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主要聚居地,几年来,均有学生到我校进行短期汉语学习。本文针对这些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等方面的特征,探讨如何进行东南亚华裔青少年学生短期汉语学习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东南亚华裔青少年群体特征与短期汉语教学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主要聚居地,几年来,均有学生到我校进行短期汉语学习.本文针对这些学生群体在年龄结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学习的目的和动机等方面的特征,探讨如何进行东南亚华裔青少年学生短期汉语学习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一、引言盛继艳在《华裔学生汉语习得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中指出:目前专门针对华裔学生汉语习得研究大体可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关于华裔学生自身特点的研究,具体包括华裔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汉语学习环境、语言背景、文化背景、文化适应性、语言与文化的认同、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优劣势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4.
本依据西方第二语言获得理论和华人身份认同理论,对来华学习汉语和东南亚华裔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基于华人身份认同和对中华化的认同而产生的学习动机是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最重要的动机之一;对华裔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过程就是对中华化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华裔学生而言汉语既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同时也是他们的母语。华裔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文化心理形成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就决定了华文教育与第二语言教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华文教育的文化导入也就具有了一些自己的学科特点,特别是在文化导入的关键期问题上,华文教育的文化关键期应先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文化关键期。  相似文献   

6.
浅谈学习适应能力与华裔留学生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外华文热的兴起,华裔学生来华留学人数急剧增加,招收华裔留学生的大陆高校也快速增加,如何做好华裔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华裔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心理特性开展学习适应性研究,探讨提高华裔留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潘慧婷 《学语文》2014,(1):63-64
一、引言盛继艳在《华裔学生汉语习得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中指出:目前专门针对华裔学生汉语习得研究大体可分为两条主线:一是关于华裔学生自身特点的研究,具体包括华裔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汉语学习环境、语言背景、文化背景、文化适应性、语言与文化的认同、华裔学生学习汉语的优劣势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条主线是关于华裔学生习得汉语本身的研究,具体内容涉及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语用及语言技能等方面(《语言教学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言态度影响人们对语言的文化认同和学习的积极性。从心理学的视角,结合关于海外华裔对英语、当地语言及汉语语言态度的研究,以及华人对不同语言态度的调查,通过分析华文语言态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未来语言态度的展望,提出如何从加强语言态度的措施上,提出促进华文语言乃至中华文化学习切实有效的方法,为华文教育提供新的指导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摄像观察、访谈,本文客观描述了4个华裔学生的汉字书写过程,与非汉字圈学生进行比较后发现:华裔学生书写速度在初级水平阶段比非汉字圈学生快得多,中级水平阶段两者的书写速度趋同;但华裔学生没有结构性偏误,且笔画偏误少,并只在初级水平阶段出现;华裔学生和非汉字圈学生在初级和中级水平阶段都存在笔顺问题。文章从认知心理和文化背景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华裔学生的书写既包含了留学生汉字书写的普遍特征,也有反映其特征的独特一面;对华裔身份的认同是他们汉字学习较早入门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的群体特征从生源特点、语言背景、汉语现状、认同意识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新疆高校华裔留学生:来源地、族属与新疆关联;均具有双语或多语背景;汉语水平的差异性明显;对居住国及祖籍地的"双重"认同;在此基础上对新疆的华文教育提出了以下策略:以汉语言学习为载体,以中华文化认同为目标;以情感培养为理念,消除误解和隔阂;精心打造新疆华文教育,使之间接服务于祖国边疆稳定。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教科书是华裔新生代语言文化习得与族群认同建构的重要场域,亦是公民意识形成与国家认同建构的关键场域,体现着认同塑造的复杂机制及多层级认同的冲突与并蓄。从互文性视角对现行最新版马来西亚华文小学各类科目教科书进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教科书中大量的国家话语策略、高频率分布的核心概念与互文性复现的话语模式,强有力地塑造着华裔新生代“公民-国家”逻辑上的国家认同;华人的族群叙事在国家叙事背景下展开,其叙事主体、叙事结构、文化标记及话语路径都表明马来西亚华文教科书族群认同塑造的功能被强大的国家话语修辞力量所稀释。在教育场域,华裔新生代面临如何在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间求取平衡,以及在国家认同的前提下提高华人族群内在凝聚力、传承华人族群认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2.
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与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认同的提高本质上是华文教育影响力的问题,反映的是中华文化的软实力。坚持党的领导,通过改革开放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对推动华文教育与文化认同的有力保障。参照《悉尼协议》标准进行华文课程资源建设供给侧改革,推动海外华文教育包括职业教育的发展,以职业教育密切与祖国的联系,推动华裔新生代主动服务“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进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是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是为实现中国梦积聚广泛力量支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华人最主要的聚居区之一,其华人教育有着较早的历史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华文教育在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历经曲折和坎坷.印度尼西亚历届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国际地位的高低以及华人的文化认同都影响着印度尼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但从根本上说,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才是华文教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支撑华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国培育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华裔青少年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但在海外华裔青少年的华文教育中文化障碍给其带来了极大阻碍.为此,应弄清海外华文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华裔青少年文化障碍的成因,进而探讨海外华文教育中华裔青少年文化障碍的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的华文教育问题一直是海外华文教育研究的重点,由于东南亚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影响,导致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各国发展不平衡。文章对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为更好地开展华文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美国犹太作家辛西亚奥齐克的短篇《披肩》与华裔美国华文文学家严歌苓的《白蛇》。分别从宗教与神话两个角度表达了两个族裔在美国主流文化背景下,相似而又不尽相同的身份认同。通过在女性主义框架下,对这两篇作品作对比性分析,两部作品象征着两个民族的两种不同文化的并同,不同的民族经历,对不同民族身份的认同,共性的相似就生动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籍华裔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学领域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其人及其作品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在众多研究中,中国学者所采取的视角大多是解构主义、东方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冲突或文化认同。这些研究既使我们看到了华裔女性作家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女性的赞扬,同时又使我们看到了华裔女性作家对中国文化及中国女性的批判。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华裔女作家作品里的这种矛盾呢?以谭恩美的《喜福会》为例,来探讨中西两种文化背景对作者的影响,以及造成作者写作时内心矛盾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来华新疆籍华裔留学生的群体特征从受教育现状、语言使用现状、祖籍国的认同及学习动机四个方面的分析,对面向新疆籍华裔子女的华文教育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明确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确立与之相适应的华文教育理念,应是克服困难障碍、规避风险、争取华文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依据近年来对华侨大学华文学院300余名印尼华裔学生与非华裔学生的调查。并结合在印尼教授汉语时的有关调查,探讨印尼华文教育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化教学是华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又大大拓宽了华文教育文化教学的领域。五禽戏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健身运动,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因五禽戏具有趣味性、体验性等特点,非常适用于华文教育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教学,尤其适用于如"寻根之旅"之类的短期教学,是较为科学、高效的华文教学资源。五禽戏融入华文教学不仅扩充了华文教育的内容,而且有效地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