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跨文化交际中分为两种交际方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而手势语在非语言交际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手势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来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1]萨莫瓦尔说:"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时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2]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人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运用,而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实际上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它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根据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成四大类:1)体态语;2)副语言;3)客体语;4)环境语,本文试从手势语、眼神交流、体触行为等方面研究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减少由此导致的文化差异的干扰,以促进人们之间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会话内隐意义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交际者对词汇的内隐意义、会话意义隐含的交际意图和程式化表达方式内隐意义理解的差异,交际者会在交际中出现误解。对会话内隐意义理解差异引发的跨文化交际误解的研究对深入认识跨文化交际误解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手势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势语在日常交际中非常有用,是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手段,了解这些知识对于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英语国家的人们常使用的体态语——手势语,就其文化内涵作了详细介绍,并且与汉语中的手势语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人们学习语言是为了进行交际,不沦是语言交际还是非语言交际都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特性的文化相互接触,相互之间的误解和冲突在所难免。本文提出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而且还应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体态与在跨文化交际中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触语言三个方面的意义差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因素的干扰,误解和冲突时有发生。文化干扰因素包括言语交际过程、非言语交际过程、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只有了解跨文化交际的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减少误解和冲突,才能有效地对对方施加影响。同时,了解对方文化,排除干扰因素,会增加交流和传播的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跨文化交际中难免出现由于语用失误、非语言交际失误和文化禁忌了解不够而造成的文化误解和冲突。本文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冲突和礼貌原则以期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西交流中,由于不同文化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规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造成交际障碍,给跨文化交际活动带来不利影响。增强交际者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消除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从而进行有效地交流。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现象依然存在,由此造成的许多误解,阻碍了交流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在英语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们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