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人 《世界文化》2004,(2):21-23
在CD机里放一张肖邦,他的声音像是水滴,从天上落下。一曲终了,是雨过天晴,凉润的空气。音乐比起绘画,比起字,要分外地感性,也分外地抽象。它更接近爱情的气质,不可言说,只愿陷溺。  相似文献   

2.
日前,北京展览馆剧场上演了一台风格独特的芭蕾。大餐”——来自南非的开普敦城市芭蕾舞团的精彩表演,令素来见多识广的北京观众第一次认识到:非洲芭蕾竟也如此精彩且美丽。  相似文献   

3.
李金坤 《寻根》2002,(5):53-57
据初步统计,《诗经》中直接写到的“马”字,《风》诗有18次,《雅》诗有18次,《颂》诗有12次,总计48次。至于带有“马”字偏旁部首而分别表示马之性别、年龄、大小、优劣、颜色等有关的专有名词,那就更多了。《诗经》中对马的种类、马的装束、马的本领、马的作用(尤其是军事作用)等等,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述。本就此略作探讨,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构思与巧夺天工的营造而驰名中外,其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外表形式,而更重要的是它本身所固有的文化内涵。揭开中国古代建筑的神秘面纱,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竟然蕴藏着充满先哲智慧的《道德经》与《周易》的宇宙观,使无形的哲理通过有象的建筑而展现于世闻。道器结合,体用一源,这才是中国建筑的美感与力量之源泉所在。  相似文献   

5.
姜德明 《寻根》2000,(2):88-91
在喜好收藏旧时期刊的人当中,有专门搜求“创刊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期刊数量很大,若想齐备简商是不可能的,独收“创刊号”亦是无奈中的一种办法。但,我从来不想专门访求“创刊号”。我保存的“创刊号”,是属于  相似文献   

6.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7.
每天,当做完了作业,我都要到街上来散步。经常看到许多鸟儿在嬉戏,听着他们悦耳的歌声,舒服极了!  相似文献   

8.
在国产电影不景气。日益受到国外大片冲击的今天,有一位电影人让国人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那就是张伟平。就是他,在十年内坚持投巨资拍摄《幸福时光》、《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十面埋伏》等7部国产大片。[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29日,一部投资1000万的恶搞电影《大电影之数百亿》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这部片子以恶搞的方式向《功夫》,《十面埋伏》、《花样年华》等大片一一“致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卫绍生 《寻根》2007,(3):108-111
“七”是除诗歌之外唯一一种以数字命名的文体。它发轫于西汉,成熟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后,七体虽风光不再,但亦是代有作者,且偶见名篇。《文选》、《文苑英华》等大型文学总集,《艺文类聚》、《渊鉴类函》等大型类书,《文心雕龙》、《文章辨体》等涉及文体论的著作,都把“七”单独列为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