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唱训练是一种艺术技巧能力的训练,同时可以培养参与者的集体意识和协调意识。合唱选修课与一般的合唱训练还有所不同,除了培养学生的艺术技巧能力以及集体意识和学生间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外,还应努力提升素养、完善人格,这才符合合唱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合唱选修课应以学生为本,全面系统进行课程规划;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习过程成为发展悟性的过程;通过组合训练使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和体验以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性作用等才能切实达到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表现力,尽早拥有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许多合唱歌曲富有感染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但真要让学生来唱,多数学生就会知难而退。因此,打好基础从中年级学生入手,培养他们的合唱意识与技能;从低声部学习入手重点巩固音准,逐步达成声部平衡;从多种艺术表达入手提升合唱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当前,农村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如学生喊唱、跑调现象普遍存在,团队协作意识较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合唱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全面提高合唱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合唱教学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难点。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聆听意识、生本意识和资源意识,夯实合唱的基础、提升合唱的境界、升华合唱的情感,使小学生掌握合唱的技巧,从而展现才华。  相似文献   

5.
合唱是一门群体合作艺术.班级合唱教学不仅是学生体验多声部感觉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合作意识、协调能力的重要途径。本人就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对零基础的孩子进行合唱启蒙教学.培养孩子们的合唱意识和合唱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1):155-156
合唱是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合唱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以及音乐演唱技巧。初中音乐教师应该科学制定合唱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合唱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团体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合唱实践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形成。本文以初中音乐教学为例,对其合唱教学实践策略进行几点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合唱教学在中职学校幼教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合唱也是幼师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专业技能。合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华俊 《考试周刊》2009,(45):181-181
本文探讨合唱艺术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高职学生通过合唱训练,提高审美能力和自信心,增强集体意识,培养坚韧性。合唱艺术在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课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合唱是音乐学科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魅力。合唱既能让学生领略音乐艺术的真善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美育素养,更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以下就合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一、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年来,各地各校坚持五育并举,提升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校园合唱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乐观情绪,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合作精神,陶冶情操,增进团结,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合唱是培养孩子集体意识的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