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不平等是否扩大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学界的讨论。基于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的分析发现,高校扩招对于促进高等教育平等有着积极的意义,弱化了家庭文化再生产机制与家庭权力资源转化机制对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但是,在高校扩招过程中,由于受到教育市场化的冲击,高校新生录取标准中出现更有利于富裕家庭子女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现象,这使得家庭财富资源转化机制对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出现强化,这有违教育公平。然而不能将录取标准中出现的问题与扩大招生规模相混淆,这是两类性质不同的问题。本文研究表明,扩招背景下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平等的重点,在于规范高校新生录取标准,相关政策重心则是进一步弱化家庭财富不平等对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社会分层现象深刻地影响着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文章在分析家庭高等教育投入现状的基础上,发现家庭高等教育投入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为促进合理的社会流动和分层,应该建立高等教育外部和内部补偿机制,有效抑制或弱化高等教育投入的家庭差异对于教育平等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准公共产品,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理应由国家、社会、个人、民办高校各方共同分担。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由个人和家庭负担部分过高,由国家、社会、民办高校分担部分过低。这种单一的成本分担,不仅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平等,而且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化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高等教育逐渐实行收费,并不断提高教育成本中家庭承担比例[1]。在倡导教育公平性原则的前提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保障问题就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旨在针对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贫困生思想教育、改善资助方式、设立地方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构建贫困生信息管理平台等方法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趋于下降,这几乎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问题,现在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单靠国库来支持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因而必须寻找资金来源。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学生或其家长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在这些年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教育起点不平等、教育过程不平等和教育结果不平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一、高等教育收费制实施中的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的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持续增长,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却趋于下降,这几乎是所有国家面临的问题,现在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单靠国库来支持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因而必须寻找资金来源。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受益者的学生或其家长支付一定的教育成本是完全合理的。然而在这些年实施过程中却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平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的教育起点不平等、教育过程不平等和教育结果不平等三方面。1.从教育起点来看。自1989年实行收费制度以来,我国高校的学费呈现逐年快速上升的趋…  相似文献   

7.
促进高等教育性别公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有赖于男女平等的整体实现,它不可能脱离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家庭等领域的不平等而单独实现。教育中性别偏见和歧视的消除,同样依赖于男女平等实现的程度和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因此,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国策精神,内化国策意识,从而进一步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结构、培养高素质女性人才、传播男女平等观念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已成为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的焦点之一。其主要表现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和享有教育权利的不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地理位置的差异,校园贫富反差大,管理制度的不规范和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不均等等几方面。要改变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应加强对教育公共政策和教育公平的研究,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高等教育环境,加强贫困生精神贫困和物质贫困救助力度,完善招生就业制度,合理分配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加大财政投入,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和权利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自从WTO将跨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服务贸易以来,赢利性因素和市场化运作成为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我国跨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教育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已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以成本理论解析我国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与跨国高等教育收费与之间的均衡问题,讨论了跨国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函数,分析了跨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弹性系数对消费水平的影响;运用期望理论探讨了家庭跨国高等教育的消费偏好。最后,提出了个人理性消费、收费合理定位和国家成本补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阶层差距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主要因为收入情况影响了家庭的教育经费支出,家庭成员的文化、政治资源占有情况也对教育造成相当影响。目前补偿原则是改变阶层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但由于高校收费普遍偏高、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困难的家庭比例偏高.明显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和“大众化”教育进程。因而,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任务与要求.“完善资助贫困生的政策和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2.
优先发展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需要学生资助优惠政策的保障。在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现有资助情况下,贫困生就学过程中由于学习资源和条件的匮乏引起的辍学现象仍然存在,维护贫困群体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资助投入。构成民族地区贫困学生辍学和失学风险的各项成本负担正是民族地区贫困学生实际资助需求的现实反映。根据这些需求和民族特点构建专门针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对发展我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是一种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中美家庭高等教育消费不平衡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美两国不同阶层家庭收入情况、家庭高等教育消费状况、高等教育成本在不同阶层家庭的分担和两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根据对国内8所高校的实地调查发现,中国家庭高等教育负担自2000年以来有下降的趋势,表现为高等教育学费和食宿费占家庭教育支出的比重下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要解决的紧迫问题是尽快制定弹性学费政策,完善资助体系,保证贫困家庭的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高校开展一切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分析现阶段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行深入思考,探究“育人”在资助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有效途径,以期通过“助学”和“育人”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5.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促进国家助学贷款蓬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的一个具体措施,也是解决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的根本措施。但由于学生信用意识淡薄,学生贷款和个人消费中个人信用制度建立不完善,导致银行担心形成呆坏账,不敢全力推进助学贷款业务,使得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强化“诚信”教育,倡导“诚信”风气,才能促进国家助学贷款事业的篷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evol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azil is described and proposals for its reform analysed. Enrollment growth in the 1970s favoured private institutions and most of the expansion was absorbed by private non-university establishments. The article next examines the financ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 Brazil before turning to efficiency and equity issues. To improve the latter more students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must complete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have access to good-quality subsidized higher education. A system of loans and of scholarships for the needy is suggested for a system in which the inequity problems at higher education are a consequence of inefficiencies at the basic education level.  相似文献   

17.
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多方面不公平现象,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当前高等教育公平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学生对教育不公平的主观感受两方面,分析大学生不公平意识与行为形成的原因,探讨教育不公平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以及对整个社会公平理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的认定是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在新资助政策下,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阐述了高职院校当前贫困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分析了当前贫困生认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贫困女大学生体现出来的艰苦朴素、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她们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较好发展;但如果贫困女大学生不能很好地发扬自身优良品质,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就很容易导致行为上的偏差。虽然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和贫困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对于贫困女大学生群体而言,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较贫困男大学生要紧密得多,应引起教育管理者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实施过程和分析方法,并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高校贫困学生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得到四个具有最高信息增益率报表,从而为贫困生的评选及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进而提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贵州省高校贫困生评定管理中应用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