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浒传》的兵器描写不仅种类多,而且与人物的关系最为密切。着重分析了禅杖和哨棒对突出鲁智深、武松人物性格的作用。充分肯定了《水浒传》兵器描写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2.
《水浒传》不仅在介绍人物的身世、相貌、兵器、才智方面多拿《三国演义》一书中的相关内容来作类比,而且在角色的神韵描摹、战将的捉对厮杀、场景的烘托渲染以及战事的叙写等方面,也多有《三国演义》的影像在。由以上《水浒传》中所留存的诸多“三国元素”可证:《水浒传》的创作实是受到过《三国演义》一书的深刻影响!再由对“斗阵”的“简”“繁”描写与冷热兵器使用的辨析等现存史料的考证,又可得出“罗长施幼”、《三国演义》先于《水浒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类小说之巅峰,除了忠义精神的表达、故事情节的设计、语言技巧的应用等方面异常突出外,其人物描写也格外出彩。据统计《水浒传》一书中提名道姓的人物共达577个,其中多数人物都具有一定的武力或技艺。所以《水浒传》中对兵器的描写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让人眼花缭乱、拍案叫绝。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也显示了作者广博的阅历和丰富的知识。那么,基于这些描写在文本叙述中具体功用的考述则成为本文的立意所在。  相似文献   

4.
《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都位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这两部作品中的兵器作为战斗用具与人物发生联系,其中绝大部分与兵器有关的叙述和描写充分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特征,表现出兵器与人物形象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这两个文本为以后中国作家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要准确地解读一部长篇小说,首先必须弄清楚它成书的时代背景,否则,一切评论都只能是雾里看花,难以切中肯綮。《水浒传》成书年代问题是一个悬案,通行的意见是元末明初,然终无坚实的证据,只是一种推论而已。本不同意此说,认为:一、嘉靖前没有人知道有《水浒传》其书;二、《水浒传》所描写士兵是正德以后的情状;三、《水浒传》写人们交易广泛使用白银,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在正统(1436-1449)之前,很可能在弘治、正德之后;四、《水浒传》描写的腰刀是明代中期才有的新式兵器,而凌振使用的子母炮,则是正德末才出现的新式火炮。综上所举的外证和内证,可以证实《水浒传》决不可能写于明初,只能是在嘉靖初年。  相似文献   

6.
《水浒传》中的佛与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如下几个问题:一、《水浒传》中的佛道描写,反映了“水浒”时代是怎样的社会宗教现实?二、大量的佛道描写对《水浒传》的结构、情节及人物刻画,有哪些影响和推助?三、透过《水浒传》中佛道人物的塑造,看《水浒传》的作者有怎样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水浒传》对人性恶进行充分展示,写出了人性恶的普遍性、作恶的疯狂性、作恶的残忍性。《水浒传》对人性恶描写的表现作用有:展现出一个极其黑暗、令人绝望的社会,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罪恶的深刻批判;丑转化为艺术美,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人性恶的行为引发了除恶英雄的治恶壮举。《水浒传》的人性恶描写也存在严重缺陷。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描写的梁山好汉属于什么性质是研究《水浒传》必须弄清的问题。从《水浒传》中的描写看,梁山好汉大多干的是“盗”的勾当,他们攻打官兵时往往没有计划,与敌人厮杀时不分老幼妇孺统统杀死,没有夺取政权的意识,只是固守梁山,占山为王。这一切都表明了梁山好汉是绿林豪杰。  相似文献   

9.
细节描写是小说作品中重要的表现手段,笔者对《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段的细节描写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分析,揭示了作者在细节描写上的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0.
冯娇 《考试周刊》2011,(5):25-26
小说《水浒传》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遭遇,展现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宋江的活动贯串《水浒传》全书,正确评价宋江,关系到正确评价《水浒传》。本文以忠义为线索,分析宋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成书于元末清初的《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为英雄传奇小说的代表,《水浒传》中既有写实的内容,也有充满想象力的色彩的玄幻内容,神秘主义、宿命论和现实主义相交杂糅在这部小说中,形成了《水浒传》独特的文学风格。本文将把《水浒传》中的奇幻内容描写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奇幻色彩在我国小说创作中的成因以及作用,对《水浒传》进行文学审美赏析。  相似文献   

12.
试析《水浒传》中的潘金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浒传》在描写我国封建社会北宋农民起义故事的过程中,作者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和塑造了一些妇女导致英雄男儿改变人生道路,走上起义的故事,丰富了《水浒传》的思想内容,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妇女的悲剧人生。分析此类人物,有助于我们对封建社会本质的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水浒新传》是张恨水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部《水浒传》的续书,它是接续金圣叹七十回本《水浒传》来写的。该书改编了《水浒传》的一些故事情节,突出了《水浒传》中梁山英雄的结局,借鉴了《水浒传》景物描写的手法并有所发展。同时,它将《水浒传》中"逼上梁山"的主题改变成抗金战争的主题,将原来的阶级矛盾改变成民族矛盾。在人物形象方面,它重新塑造了时迁、卢俊义、关胜等抗战派人物,强调了抗战派与投降派的矛盾和斗争,鞭挞、讽刺了投降派。作为《水浒传》的续书,该书在艺术上基本上是成功的,它的经验和教训在名著续书中带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学术界对于《水浒传》的研究已经蔚然成风,学术成果丰硕。但其中关于小说中典型人物的出场描写研究则篇籍甚少,笔者不揣谫陋,从研究《史记》中的传主轶事描写手法入手,得出《水浒传》作者在对其小说人物出场的故事化描写的表象之下,其实隐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暗示了人物的命运发展轨迹。这种曲笔塑人的手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小说创作,尤其是在塑造人物方面,具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水浒传》是古典小学中描写农民起义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毛泽东同志在研读《水浒传》时,善于吸收其精化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具体运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毛泽东同志对《水浒传》的评论,既指出其思想内容的倾向性,同时又赞赏作者是艺术地展示了农民起义史上招安与被招安的现象,及其最终悲剧.  相似文献   

16.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所散发出来的有关性别角色的观念,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本文对《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女性加以分析,进而深入去探讨形成这种红颜祸水观念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水浒传》中,有关酒的描写多达二百多处。酒不仅是《水浒传》内容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和其艺术价值有着紧密的关系,对人物形象塑造、故事情节安排以及体现作品思想价值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国志演义>和<水浒传>都位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中.这两部作品中的兵器作为战斗用具与人物发生联系,其中绝大部分与兵器有关的叙述和描写充分凸显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特征,表现出兵器与人物形象和谐统一的审美关系.这两个文本为以后中国作家注重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张延 《邯郸师专学报》2002,12(1):29-31,46
以对武松的描写为例,对《水浒传》在人物描写上存在的前后描写的脱节现象做了论述,并探讨这种缺陷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论《水浒传》的狂欢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浒传》所写的是一群强盗的故事,把《水浒传》故事的意义合理化显然很徒劳。《水浒》的叙事和接受心理可以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进行阐释。《水浒传》中有一些粗俗、荒唐的场面,很多人物行为极为疯狂,充满暴力。作者创造了梁山泊这样一个没有等级制度、人人平等的狂欢化场所。作者还以“亲昵化”的描写,消解了强盗的可怕与威胁,拉近了读者与他们的距离。《水浒传》所体现的狂欢化叙事风格是中国叙事传统中一种历史悠久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