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早在70年代就用茎尖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种薯,进行了脱毒种薯的生产和推广。90年代初,马铃薯脱毒快繁技术又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高,脱毒微型薯、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巳开始应用于马铃薯脱毒原始种生产,逐渐形成了适宜不同生态条件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共推广脱毒种薯36.5-40万公顷,获经济效益近30.8亿元。西藏高原日照长、昼夜温差大等自然因素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但是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生长势衰退,产量下降,引起马铃薯种薯“退化”,主要由病毒引起。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扩后期的良繁育能获得“无病毒”的“复壮”的健康种薯。实践证明用高质量的脱毒种薯可使产量增加30%-50%。马铃薯除食用外,还可作饲料、食品加工轻工业原料。进行马铃薯脱毒快繁及高效种植技术研究,发展马铃薯产业,将有利于发展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斌 《青海科技》2001,8(2):15-15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4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约9000万吨。长期以来,由于病毒病的危害,马铃薯的生产受到了严重制约。 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检测获得无毒的脱毒苗植株,可生产出高质量的脱毒小薯,经梯级扩繁后,可获得大量、高质量的无毒种薯。脱毒的种薯应用于生产后,可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增产幅度在30-50%以上。因此,建立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生产大量合格的优质种薯,对解决我国马铃薯种薯长期供应不足的矛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脱毒马铃薯的增产幅度大,效益明显,因此,…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在我国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营养丰富、耐贮、生育期短、增产潜力大等特点,一直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马铃薯易感多种病毒,导致薯块变小、畸形、种薯退化等。实践证明,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结合病毒检测,进行马铃薯脱毒,进而生产脱毒种薯用于生产,可有效地防止种薯退化,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是增产增收的好选择,得到了农户广泛认可。本文以克新3号马铃薯栽培大田管理技术为中心展开讨论,介绍了其种薯选择、种薯处理、播种、种植、覆盖稻草、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为脱毒马铃薯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栾运芳  何艳等 《西藏科技》2001,(3):57-59,20
通过研究表明,在西藏特殊气候条件下,用试管薯繁育马铃薯原原种比用扦插苗繁育原原种能明显地提高幼苗成活率,且马铃薯原原种产量高三倍多,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试管薯繁育原原种的具体的操作技术,为提高原原种薯的繁殖效率,为西藏大面积推广脱毒马铃薯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9个适宜拉萨地区气候条件的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栽培试验,分析了不同脱毒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及产品商品外观品质,威芋3号、丽薯1号、东农303等品种产量较高,达到3200kg/666.67m2以上,商品外观品质上,鲁引1号、转心乌等较好,丽薯1号是产量高且外观品质较好的品种。应当依据不同的农田情况和市场需求选用不同生育期,不同品质及产量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西藏地区马铃薯微型薯生产的几种方法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内江科技》2001,(2):34-34
芝麻因产量不高,使种植农户经济不高,外地经验表明,只要良种加良法,实施高水平栽培措施,就能夺得芝麻优质高产。方法如下: (1)选用良种:良种是高产的内因。近几年来表现良好的有鄂芝1号、襄芝2号、豫芝4号、中芝7号、中芝8号、中芝10号及黑芝  相似文献   

8.
“荷薯5号”是自荷兰引进的一个脱毒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粗壮,株高60厘米左右,长势强,结薯集中,商品率高。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表面光滑,芽眼极浅,薯块大而整齐,耐贮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较抗霜螨及疮痂病,退化轻。既可在广大二季作区栽培,又可在一季作区栽培,均表现良好。据多年的大面积试种表明,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每667平方米产2500~3000千克,最高可达4000千克。在同等条件下栽培,可比“东农303”和“克新4号”良种增产30%~50%。  相似文献   

9.
正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主要从事马铃薯资源研究、马铃薯育种、马铃薯脱毒及种薯生产工作,现有植物病毒检测室、马铃薯资源研究室、马铃薯种薯繁育中心、马铃薯栽培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马铃薯高山试验站、成果转化科及科研管理科等8个科室。该所现有实验室面积400m~2,拥有仪器设备60余台(套),价值800余万元;院内试验地10亩,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温室1300m~2;在湟源县寺寨乡投资2000余万元建有马铃薯高山试验站1个,占地300亩,其中建有马铃薯育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西藏日喀则市马铃薯品种多样化,通过对引进的四个马铃薯脱毒品种、自主选育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系"200905"进行适应性、丰产性、商品性等综合农艺性状的比较试验,筛选适宜当地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的种植的新品种。结果表明,根据综合性状表现新品系200905、中薯18号较当地品种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商品率高。可以考虑新品系200905作为日喀则市较大面积示范种植进行进一步鉴定。中薯18号可以适当示范种植和保存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人工种子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综述了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人工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概况。研究出一种新的以罐式培养为核心的关键技术。试验结果表明 ,该技术较常规法生产效率提高 5倍 ,生产成本降低 1/2 ,脱毒种薯较常规种薯增产 4 0 %以上 ,有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红叶石楠茎尖作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浓度对红叶石楠茎尖诱导、增殖及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红叶石楠增殖最佳的组合是Ms+6-BA0.4mg.L-1+NAA0.2mg.L-1。当NAA的浓度达到1.0 mg.L-1时生根率最高,可以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农作物,其70%以上的产区分布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马铃薯种植是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促进马铃薯产业科技成果在贫困地区的转化,是以科技手段为新动力、实现精准扶贫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升级面临脱毒种薯普及率低、病害严重、自然灾害频发等瓶颈问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院内多家单位,聚焦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化肥农药高效利用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方面研究,并在贵州水城县及宁夏、内蒙古等地开展精准农技输出,助力产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文章系统梳理了马铃薯产业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及其在科技精准扶贫中的应用,并围绕生产标准化、应用差异化、创新体系化,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正>青海省青藏高原优良牧草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实验室重点开展牧草种质资源圃的建设、新品种的繁育与示范,审定登记青牧1号老芒麦、青海扁茎早熟禾、同德小花碱茅、青引1号燕麦、青燕1号燕麦等牧草新品种17个,制定了《燕麦栽培技术规程》、《青海扁茎早熟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青海东部农区优良青饲料复种技术规程》、《燕麦饲草加工技术规程》、《青海扁茎早  相似文献   

15.
<正> 一、继续抓好争创“四先”活动 今年是开展争创“四先”活动的第二年,为了把这项活动更加引向深入,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实领导力量,精心组织协调,严格标准条件,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定期调度,及时掌握活动开展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加以推广,确保争创“四先”活动的健康、顺利开展。三是搞好考核验收工作。在考核中,要坚持“严格标准,实事求是,全面考核”的原则,确保考核验收质量,使争创“四先”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今年要继续围绕农业新品种选育、引进、繁育、推广四个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瘦肉猪、粗毛型长毛兔、黑山羊、生姜抗病新品种、鳜鱼和银鲫鱼等五个方面的良种选育课题,抓好小麦、玉米、脱毒“两薯”三个方面的新品种引进和繁育,完成  相似文献   

16.
以“红脸颊”草莓为试材,对草莓匍匐茎茎尖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适合“红脸颊”草莓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 BA1.0mg/L NAA0.05mg/L、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 BA1.0mg/L IB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 NAA0.5mg/L 白砂糖15g/L。  相似文献   

17.
重瓣丝石竹试管快速繁殖和玻璃化现象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重瓣丝石竹(Gypsophila paniculata L.)为材料,研究了影响试管苗繁殖稳定性的几个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茎尖和带节的茎段诱导侧芽形成嫩梢,是重瓣丝石竹快速繁殖的有效途径。影响快速繁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玻璃化现象。外源激素对嫩梢的形成和玻璃化现象有明显的影响。诱导高的嫩梢形成率和高的玻璃苗百分率的激素之间无一致性。从增加嫩梢数和减少玻璃苗来考虑,以NAA0.3mg/L+KT0.1+BA0.3较为适宜。添加0.1mg/L的PP_(333)或者增加蔗糖浓度可以减少玻璃化的发生。细胞组织学观察表明,重瓣丝石竹玻璃苗具有局部正常的顶端分生组织结构,因而通过茎尖培养可使玻璃苗回复为正常苗,从玻璃苗回复的正常苗可以稳定地繁殖。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是主要的粮、菜、饲兼用作物,人们在种植马铃薯过程中,常会发现马铃薯植株变矮、叶片失绿、长势衰弱、块茎变小、产量和品质下降,这就是马铃薯退化现象,主要是受一些病毒侵染所致。而脱毒种薯由于脱除了主要的马铃薯病毒,恢复了原品种的特征特性,从而达到了复壮的目的,因此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一般种植脱毒马铃薯可增产40%左右,同时种植脱毒种薯田间病害发生率大幅下降,从而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所产商品薯为绿色健康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在应用脱毒种薯进行大田生产时,主要应掌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9.
以“红脸颊”草莓为试材,对草莓匍匐茎茎尖生长点进行组织培养,筛选出适合“红脸颊”草莓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BA1.0mg/L+NAA0.05m以、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1.0mg/L+IBA0.1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白砂糖15g/L。  相似文献   

20.
营养繁殖育苗又称为无性繁殖育苗。是利用乔灌木树种的营养器官(根、茎、干、叶、芽等)培育苗木的一种方法。营养繁殖育苗具有遗传变异性小,能够保持亲本优良性状,是良种繁育的一条途径,在林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