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小学习作训练策略的探索,从而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与技巧.本文从"善于阅读,积累素材""处处留心,捕捉素材""勤写多练,促进练笔""学会修改,形成精品"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刘云霞 《学周刊C版》2019,(9):125-125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从"了解乡土文化习俗,积累作文素材""鼓励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作,介绍乡土地域风味美食""抓住本地新闻事件,培养学生乡土情怀""走近乡土文化名人,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等方面积极挖掘乡土写作资源。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
写作教学往往给学生提供基本的"说""写"素材,通过所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来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小学作文中,存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假""大""空"。之所以会存在这一现象,主要还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导致学生处于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尴尬境地。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多积累一些生活素材,然后将这些素材引入写作之中,使自己所写出的文章扣人心弦。本文主要围绕小学生生活作文素材的积累方法进行简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教师要重视阅读方法的引领和阅读素材的延伸,从而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打开文化之门,享受文学的魅力。根据教学实践,探讨在阅读教学中素材的拓展延伸需要把握"适题""适时""适度"三个尺度。  相似文献   

6.
素材是写作的砖瓦,一篇好文章的背后必定会有丰富多彩、内涵深刻的素材作为支撑。但是在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却往往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写什么"。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技法,而不去开凿写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不是千篇一律,就是无感而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其主要原因是缺少习作素材的积累。如果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多彩生活,体验多样活动,那么学生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的素材之源,从而"乐于写""善于写"。  相似文献   

8.
对于学生而言,作文最大的障碍还是无话可说。因此,一到作文课,学生就临时"编文""造文",无病呻吟,真情实感无从谈起。为此,要真正解决作文问题,语文教师应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做好积累工作,不断充实素材资源。素材当然来自生活,好教材就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师从"观察""积累"有机结合、"阅读""仿写"有机结合、"指导""讲评"有机结合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学会观察并积累素材,学会借鉴优秀文章中的精华,学会修改作文,从而爱上写作,并写出优秀的作文。  相似文献   

10.
每到作文课,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咬笔头""皱眉头""挤牙膏"等作文"焦虑症""恐惧症",这是因为学生仍是"无米之妇".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让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让作文教学和生活接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获取创作的素材,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相似文献   

11.
李杰新 《考试周刊》2014,(79):44-45
<正>1.作文教学要立足课文,善用素材立意任何一篇文章都是围绕"写什么""为什么写"和"怎么写"三方面展开的,"写什么""为什么写"与"怎么写"是本末关系。无"米"下锅时,任何烹调技术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何借阅读之米,做写作素材立意之炊呢?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学生一拿到作文题目,首先苦恼的是不知道写什么、如何取材。很大一部分学生由于素材匮乏,写出的文章空洞、肤浅。其实,课本就是一个丰富的材料库,它既  相似文献   

12.
群文阅读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培养严密的思维逻辑。以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狐狸"主题为例,可以从"甄选阅读素材""丰富阅读方式""创新阅读任务"三个方面着手,探索同主题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命题的导向,尤其是"任务驱动式"的作文模式更是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时事评论能力。因此,时评写作理应成为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时评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时事素材""分析说理方法""语言表达手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积累,以提升学生时评文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新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大家去挖掘、去创造。笔者谈谈对新教材使用的感悟:一、保存了教学素材生活化人教版新教材中,很多教学素材的选择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教学内容选取的就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场景,让学生结合实际学习"左右"位置。在练习中,教材安排了"排队做动作""摆放物品""生活中的数学"等,较好地把知识训练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观察是儿童获得习作素材的重要路径,习作教学从"选择性观察""多维度观察""连续性观察""思辨性观察"四个维度,可以探索出"研究报告""表格式写话本""习作流程图或思维导图""阅读联想类习作模型"等多种提升儿童观察感悟力的策略,让习作素材丰富多元,习作体验鲜明真切。  相似文献   

16.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多数教师都会采用"青蛙歌"的素材,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本文在列举教学片段的基础上对"要不要采用青蛙歌这一素材""如果用,怎样用好这一素材"两个问题做了深入探讨,最后回归课堂,借助青蛙歌这一素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实质及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故事化"是一个有待构建的命题。本文从作文教学"故事化"的视角出发,通过"事感""事意""事性"三个层次,分别阐述了作文教学中素材的确定、学生写作能力的驱动机制和作文教学"故事化"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学生习作中存在着"熟悉的生活不会写"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就在于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言语训练,轻思维锻炼的现象。以"丰子恺漫画"为课程资源,围绕"熟悉的素材""熟悉的细节""熟悉的题目"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当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所以学科整合迫在眉睫。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建温馨课堂,愉悦学生身心""创造成功机会,点燃学习自信""分层设计练习,磨炼顽强毅力""搭建交流平台,培养交往能力""优化课堂评价,促进健康成长"等策略,把握时机,抓准素材,恰当、合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能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使学生成为意志品质健全的人,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将原电池电极反应的教学划分为"知道""理解""应用"3个水平,在不同时机、依据不同素材实现3个"学习起点→学习目标"的进阶,让学生最终形成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的思想方法——"电池总反应→虚拟电极变化过程→电极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