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那是一个和风细细、白云悠悠的日子,我们复习到"是你给我一片天——亲情篇"。当经典散文《背影》、《爸爸的花儿落了》复习完后,我们开始做肖鸿的《心愿》的课外阅读训练。  相似文献   

2.
<正>羊年岁末,我以"陇原名师工作室"学员的身份,在天水师院礼堂,聆听了韩军老师对《背影》的另一种解读。我接触《背影》,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翻拣记忆,主题除父子之情外,老师也没再说什么。执教后,我一直教高中语文,对初中教材很少关注,自然也就不去想着《背影》是否会有另一种解读。今日,听了韩军老师的示范课,将与《背影》时隔三十年的我,又一次引入了文  相似文献   

3.
悔悟     
上初中一年级时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我淌下了泪水,那是苦涩的泪。心头那伤口又重新被揭开,任凭泪水浸渍,让它流血。我痛苦地呢喃着:“为什么我没有这样的好父亲?为什么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正>作者:龙应台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2009年10月1日定价:39.00元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一旁,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作为母亲,妈妈想必也感同身受,还在长大了,越走越远,留下的只是一个背影。作为儿子,我也给母亲留下一个背影,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5.
<正>她听见熟悉的声音,心跳漏了一拍,深呼吸一口气,转过身去,正好对上他嬉笑的眼睛。"要不要一起来唱歌?"她的表情也掺杂了几分玩笑,伸出手来邀请他。他不着痕迹地拒绝了。"如果你不愿这些美丽的花朵为我枯萎,我想我还是不唱为妙。"说完又笑嘻嘻地继续往前走。她愣愣地望着他的背影出神,随即又笑靥如花。——浅夏,《其实我是坏学生》  相似文献   

6.
想念父亲     
今天课堂上,我又一次领着学生走进朱自清的《背影》,开篇读到"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我喉咙发紧哽咽着,眼泪不禁滑落.那个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幻化成了我的老父亲——身材臃肿,腿脚不便,不说蹒跚地走,就是挪到门口院子晒太阳都呼啦呼啦喘着粗气.  相似文献   

7.
《新作文》2006,(Z1)
“火车就要开了/我就要走了/离别就要来了/话怎么说呢/眼看天气秋了/叶子在哭了/转身是背影了/你就进了往事了……”很不自觉地就会听起黄磊的这首《背影》,在我的眼前,好像总有那么一些身影交叠错乱,有一种绵延不尽的味道。我就这样常常陷入回忆之中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的《背影》共有四次描写父亲的"背影",最重要的一次是父亲车站买橘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相似文献   

9.
朱自清:轻扬在荷塘上的朦胧月色对你,我该是熟悉的,我见过你的照片,那是你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像你一类的人的标准照片,一袭长衫,一副眼镜。长衫是中国的,眼镜是西洋的。也许是因为那照片已翻拍了无数次,我已无法从你眼镜背后的眼睛里,看到更多的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我曾数次向学生极为虔诚地教过你的《背影》,那背影是你父亲的,那背影也是你特定时候的一种情感的流泻,这种流泻曾感染过许多的人。于是也就有了多如牛毛的文字,那些文字重重复复地堆叠在一起,成了一种特殊的景观。我也曾流连在那景观中,可抽象出来的却是这样的一些文字:忆背影…  相似文献   

10.
李莉 《当代学生》2015,(6):56-57
书名:《目送》作者:龙应台类型:散文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目送》语录: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相似文献   

11.
从1998年开始,我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我先把追忆已故父亲的一篇纪念文章《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课后温习一下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粟良平的《一碗阳春面》。我还推荐傅大琳的诗作《梦话》给学生:“你睡着了你不知道/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妈妈小时候也讲梦  相似文献   

12.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相似文献   

13.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存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相似文献   

14.
镜头1:"……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崔羲文同学满怀深情地诵读着朱自清的《背影》,教室里出奇地安静。显然,伟大的父爱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学生,也同样震撼了我。  相似文献   

15.
<正>我要一个人的通宵看完鲁迅的《背影》。——戴佩妮《一个人的行李》鲁迅什么时候写过《背影》了?朱自清表示不服!而且用了整整一个通宵才读完这篇一千字不到的散文,这种学习态度也真是让人敬佩!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李娜《青藏高原》"山川"指的是山岳与江河,说"一座座山"没毛病,但"一座座山川"?还是请你回去复习一下量词的用法吧!其实,在这种既有山又有水的情况下,量词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一重重"。我愿意在他回来前继续安静沉睡,但他已去到别座城堡吻另一双嘴。——S.H.E《不想长大》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8,(2)
学完《背影》一课,我被朱自清笔下父亲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背影》之所以能够历久传颂且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并不是靠华丽的文字或高超的技巧,而是凭借其所表达的真情。通过"背影",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激。针对《背影》这篇文章,我  相似文献   

17.
曾经热血沸腾地仰视你.爱你的一切。中华——我的文化。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与糟粕统统吸收。因为深爱你,我们忘了去洗净你,忘了理智清醒地去看你。在不知不觉中,流水静默不流,华美的书页一页页在腐朽。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研究》2010,(8):61-61
电视《实话实说》栏目曾演过这样一个镜头:一位母亲和十来岁的孩子在摄像机前忘我地争论。原来孩子拿母亲给的钱,买了母亲不满意的东西,所以,母亲就训斥道:“钱虽然给了你,但那是我挣来的,不是你的,你没权不通过我乱花。”孩子反驳:“怎么不是我的?你给了我就是我的。再说,我没有乱花,  相似文献   

19.
每当耳边响起《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这首熟悉的旋律,我总是不由地想到我最热爱的林老师。最初的喜爱来自一张小小的贺卡。那是一年级教师节前夕,林老师不许我们送礼物,而是建议开展一次"贺卡创意大赛"。幼小的我不会写字,只好用稚拙的画笔表达我的感情。我找出一张  相似文献   

20.
路子对你说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这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里的文字,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我小时候的作文中,经常有这句话的"仿版"。写好人好事,最后主人公摆pose,老是留一个背影,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感觉到这个背影"刹时高大了","须仰视才见"。现在看,这个套路很好笑,像技艺拙劣的武师只会一招"黑虎掏心"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