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英 《文教资料》2012,(21):44-45,50
在网上流行的词语出现在了生活中尤其是学生的作文中,这种流行是好还是不好呢,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含义与表现形态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而后通过查阅与调查的方法了解网络流行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最后提出引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多元的时代,网络流行语呈现多元灵活性、实践娱乐性、创新简洁性等特点,并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求新求奇的网络流行语影响小学作文的汉语表达,雅俗不一的网络流行语影响小学作文的价值观念。面对这一特征与难题,小学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遵循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在丰富实践阅读的基础上理性辨别网络流行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教师应提升语言素养,对网络流行语整合融入学生作文的现象进行辩证评价与指导;教师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既鼓励学生写作语言的个性创新,也引导学生端正价值观念,从而促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3.
如今网络流行语给学生的写作思维和语言表达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高中作文教学往往趋于模式化,缺乏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尤其是理性思维中的批判性与思辨性。本文通过探讨网络流行语中映射的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心理诉求,以期寻得作文好"由头",提高作文的思想性,逐步提升学生写作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社交网站的迅速普及,网络流行语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迅速被制造并传播流行起来,也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鲜的话语形式,记载着深刻的社会记忆,也直接反映了当前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趋势。本文借助网络上搜集到的常见流行语来对其构词法展开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网络流行语的构成与传播方式,并为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做出规范。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流行语的构造原理追溯及教学方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现代汉语流行语发展迅速。这些盛行于网络和生活,使用群体较年轻,富含文化气息的新字词以巨大的生命力流传开来,成为时尚热词,并因其生动形象、方便实用、时尚前卫的特点大受欢迎,很多已成为固定用语。研究发现,汉语流行语并非毫无依据,它们大部分和中国古代造字法“六书”有着密切联系,是秉承传统的新事物。汉语流行语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使相关教学成为必要。如何有效地进行流行语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最近,《咬文嚼字》列出"2016年十大流行语","洪荒之力""吃瓜群众""工匠精神""蓝瘦、香菇"等网络流行语入选。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是语言文字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值得肯定和鼓励;也有人认为,网络流行语的盛行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应当警惕和反思;当然还有人认为这两者并  相似文献   

7.
姚梦蓝 《海外英语》2012,(7):173-17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并且越来越多地被大众及媒体等使用,它们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体现了近年来社会、文化、生活等领域的迅速变化。该文简要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流行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写作、“新概念作文”、低龄化创作的出现,延伸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空 间,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新的对话平台。尽管有论者对此持有异议,我们仍然不能否 定它们所带来的较大的正面效应。对此不能视而不见,亦不能掩盖抹杀,合理的做 法是:将网络写作、“新概念作文”、低龄化创作视为特殊形态的精神对话平台,正 视其利弊,并将它们与学校作文教学进行科学有效的整合。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1日,吉林省教育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中小学作文研究会。研究会宗旨是掌握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研究中小学作文教学,培训作文教学师资,推广作文教学经验。努力解决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作文历来是中小学师生的隐痛,传统作文教学的种种弊端,已经阻碍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信息技术有利于作文教学的新突破.因此让作文教学与网络有机结合不失为传统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1.
杨帆 《现代语文》2010,(8):107-108
如今,QQ、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在中学生中越来越流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网络流行语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日记、作文中屡见不鲜,甚至延伸到日常生活中。这些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的词语,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另一方面又让学生沾染了某些不良的风气。因此,作为传承语言文明重要阵地的中学语文课堂,必须区别对待网络流行语,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一面,引导学生抛弃有害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1日,吉林省教育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中小学作文研究会。研究会宗旨是掌握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现状,研究中小学作文教学,培训作文教学师资,推广作文教学经验。努力解决当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作文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3.
年轻的一代是使用网络流行语的主流群体,从同学们的大量来稿中就可看出,同学们对此问题非常关注,有思考网络语言能走多远的,有回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网络流行语的,有探讨作文中能否使用网络词汇的,有写网络词汇所产生的趣味的.也有批评网络流行语的弊端的……  相似文献   

14.
杨亚蒙 《现代语文》2015,(2):129-130
现今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大量新兴网络语不断涌现并迅速传播。本文以网络流行语"X也是醉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醉"的用法与含义,并结合现今网络中"X也是醉了"产生的背景,重点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其语义的演变及语用的发展趋势。"X也是醉了"作为网络流行语;在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两方面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5.
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的迅速普及,使互联网世界的一些新词新语迅速流行,渗透进日常生活。通过微博语料库进行筛选和检索,可以发现很多我们日常交际中频繁使用的口头禅,它们大多能表达一定意义并可独立使用,称为语用化口头禅。网络流行语成为语用化口头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网络流行语发展而来的语用化口头禅也有一些不同于一般口头禅的特点,网络流行语对语用化口头禅的影响也应辩证看待。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不能忽略应用文朱家林据我所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小学十分重视应用文的教学。日本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主要文体之一,是面向社会的意见文、报告文、说明文。如初二年级就要学生以五六人为一组写研究报告。研究题目有:外来语的特点,流行语的变迁、敬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行语,产生于网络背景下,并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以鲜活形式来表达特殊含义。这些词、句甚至篇章,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语言现象。大众对其文本的解读,本身就是一个意义的构建过程,本文浅析了网络流行语意义构建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因此网络用语逐渐流行,成为一种流行语。网络流行语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新近网络流行语"给力"的特征,从社会语言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给力"这一流行语及其流行原因。  相似文献   

19.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出现并迅速发展,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网络流行语反映了社会的形态和发展趋势,在对外交往中,如何把这些网络流行语准确翻译成地道的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凯洛夫的教学观对于中小学作文教学,尤其值得重视。戒背离兴趣,戒剥离情感,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二戒”。与之相应,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了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入门关键;调动学生情感,则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主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