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魏家华 《考试周刊》2012,(59):41-42
语文教育作为一门艺术,它要求语文教师用活教材,在学生面前恰当地把无声的文字变成绘声绘色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文中的妙句如从老师手边飘起的朵朵云彩,文中的情感也似从老师心田流出的涓涓清泉,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身心也得到和谐发展。笔者从事语文教学二十余年,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应热爱语文,坚持严谨的教学态度,依托发自内心的语文感情,不断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配合默契,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激活语文课堂,使学生更加热爱语文,让语文课堂更加活起来. 一、依托情感艺术,和谐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渗透"情感",并且还要在"渗透情感教育"时讲究艺术,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感情景,会对学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语文教师必须使语文教学成为情感交流的载体,采用多种有效手段,努力营造健康的教学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语文教学变成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4.
用辩证的观点看,语文教学应既有“格”,又不固守“格”,过之就可能走向反面,教条化则无创新可言。一段时期以来,语文教学以教学论作理论指导,把一些原本可以模糊理解、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富有想象空间的知识内含,变成了精确的理性分析和标准化试题,使原本活生生、跳动着情感和形象的学科变成了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有着固定模式的纯理性技艺。老师在教材和教学论导引下,讲究教学方式、方法、模式的花样翻新,动不动就是课堂教学几程式。不少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还以此来评定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以致于我们的语文教学太注重方式方法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情感意识和学习思想价值的重要时期,也是初中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老师教导学生语文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是老师的最重要的目的,所以,在如今的时代,语文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入情感渗透教学,毕竟这是一个能够让学生融入课堂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促进学生的情感,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对听力更感兴趣,并使学生掌握阅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要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语文教师就必须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以此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热情。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只有老师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感受到语文课程的语文味,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情操、开启心智。一、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朗读能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激荡心灵情感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刚刚接触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变成了语文教学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师要解决并寻找到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方式就一定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情感,真实地和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教师的真情打动下写出具有丰富文化、道理和真情的出色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引导学生较多地参与情感教育,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情感知识,从而达到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并且在内在情感的催使下将其用文字来表述并形成良好的用文字表述自己情感的习惯.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备的工具,语言的运用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通过语言改善了教学质量,因为其不仅能很好地表达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尤其重要。小学语文因为受学生年龄的限制,则更需要讲究语言艺术,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一种艺术的享受。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辅助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尤其是在语文美育方面,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叙事抒情说理的。它的美,往往隐藏在艺术形象所给人留下的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里,也常蕴涵于生动逼真的意境中。要使学生能探索这蕴涵的艺术美,获取其艺术的真谛,老师就应对文章中的审美对象进行艺术化处理,使之变成学生容易感知、鉴赏的审美对象。而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使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审美内容变成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审美对象,并能让静止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从而使审美教育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富于感染…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变成老师和学生一起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奠定他们感知美的能力,使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纯正的感情、坚贞高尚的情操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实践证明,老师自觉不自觉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培养学生健康乐观的情感,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教学应该是情的教学、美的教学。致力于新课改的我们更要还语文教学以语文味,让我们的孩子在原汁原味的教学中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真正学会发现美、感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应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老师只有自我动情,积淀情感,释放情感.才能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的天地、美的天堂。那么,怎样触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一、文学独白创设跌宕起伏的·隋感氛围每一堂语文课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这  相似文献   

13.
王丽丽 《辅导员》2014,(24):43-43
语文教学应该是情的教学、美的教学。致力于新课改的我们更要还语文教学以语文味,让我们的孩子在原汁原味的教学中拥有一双慧眼、一颗慧心,真正学会发现美、感悟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应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老师只有自我动情,积淀情感,释放情感.才能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情的天地、美的天堂。那么,怎样触动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呢?一、文学独白创设跌宕起伏的·隋感氛围每一堂语文课应该成为流动着热烈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情感的情感场。在这个情感场中,老师要为学生创设情景,营造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情感教育,只有首先对学生动之以情,才能使之晓之以理,而作为一位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情感教育,自己本身要有情感、责任感以及艺术的教学表达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了水,不成其为池塘一样。”语文学科是流淌着情感的学科,是充盈着丰富爱的学科,离开情感和爱的语文教学,犹如鱼儿离开了水,是无生命力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要用爱心去浇灌课堂,用情感去浸润课堂,用真情去演绎课堂,从而促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悦中提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快乐学习语文。一、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让学生感受老师的关爱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要追求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尽管各种电教手段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但创设教学艺术中教师情感的投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情感的语文课绝不会是一堂好的语文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与作者一道去热爱,去憎恨,去感觉,用艺术去感动学生,去点燃学生,去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7.
艺术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诱惑力,那是因为艺术让人看到了形,体验到了情,享受到了美。语文教学要想变成一种艺术,使语文成为学习者主动、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就必须提倡语文学习的形象思维,重视语文学习的情感作用,注重培养语文学习的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一项高雅的艺术,蕴含丰富的美感。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展现音乐的独特韵味,把音乐课上出艺术魅力来,提升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使学生入情、入境融乐于教学,这就要求音乐老师更新教学理念,采用新颖、新鲜的教学模式,把音乐课堂打造成情境性、趣味性、艺术性。让音乐课尽情释放学生的情感,展示学生的音乐天赋,把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快乐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正>情感教学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学生学会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因此,在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切实突出情感教学的重要地位。这既能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真、善、美,又能在现实生活中感悟自然之美、艺术之美、人性之美,在情感上得以熏陶和丰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呢?下面是我在《我与地坛》情感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20.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他们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