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广播》2014,(4):4-7
今年两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召开的重要会议。中央电台16套广播频率及中国广播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手机电视、有声手机报、网络广播等多种载体,对两会盛况进行全面呈现。据统计,自3月2日至14日,全台200多名编播技术人员参与两会报道;共开设各类专栏专题200多个;邀请各届嘉宾近300人次参与直播访谈;采访代表委员2800多人次;圆满完成9场并机和分频率直播,总时长12小时;播发两会新闻及专稿近万条次,总时长近700小时。央广网共刊发两会相关稿件3000余篇,现场图片1600余幅,音视频直播时长100多小时,访问人数近1400万。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播》2009,(4):F0002-F0002
2009年“两会”,中央电台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手机电视、网络广播等多种载体,通过10个广播频率及网络新媒体。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截至3月13日.共完成75场“两会”议程直播,共播出新闻及专稿4876篇。播出总时长532小时;开设专栏、专题109个;采访代表、委员2086人次,邀请嘉宾做客中央电台有328人次。  相似文献   

3.
张涛  李新建摄影  涂傲摄影 《中国广播》2012,(12):F0002-F0002,I0001
中央电台各频率部门紧跟会议议程,发播最新消息;解读报告精神,加强评论引导;报道突出基层代表,连通会场内外;台网一体。立体传播。其间共开设各类主题专栏60个,播出十八大新闻及专稿6000多条次。采访十八大代表1200人次,邀请代表《做客中央台》50人次。中国广播网同步进行网络直播,全站浏览量近1500万。音视频直播时长为1400分钟。  相似文献   

4.
《中国广播》2007,(4):F0002-F0002
中央台前后方直接投入编播人员近200名,各套节目开办两会报道重点专栏86个;现场直播8场,总时长约1925分钟。从3月1日至16日,播发各类报道9882篇,总时长453小时,各类节目采访代表委员3218人次,邀请嘉宾到播音音访变有327人次。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1,(4):2-7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13套广播频率和以中国广播网为依托的新媒体,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手段,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并机直播6场近600分钟,完成两会议程和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直播共100多场次,开设各类专栏、专题148个。两会期间,全台共播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11,(4):F0002-F0002,I0001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经济之声等13套广播频率和以中国广播网为依托的新媒体,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手段,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并机直播6场近600分钟,完成两会议程和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直播共100多场次,开设各类专栏、专题148个。  相似文献   

7.
陶韬 《传媒》2019,(15):23-27
按照中国记协党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总体安排,7月下旬,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组织湖北长江云、湖南红网、重庆华龙网、四川封面新闻等委员单位,邀约快手科技等电商企业,到甘肃文县开展为期一周的定点扶贫系列直播报道活动。截至7月27日,共组织6场系列直播,总时长近10个小时,在线观看超过52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后,浙江卫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用最快的时间辟出专门时段直播。在抗震救灾最为紧要的4月20日、21日两天,共开出12档特别直播节目,总直播时长超过10小时,在除央视和四JIl卫视外的省级卫视中,直播节目的档数及总时长均位于前列。本文以浙江卫视在雅安地震发生最初两天内的直播节目为样本,探讨电视媒体在突发重大事件直播中,如何有效整合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争抢新闻时效,丰富深化直播报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广播》2015,(4):6-10
2015年两会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面唱响"四个全面"主旋律,准确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和深化改革总基调,紧扣会议议程和主题,圆满完成了各项报道任务。会议期间,中央电台媒体融合工作加速推进,两会报道传播手段更加丰富,网络专题、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交相辉映,多平台联动,全媒体呈现多姿多彩,通过大数据征集的热点话题更加精准,两会报道中的独家策划、高端访谈、新媒体互动等特色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0.
张涛  李新建摄影 《中国广播》2014,(4):F0002-F0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圆满完成党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各项议程的直播报道。中央电台16套广播频率及央广网、你好台湾网、中国民族广播网全程投入两会报道,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手机电视、有声手机报、网络广播等多种载体,对两会盛况进行全面呈现。据统计,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11.
《东南传播》2015,(4):2
<正>从3月1日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间中心每天以"两会进行时"的形式,及时传回新消息、好消息,简洁扼要又注重电视新闻在场景、氛围、细节等实况方面的展现,每天的回传两会报道量在30分钟左右;集团各档电视、广播新闻栏目,也全力做好两会报道,相关内容播出时长每天超过1小时(不含直播);整个两会期间,播出两会相关电视新闻超过1100分钟。代表委员抵京、《福建省代表团成  相似文献   

12.
传媒资讯     
中央电台:抗震报道收听率创新高四川汶川地震以来,中央电台中国之声24小时不间断进行直播,除民族之声外8个频率进行并机直播,国内多家广播媒体也对中央电台直播节目进行转播,获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广播媒体接触率和收听率均创历史新高。据统计:汶川地震发生后的5月13日至19日,广播媒体接触率高达76%,同比增长16.8个百分点。其中,中央电台一套中国之声的收听率上涨77.8%。  相似文献   

13.
在“神六”飞天的115小时32分钟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时长110小时。其中.直播节目总时长74小时 10分钟.以设在8个国家纵横超过上万公里的26个直播点、 8个演播室、36位嘉宾参与的阵容,创造了央视对同一新闻事件直播报道规模最大,布点最多、直播时间最长的纪录。对这个具有高关注度的新闻事件进行的全面.同步的报道.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持续关注.刷新了新闻频道开播以来的最高收视纪录。通过对新闻频道.CCTV-4和CCTV-1综合收视分析.探索专业新闻频道对热点新闻事件的报道优势,以及观众对不同报道方式的收视规律.将会更好地发挥专业新闻频道的传播优势.进一步提高新闻频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张涛  李新建摄影 《中国广播》2014,(4):I0003-I0003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端访谈节目《政务直通》,是中央电台两会期间的“保留节目”,节目以直播访谈为主,邀请两会代表中的地市级党政主要负责人等走进直播间,畅谈执政方略、民生热点。今年节目更加突出贴近性、强调引导力,围绕重大主题展现国情民意。两会期间,共邀请22位代表、委员结合自身实践,就环保、教育、三农、就业、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畅谈深化改革的建议和举措。  相似文献   

15.
解读《南方日报》两会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新闻实践》2005,(4):17-18
《南方日报》对今年全国两会报道高度重视,派出8名记者赴京,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阵容最整齐的一次。8人中有做时政新闻的,有做文化新闻的,有做经济新闻的,还有摄影记者和评论员; 每天都从不同角度大篇幅地报道两会,还配发相关评论。《南方日报》在两会期间共发稿300多条,50多个版,采访代表、委员141人次,使整个两会报道气势恢弘、富有特色。1、注重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南方日报》此次的两会报道注意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在每天的两会特别报道里都刊登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广播》2017,(2):58-58
广东广播电视台1月10日举行社交直播平台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国内首家广电媒体打造的社交直播平台正式引入资本运营,启动公司化运作。上线3个多月的"荔枝直播"已经累计用户50万,注册主播超过600人,平台累计开播次数超过8300次;直播总时长超过1万小时;观看总数超过1500万人次。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两会”报道工作,认真贯彻了“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的方针,把握住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的基调,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了基调平稳、气氛热烈、重点突出的报道风格,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 在节目安排上,中央电台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分四个层次:一是《全国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二是《两会专题》;三是《新闻纵横》;四是整点新闻和《午间半小时》、《439播音室》、《对台湾广播》、《华夏之声》及对少数民族广播等综合性对象性节目。所有节目共发稿1198件。  相似文献   

18.
2006年中央电台两会报道围绕“三贴近”,进一步创新思路,做到了导向正确,安全播出,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全台广播音频和网络视频各显优势,互为补充,以点、线、面的报道结构,实现了主流新闻的有效传播。各频率及中国广播网在对两会重要议程进行现场直播、现场报道等快速反应的同时,围绕热点打造亮点,以多元化手段全方位解读两会主题,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赢得了各级领导、台内外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从总体上看,2006年中央电台两会报道有以下特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中央电视台七个频道及央视国际网络进行两会报道, 投入记者量、栏目量、现场直播量、新闻报道量、制播专题量等多个指标都较历次两会报道有较大突破,达到了"历史之最"。一、现场直播48场,时长92 小时17分钟,为历史"之最" CCTV-1现场直播4场, CCTV-新闻频道现场直播23场, CCTV-4现场直播12场,CCTV- 9现场直播4场,CCTV-E&F(西法语频道)现场直播3场。新闻频道以直播报道的形态迅速报道两会内容,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两会报道的一大特点。从3月3日至14日,每天上午、下  相似文献   

20.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今年的两会宣传除了常规程序性报道之外,结合台内外资源,开拓两会报道的新模式,全台13套广播频率和以中国广播网、手机中广网、央广视讯为依托的新媒体,综合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手段,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报道,彰显了中央电台作为国家电台的权威性,中央电台所属各类媒体也各亮精彩,进一步拓展了社会影响力,赢得了各级领导、两会代表委员、媒体同行及广大听众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