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赤壁之战》(小学语文第十册)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针对曹军的弱点,选择有东南风的一天,采取火攻大败曹军于赤壁的事。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  相似文献   

2.
背景: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企图吞灭东吴。东吴的周瑜调兵遣将,驻扎赤壁,在南岸同曹兵隔江相抗。  相似文献   

3.
《新高考》2008,(7):86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本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群英会蒋干中计》讲的是赤壁之战中一个重要事件。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里着力描写的一场重大战役(书中从四十三回到五十回写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当时曹操是汉丞相,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企图用武力吞并天下。他在建安十三年趁刘表刚去世,便亲自率领数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先夺取了荆州,进一步准备征服刘备和孙权。刘备刚败于曹操,势孤力单抵当不住,就采纳了军师诸葛亮的计策,要同东吴的孙权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曹操。东吴的实力也远不如曹操,而且内部又分成主战、主降两派,各有所据,争论不休。最后孙权听从了以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的意见。决定全力应战。周瑜就在这种兵临城下的紧迫气氛中被任命为都督。他凭着卓越的军事才干,指挥了东吴的五、六万军队,在赤壁(现在的湖北嘉鱼县东北)一带击败了号称“水陆百万”的曹操大军。这次战争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小议庞统     
庞统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悲剧人物,他才智过人,诸葛亮和鲁肃称其为“非百里之才”,司马徽和徐庶称其为“凤雏”。一、庞统其人庞统长相丑陋,曾为东吴谋士,被周瑜赏识,在赤壁大战中,也提出火攻策略。赤壁之战,庞统只身赴曹营,通过蒋干引荐得见曹操。在曹营,庞统诈降,把奸诈的曹操骗过了,先是观水寨、骂周瑜,博取对方好感;接着酒席上与曹操看似不经意地谈到汉军水土不服、水上作战不适应的现状,让曹操感觉交心;然后,佯醉  相似文献   

6.
周瑜(公元175-210年)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名将,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是人们熟知的。他死后葬于何地,却有几种不同的记载;究竟哪一种记载是准确的?今考证如下: 《芜湖县志》引《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载:在(芜湖)城北周村铺,吴置守家。又芜湖县东外大街古巷内有大冢,相传为周瑜墓。考此说之由来,是因《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七。(孙)权素服哀,感动左右。  相似文献   

7.
《赤壁之战》是小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黄盖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对于《赤壁之战》,许多老师都采用思路比较清晰的“由果质疑探因”及“由因探果解疑”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法使教学主干精炼,主次分明,并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主动性、目的性,是教学此类文章的较好选择。在遵循这一思路的基础上,笔者还重点挖掘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枝节,用以补充主干,教学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8.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所描写的有名的赤壁之战的一个序幕,它写了周瑜利用蒋干前来劝降的机会,离间曹操跟蔡张三将关系的故事,反映了东吴和曹操之间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赞扬了周瑜的卓越才能.一、作者在叙述复杂事件中紧紧把握住中心以组织材料,是本文的一大特点。小说叙述的事件比较复杂:周瑜毁书,喝斩来使;两军交锋,曹营练兵;周瑜窥寨,谋除蔡张;曹操征计,蒋干来说;周瑜定计,会宴群英;周瑜用计,蒋干偷书;蔡张被杀,周瑜大喜.课文的中心事件是周瑜用计,而用计的核心则是一封“密  相似文献   

9.
《赤壁之战》是小语第九册第七单元的课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文章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黄盖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长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内容改编的《赤壁之战》,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它主要写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采用火攻,大败曹军的经过。当时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呢?这是由于周瑜善于用“计”,也就是说周瑜在曹操大军压境的危急时刻,能精心分析敌我情况,然后针对对方的弱点,采用正确的策略出奇制胜。教学时,如果能在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的同时,帮助学生深入剖析文章的内在联系,突出周瑜是怎样根据敌我形势而正确“定计”、“用计”,从而大败曹军的,这对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下面想就这篇课文  相似文献   

11.
张静娟 《四川教育》2004,(12):28-29
创造性阅读———让生命充满智慧【案例描述】《赤壁之战》:“给曹操的一封信”思考、理解“火攻”第一步———“写信假降”这一节时,先让学生自读,然后让学生说说黄盖在这封信中写了哪些内容。学生认真地读了文中的三句话:一是说东吴兵少,抵挡不住八十万大军;二是说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三是说他愿意脱离东吴,带兵士和粮草投降曹操。之后我问:“曹操接到黄盖的信后表现怎样?”“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不得了。”“仅仅三句话就使统率八十万大军的曹操信以为真,曹操也未免太浅薄了吧。”“黄盖的信中还写了其它…  相似文献   

12.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是苏轼《念奴矫·赤壁怀古》中的句子。不少注家都认为这几句刻画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雍容闲雅、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表现出周瑜的军事才能和蔑视强敌的气概。然而“小乔初嫁了”一句又如何理解呢?因为众所周知,周瑜娶小乔不是在赤壁之  相似文献   

13.
小乔同周瑜何时结秦晋之好,人们往往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据,认为是在赤壁之战之初。如人教社《教参》说:“写‘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可见欣赏周瑜年轻有为,英气不凡,新婚不久,春风得意。”其实,赤壁之战,小乔已是结婚十年的少妇。  相似文献   

14.
扫清文字障碍,梳理完文章结构后,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赤壁之战交战双方的高级决策层人物中,你最佩服谁?”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发言:“诸葛亮。”“周瑜。”“鲁肃。”“请说明理由。”“诸葛亮智慧超人,用激将法游说孙权,取得圆满成功。”“周瑜开朗直率,嫉恶...  相似文献   

15.
同学你知道“赤壁之战”的故事吗?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孙权联合刘备在赤壁(今湖北省蒲圻县)击败曹操,即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在这次战役初,孙吴统帅周瑜打算用火来烧  相似文献   

16.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便亲率80万大军南下,屯扎于长江北岸乌林地区,准备和东吴一决高低。当时周瑜统领5万吴军,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地区,两军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印发。由于兵力悬殊,难于抗衡,周瑜便决  相似文献   

17.
《群英会蒋干中计》节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这是著名的赤壁之战.当中的一个有趣的插曲.此前的形势是:曹操削平北方群雄后,亲挟中原之众南下,刘琮新降,刘备新败,席卷荆襄,气吞吴会,进而想一举攻下江南,统一中国.但孙权、刘备这两个较弱的政治集团并没有被曹操的气势所吓倒,他们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曹操.“赤壁之战”的胜败如何,决定着孙刘这两个政治集团的前途命运.这是一次带决定性的战役.以寡敌众,以弱胜强,是这一战役的特点.因此,孙刘这方面要想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斗智而不是斗力.“群英会蒋干中计”就正是当时一系列的隔江斗智中的最巧妙的一次.这出精彩的斗智的戏,主要是由当时的东吴统帅周瑜亲自导演并扮演的.通过这出精彩的斗智戏,歌颂了周瑜的聪明才智,贬讽了蒋干的颟顸贪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赤壁之战”的过程和古代战争中战略战术的运用.分析这出精彩的斗智戏,首先要解决这样两个问题:其一,周瑜怎样使蒋干中计;其二,蒋干为何中计.下面,就这两个问题,略谈管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人物的战争刻画和人物描写,主要论述了诸葛亮和周瑜在赤壁大战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巧借东风     
航航 《初中生学习》2014,(10):18-18
三国时期,曹操统一北方后,声威大振,便亲率80万大军南下,屯扎于长江北岸乌林地区,准备和东吴一决高低。当时周瑜统领5万吴军,驻扎在长江南岸的赤壁地区,两军隔江对峙,大战一触即发。由于兵力悬殊,难于抗衡,周瑜决定用火攻对付曹军。为此,他先诱蒋干盗书,借刀杀人,又命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再令黄盖诈降施"苦肉计"。  相似文献   

20.
高小语文四册“赤壁之战”这一课,我是用三个教时教完的。现在我把第二教时分析课文的情况写出来,请大家指正。教学开始,我检查作业,提问:①赤壁之战参加战争的是哪些人?周瑜和黄盖的关系怎样?儿童回答后,请一个小朋友上黑板来写出曹操、周瑜、黄盖三个人的姓名。②这一战争为什么会发生的?地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