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门市四甲中学的前身是1868年两江总督李鸿章、通州知州梁悦馨等捐资创办的"东渐书院"。穿越百年时空,传承百年业绩,如今的四甲中学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6万3千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江苏教育研究》2009,(8):F0003-F0003
海门市四甲中学的前身是1868年两江总督李鸿章、通州知州梁悦馨等捐资创办的“东渐书院”。穿越百年时空,传承百年业绩,如今的四甲中学已发展成为占地面积6万3千平方米、建筑面积4万9千平方米、拥有近3000名师生的江办省三星级高中。  相似文献   

3.
海门市四甲中心小学的前身是创建于1864年9月的“东渐书院”,百年书香传承,使学校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有26个教学班,在校生1400余人,教职工80人。教师队伍素质精良,有市骨干教师3人,南通市教坛新秀2人,海门市教坛新秀4人。  相似文献   

4.
四甲小学创建于1864年9月,前身"东渐书院",百年传承,底蕴深厚;学校毗邻四甲部队,受军营文化浸染,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10多年来,我们以"书院文化"、"军营文化"滋润与养育学校文化,确立了以"军旅"为主题、"亮剑"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内涵。同时我们学校也是一所拥有国防教育先进理念的学校,学校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积极探索国防教育有效途径,立足基础,科技创新,形成了"以军校  相似文献   

5.
厦门一中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它创建于1906年,当时称厦门中学堂,创立之初就继承了玉屏书院的衣钵,玉屏书院建于1751年,那应该是厦门最早的“中学”了。学校于1912年改名思明中学。1917年春收归省立,称省立十三中。1929年改称省立厦门中学(简称省中)。19  相似文献   

6.
吉安市白鹭洲中学是全省重点中学之一,文风源远流长。其前身为白鹭洲书院,系南宋吉洲太守江万里于淳祐元年(1241年)所创建,第一任山长是当地名儒乡贤欧阳守道。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其生徒有40名考中进士,占全国同榜进士的九分之一,其中文天祥高中状元,理宗皇帝为此亲笔御书“白鹭洲书院”赐悬门额,从此成为与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齐名的江西三大书院之一。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制为吉安中学堂,以后又相继易名为江西省立第六中学、第五中学、吉安中学,解放后改  相似文献   

7.
一刘叔远(1897—1982),名应光,清光绪廿三年丁酉八月廿三(1897年9月13日)生于湖北省襄阳城内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叔远父亲刘祚宝,字楚善,号鉴三,为清末贡生,曾执教鹿门中学,后任襄阳道立女子师范讲习所所长,当过襄阳县教育会会长。叔远先生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勤勉好学,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鹿门中学。鹿门中学前身为鹿门书院,建于乾隆四年,1902年改名襄阳府中学堂,1913—1928年称鹿门中学。该校教师多为当时襄阳地区学界有识之士,教学质量颇高,在襄阳和鄂北一带有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汉中中学创建于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当时名为“汉南书院”,是清代汉中府的最高学堂,迄今已有250年的历史,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汉中中学有了令人瞩目的长足发展,1982年改名为“陕西省汉中中学”,现为陕西省重点中学,同时被列为陕西省10所创全国一流的学校之一。  相似文献   

9.
扬州中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它和它所在的城市——历史化名城扬州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化。它创办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前身是在安定书院和梅花书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仪董学堂。当时,它是一所官立中学,由建议开办京师大学堂的御史王鹏运任学堂监督。  相似文献   

10.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9):F0003-F0003
河北省正定中学创建于1902年,由当时的正定府学和恒阳书院(均源于五代时期)改设而成。1924年,受革命先躯李大钊派遣,共产党员张兆丰、郝久亭在学校发展5名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石家庄地区第一个中共支部,使学校成为石家庄地区中共党组织的发祥地和革命的摇篮。  相似文献   

11.
编号为“1998—10(T)”的邮票,一套四枚,分别是“应天书院”(50分)、“嵩阳书院”(50分)、“岳麓书院”(150分)、“白鹿书院”(150分)。它们是北宋初期的四大书院,当时号称“天下四大书院”。书院制度形成于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  相似文献   

12.
《安徽教育》2010,(1):58-58
<正>合肥一中前身是庐州中学堂,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创办,是合肥地区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学校百年来风雨兼程,几经更名、几易校址,到全国解放后方定  相似文献   

13.
正清朝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的某一天,广东惠州城银岗岭的丰湖书院内,迎来了一位地方最高长官——知府伊秉绶。话说这丰湖书院,在当时已是名扬四海、学子云集之地。书院始建于南宋时期。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在当时大办书院的潮流推动下,时任惠州太守的赵汝驭在惠州银岗岭创建"聚贤堂",以纪念唐、宋以来对惠州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的名儒  相似文献   

14.
东林书院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教材《中国历史》(人教版)第二册有一幅题为“江苏无锡东林书院”的插图。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坐落在江苏无锡东门,东、南两边临河,左峙城垣,西映惠山,北近市井。  相似文献   

15.
《教育导刊》2010,(10):F0002-F0002,I0001
广东广雅中学是著名的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中学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她创建于1888年,其前身是由清朝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并称为当时中国四大书院。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生前曾多次在上海从事革命活动,为拯救、振兴中国,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探索和奋斗。一“辛亥”前后的奋斗(一) 探寻上书李鸿章的门径一八九四年二月,孙中山偕陆皓东离广州赴上海,寻找上书李鸿章的途径。这是孙中山为重大政治事由而首次到上海。孙中山在上海见到了盛宣怀的堂弟盛宙怀,并交给他一封由原澳门海防同知魏恒替孙中山写的引荐信,魏恒在信中特请盛宙怀写信介绍孙中山往见盛宣怀。盛宙怀即手书致盛宣怀信,并将魏恒的原信一并附陈。孙中山与陆皓东还晤见了当时在上海的郑观应,以冀进一步打通往见盛宣怀,上书李鸿章的门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2021,(1):F0002-F0002
合肥一中前身是庐州中学堂,由李鸿章嗣子李经方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创办,是合肥地区最早、历史最久远的一所新式学校。学校百年来风雨沧桑、几经更名、几易校址,到全国解放后方定名为安徽省合肥一中。1955年定为省重点中学,1995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成员,2000年定为省级示范高中。从2007年9月起至2009年9月,合肥一中整建制迁入滨湖新区,成为一所寄宿制的高级中学。  相似文献   

18.
<正>桂阳三中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其前身可追溯到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桂阳知州宦儒章创办的鹿峰书院。1946年创办私立捷卿中学,1978年定名"桂阳县第三中学"并列为郴州地区重点中学,1998年跻身湖南省重点中  相似文献   

19.
箴言书院位于湖南省益阳县石笋乡东南隅誌溪河畔的瑶华山,为清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湖北巡抚胡林翼首创。从主室中梁上书有“咸丰三年修建”六字看,书院正式奠基应是1853年,动工于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落成,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正式招生。该院原有房舍四进,共十栋九十六间。绵延到清代末废书院后,曾一度改为农校(约二年)。后因县统一部署,遂改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即箴言高小)。至1924年停办。抗战时期,长沙私立育才中学迁此,借箴  相似文献   

20.
庐山白鹿洞书院东碑廊有一通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由当时南康郡守董文伟所立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碑,碑文除镌刻了南宋朱熹守南康军时手订的《教规》外,还附录了《程董二先生学则》(以下简称《学则》)以及朱熹在公元1187年所书的跋文。查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修撰的《德兴县志》在《卷三九·艺文志·文征·杂著》中,首篇录了朱熹的跋文,还有《学则》十二条(自“居处必恭”至“相呼必以齿”)逐条咸有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