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前概念的调查为教材的二次开发创设了目标,使开发后的教材能够创设有利于从记忆中提取相关信息的具体情景,教师以课标要求为依据,通过教材比较把教材从"依赖对象"变更为可利用的"优秀素材",让教材比较成为实现教材的"二次开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孙伟良 《快乐阅读》2011,(16):67-68
教材既是"教本",又是"学本",它是学好语文的第一份材料,拓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空间要源于教材,但又必须高于教材。教师要钻研教材,根据实际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把课本作为学生学习的依托和源泉,挖掘教材中可利用资源,开展想象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应该把教材看作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教师不应该"教教材",应该在坚持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树立正确的教材观,吃透教材、重组教材、以生为本、加强学习,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促进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材观的三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质的研究方法,从教材目标观、内容观以及教学观三个维度对某小学的六位教师进行了连续四个月的跟踪研究.基于对每个维度的分析与比较,本文将教师的教材观概括为三个类型:相对封闭型,即把教材看作教学的近乎唯一依据,强调教材是应付考试、获得确定知识的基础;中间型,即把教材看作"宗",课外拓展看作"影",认为教材兼具考试与为生活服务等功能;相对开放型,即把教材看作教学的"范例"、"引子",在教学中重视内容的拓展性与生成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确立科学教材观:教材创新的根本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学论把教材限定于概念和法则的观点是片面的,必须广义地界定教材概念,赋予其新的涵义.在教学实践中是"教教科书"还是"用教科书教",清晰地反映了两种教材观的歧异,它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科学教材观认为,优质教材不是冷冰冰的死板的教条或教义,而应当是富于"人文情怀",引导儿童展开对话的一系列文化探究.教材创新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处理与教学内容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书",或曰 "教教材",已习以为常.教材编写遵循大纲,教师教学忠于教材.传统上对教材的处理,只是顺序的调整,内容的详略而已.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对讲授哪几个国家,讲到什么程度,都有明确规定.而在新课程理念下,<地理课程标准>把教学内容的选择权力下放到教材编写者乃至教师手中,"对学习顺序不作规定",且"不再规定必须学习哪些区域",对某一地理要素的学习,也是"以某种......为例说明......地理意义"等.如此,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应该如何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品德课堂该如何使学生真正有效地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创造性地组合教材,逐步拉近教材与学生真实生活间的距离,赋予教材新生命。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主动地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结合,让教材与生活资源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8.
颜林忠 《辽宁教育》2012,(13):61-62
教材不是"超人",不可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把一切知识都仔仔细细地述说开来。新课程标准教材的数学知识编排,在很多地方都有简略、省略和概括性处理。这样,就为我们的教学活动留下了许多特殊的"漏洞"空白。教师要吃透教材,及时把教材中深  相似文献   

9.
"用教材教":内涵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它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教学观和范例教学理论。它意味着教材仅是"范例",是可供人们解读的"文本"。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建构者",引导学生与教材展开"对话"。教师要注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深加工",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知识承载的主要载体,是教师传教授业的主要依据,而教材解读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础与前提。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只有把教材读"透"、读"活"、读"宽",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法的指导,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教改重在改"教学方法",不能置"教材内容"于不顾;教改重在改"教学手段",不能忽略了教材中涉及的"知识与能力";教改改的是"教学模式",不能淡化了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改要"紧扣教材",尤其是不能脱离了教材"重难点"。教改要紧扣"教材",尤其是要扣住教材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中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吃透教材、调整教材、补充教材、开发教材资源,力争做到尊重教材的同时还要超越教材;教师对课堂的理解也要逐步更新,立足45分钟的同时,要超越课堂,即把化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去,更要触及学生的心灵里。  相似文献   

13.
教材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教学的效果。教材建设涉及教材的选定、教材的使用、教材的编写三大方面。教材的选定应有标准可循,教材的使用应"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教材的编写应高瞻远瞩、科学规划。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的善于运用。"新课标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是简单地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作为"材料";不是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的依赖于教材,从而使教师成为教材的附庸,这种教学模式无论给教师,还是给学生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材观,真正地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新时代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田仙枝 《陕西教育》2007,(10):84-85
什么是教材?传统派把教材看成是教师灌输知识的依据,这种教材的内容大多以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上到下的灌输"--类似于"填鸭式"教学;现代派则把教材理解为"对学生学习的刺激物",它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这种教材的内容比较注重交际,教学方法主要是"从下到上的诱导".  相似文献   

17.
沈芹  王后雄 《化学教学》2013,(1):9-10,24
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持有"圣经式"的教材观,他们视教材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工具和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已有的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使教材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以人教版中"物质的量"为例探讨了化学新教材"二次开发"的特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材的使用就是让教材"冰冷的美丽"变成学生"火热的思考",这需要教师付出智慧和真情,需要教师刻苦钻研教材,才能正确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资源,并有超越教材的可能。下面以苏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探索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19.
对于数学概念知识的教学,教师既要深刻系统地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又要切实关注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只有把两者科学有效地进行整合,做到不"缺位"也不"越位",才能真正"到位"地用好教材。  相似文献   

20.
一滴水可以折射七彩阳光,一堂课可以看出教学中的精彩艺术。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激起他们心底的涟漪,激起他们智慧的浪花,唤起他们澎湃的激情,才是高效语文教学课堂,才是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格魅力,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让孩子"心灵丰满"起来,"精神充实"起来,把语文课上到孩子的心里,以语文课为"一石",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