曾有过一个先天性生理缺陷——"兔唇"的孩子洋洋。洋洋刚到班上的表现就与众不同,他主动要求老师把他安排在教室最偏僻的角落。上课时他不愿意发言,平时不大与同学说话,甚至连走路也总是低着头,生怕与同学打照面。  相似文献   

6.
离园时,张老师向晶晶的妈妈介绍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这时,晴晴对晶晶说“:我妈妈说,要想让老师喜欢,就要嘴甜,就要说老师好、漂亮什么的。”晶晶跑到妈妈和张老师的面前,问“:晴晴说的对吗?我也要嘴甜吗?”妈妈和张老师一时都不知怎么回答才好。如果您是晶晶的妈妈或老师,您会怎样做呢?(北京王玉宇)正面引导,用事实说话如果我是晶晶的老师,我会直接告诉晶晶“:我不同意晴晴的说法。”每个班里都有几个乖巧的孩子,我会引导晶晶重新审视他们,帮助她了解班上这些孩子的表现“:你看,咱们班的阳阳、超超小朋友,他们平时不怎么爱说话(性格内向),…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话是进行交际的基础。说话能力是每位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每个学生每时每刻都在与人交流,课堂上与老师交流,课间与同学交流,在家又与家长交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呢?一、鼓励开口——想说  相似文献   

8.
创设语境,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说话训练的关键在于说.儿童在入学前很爱说话,但是当他们到了中学时,一下子感觉到完全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到的是那么多不认识的老师、同学,就变得怯生生的,有话也不敢说了.  相似文献   

9.
晶晶是一个特别文静的女孩儿,入园一年多了,她上课时从不举手,不愿意唱歌;她不愿意小朋友接近她,有时小朋友和她说话,她会躲开或者干脆面无表情;她也不愿意与老师交流,老师平常和她说话,她仅仅是看老师几眼,很少有回应,有时就不理老师;她更不愿意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10.
超超是小学三年级的男孩儿。父母带他来咨询的时候,他苦着脸,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据他的爸爸说,他刚刚被老师告了一状,因为学校上公开课,老师提了一个并不难回答的问题,结果他半天都反应不过来,让老师觉得很没面子。老师一告状,爸爸就生气,因此把超超揍了一顿。无奈的爸爸、妈妈只好带着超超来到儿童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语境,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说话训练的关键在于说.儿童在入学前很爱说话.但是当他们到了小学时,一下子感觉到完全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到的是那么多不认识的老师、同学,就变得怯生生的,有话也不敢说了.   ……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语境,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说话训练的关键在于说.儿童在入学前很爱说话.但是当他们到了小学时,一下子感觉到完全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到的是那么多不认识的老师、同学,就变得怯生生的,有话也不敢说了.   ……  相似文献   

13.
郭军亚 《考试周刊》2014,(48):193-193
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建一个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发展平台,让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得到提高,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利用"规定"开启幼儿说话之门有的刚进园的幼儿在人多时由于胆怯不敢说话,有的因为羞涩不愿说话。如果不及时让这些幼儿开口说话,和其他同学进行语言交流与沟通,往往会使这部分幼儿成为班里的“沉默者”,或者成为孤独的保守者,这对幼儿的身心发育是十分不利的。  相似文献   

14.
王立华老师班上曾有过一个有先天性生理缺陷“兔唇”的孩子洋洋(化名)。洋洋刚到班上的表现就与众不同。他主动要求老师让他坐教室角落的座位.上课时不愿意发言,平时不大与同学说话,甚至连走路也总是低着头,生怕与同学打照面。  相似文献   

15.
儿子从小不喜欢说话,不太愿意与别人交流,即使再三启发,勉强说出来的话也没有一点儿情趣。虽然我是一个小学语文老师,也自以为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有着一些有效的教学手段,但对儿子就是无计可施。到了儿子上小学一年级时,老师要求儿子写周记。由于儿子不善言辞,写日记更是摸不着北,每次都是我说一句他写一句,搞得我灰头灰脸,儿子自己也“谈周色变”,一到周末就发愁。我想,如果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害怕写作,那么今后就别指望他有多高的语言表达能力。而没有语言表达能力,长大后立足社会都有问题,又怎么能成龙成凤?我开始反…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和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不像成人那样更多地依赖语言。正如《儿童的一百种语言》所展示的:儿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在他们的世界里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有关的时间、地点、环境和方式都是要考虑到。教师只有从孩子的角度来思考,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来交流,放下老师的架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用心说话     
说起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我本来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更谈不上讲演了.小学的时候,我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结巴",不愿意讲话,经常是一个人沉浸在书本之中.到了中学,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也只是与好朋友交流交流.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我几乎连小组长也没有干过.  相似文献   

18.
魏艳是去年刚分到幼儿园的新教师。一天,儿子一回家就对我说:“我们新来的老师喜欢佳佳。爱和佳佳说话,还让他坐在她腿上。佳佳的妈妈和老师认识,她们说过很长时间的话。妈妈你也去幼儿园和老师说话去,那样老师就认识你啦,也会偏向我的。你非去不可。”我拗不过儿子,和儿子一同去了幼儿园。 进了幼儿园,映入我眼帘的是魏艳老师周围全是  相似文献   

19.
贝利是一个聋哑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少年夏令营。贝利在夏令营里交了许多新朋友,了解到很多大自然方面的知识。伙伴们和带队的老师都对他很好,他们还跟他学手语,以便与他交流。但是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诺德。“你尽可以跟我打着手势说话,”他嘴里嘟哝道,露出一副不屑的样子,“但是,你可不要指望我也用手这么比划。”所以,当老师把贝利和他分到同一个小组时,他就显得很不开心。老师说:“诺德,我任命你为小组长。你们的任务是搜集到足够多的树叶,以便制作身份牌。”这个小组的其他成员凯文、彼特和瑞安他们都对贝利非常友好。他们一边寻找合…  相似文献   

20.
开学一周了,我发现班级有个孩子怪怪的,上课提问从来都不回答,仿佛听不懂老师的话.无论怎么鼓励、如何启发,她就是不说话.尽管我无数次示意也无济于事.下课了,有个孩子对我说:"她在学校从来就没有说过一句话,我们怀疑她是'哑巴'".谁都不愿意和她同桌,她也不愿意跟别人同桌,独来独往,在班级中没有一个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