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针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重点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遵循理论支撑,夯实审美基础;精心设计导入,铺垫审美情感;声情并茂朗读,获得音韵美感;分析作品形象,激发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汉语"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的研究现在已经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日趋完善.把这一理论运用到汉语教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是提高中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语文教师的层次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和语文修养的一个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认为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性、大局性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运用词义引申系统的理论,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教学法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重理论轻实训,本研究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实施的多重改革措施,试图从重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实训教学、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的改革来探析中学语文教学法的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个由若干个子系统或因素有机综合的极复杂的宏大系统.而其具体内容却零散地蕴含于各篇课文中,因此,必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确立一个整体原则.这样做,有利于改善语文教学落后的现状,有利于从本质上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2007年暑期.首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报告厅举行。本届“中语杯”中学语文教师课堂作文教学大赛.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与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社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观摩了本次大赛。这是全国中语会成立近三十年来.首次举办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最高赛事。共29个省(市、区)派出的29名“选手”(29节课)参加了“比赛”,其中,初中18节,高中11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客观具体地实施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广大中学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新课程理念是一致的。笔者结合多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经验,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对学生的中学语文学习评价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有诸多共同点,但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促进二者的教学衔接,对语文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应重点做好与中学语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的衔接。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机地运用一些历史知识,对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中学语文情感教育内涵探讨与中学语文课程中的情感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对中学语文情感教学在实施过程中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互为补充,但不能互相代替,在教学中自觉地处理好二的关系对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很重要。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原始理解,允许理解的多元化,注重理解的生成过程,对学生的错误理解要加以正确引导。处理好写作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英语阅读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它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英语阅读教学,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技巧,同时也不应忽略二课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reports on the experiences of 20 children who attended a reading class/reading school for a placement period before returning to mainstream. While the original much larger doctoral study encompassed parents' and teachers' perspectives, this article is confined to the views of children. Their prevailing positive experiences of reading classes and schools are relayed, illustrating a snapshot of education provided in these settings, but they also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how inclusive practices are orchestrated and function in these segregated settings. While academic and socio‐emotional gains are evident, the findings also highlight the challenges for mainstream schools in becoming more inclusive, particularly in the area of interactive approaches in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pupils with dyslexia.  相似文献   

14.
熊冰 《培训与研究》2005,22(4):121-122
本文从介绍英语课外阅读的方法,如何进行指导、考查和英语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以及其与英语课堂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英语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这对指导民族预科生而言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一个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研究。一学期的实施表明:在笔者的引导下,该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阅读作为人类特有的交际活动和学习方式,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农村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令人担忧,在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上,教师应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等关系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儿童的文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感情体验和文学再创的过程,指导儿童的文学阅读,起着为其点亮通向文学之路明灯的作用。作品的内容不同,阅读指导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因而遵循一定的要求对小学生进行文学阅读的具体指导,帮助他们把握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的特点,使他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得激励、感染和美的启示,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感悟、把握、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课堂阅读教学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这是一种理念,一种教育思想.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符合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重视了教材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9.
记叙文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重心。辨识文体、明晓文意、把握结构、品味语言,从外到内明晰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是记叙文教学的基本观念;记叙文教读课的目标是形成"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发展的统合力,自读课目标则是达到能读会读,构建课内向课外阅读跨越的桥梁,学生最终养成的是课外阅读的习惯,在课外阅读中构建阅读的广度与厚度;其路径应该是以读为根,尊重记叙文的文类特征和价值性、尊重学生的阅读"前见",由之读出"课文意"和"读者意"。  相似文献   

20.
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出发,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